1、苏北四市 2009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周东生邮箱: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A费解解数 蔓延顺蔓摸瓜 商贾余勇可贾B钥匙锁钥 强迫强人所难 刹住古刹钟声C梦魇笑靥 市侩脍炙人口 木讷方枘圆凿D瞋目缜密 信笺明修栈道 叱咤姹紫嫣红1(3 分)D(A 项“贾”都读 g。B 项“强”都读 qing。C 项“市侩脍炙人口”都读kui。D 项 chnzh n、jin zh n、zhch)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A这部小说主人公是以他的祖父为原型的,虽然祖父是一个普通士兵,但他那种临危授命、视死如归的精神使他成为家乡人民心中不朽的
2、丰碑。B利用所谓“西藏问题” 分裂中国不过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梦呓,为此导演制造的各种事端不过是杯水车薪式的闹剧。C张艺谋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意独特,气势磅礴,让国人骄傲,让世界动容。外电评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卓尔不群,美不胜收。D徐祥先前在网上承诺要带九千元去灾区并领养两名孤儿,今年 2 月份他兑现了承诺,他这种一言九鼎的行为,令人敬佩。2(3 分)A(A “临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B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不合语境,应用“螳臂挡车” 。c“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用于人,这里用错对象。D “一言九鼎”: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这里不合
3、语境,可改为“一诺千金”)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提炼出李毅中部长提到的控烟措施的四个主要短语。(4 分)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昨日表示,暂时不会上调烟草税,并回应了对烟草局控烟不力的指责。对于近期是否会上调烟草税,李毅中予以否认。他解释,和西方国家比,中国的烟草税可能还有些差距,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对于控烟人士认为烟草局未努力控烟,李毅中表示,尽了很大努力,每年卷烟数量在控制,焦油含量也从每支近 30 毫克降低到 128 毫克,同时,对禁烟和控烟做了很多宣传,比如烟盒包装都有“吸烟有害健康”标志,公众场所的禁烟、控烟也在扩大范围。但李毅中亦坦言,距离社会和媒体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卷烟数量、焦油含量、宣
4、传、公众场所国情、尽力、数量、宣传不调烟草税、控制卷烟数量、降低焦油含量、加强宣传上调烟草税、控制数量、加强宣传、存在差距3(4 分) 控制卷烟数量、降低减少焦油含量、大力宣传控烟、扩大控烟范同(每点 1 分,其他结构的短语也可)4某校实施“振兴阅读”行动计划后,发现一些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 ,为此,学校举行了“网上阅读”利与弊的辩论会。假如你是反方,请根据正方辩词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写出你方的辩词。(5 分)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网上阅读可以让我们在丰富的信息中快速搜索浏览所需的信息,可以及时下载所需的资料,还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
5、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反方: 4(5 分) 示例:“网上阅读”弊大于利。网上信息良莠不齐,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网上阅读不方便及时勾画重要语句,不能及时写上自己的随感,不利于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 。(要针对正方辩词展开:观点、结论各 1 分;理由 3 分,每点 1 分)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人,徙开封之雍丘。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治声。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通判陈州,会河决,治堤费万计,亿不赋民而营筑之。知洋州。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诬其子为他姓,以专其赀。嫂诉于官,甲辄赂吏掠服之,积十余年,诉不已。亿召甲出
6、乳医示之,冤遂辨。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吴植知临江军,使人纳金于宰相王钦若,因衙吏至京师,审之,语颇泄,钦若知不可掩,执吏以闻。诏付台治,而植自言未尝纳金,反诬吏误以问所亲语达钦若。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植乃除名。并按钦若,诏释不问。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知益州。故事,益州岁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是岁大旱,亿倍数出粟,先期予民,民坐是不饥。又疏九升江口,下溉民田数千顷。雏、茂州地接羌夷,蕃部岁至永康官场鬻马,亿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 唃厮啰与赵元昊相攻,来献
7、捷。朝廷议加唃厮啰节制。亿曰:“彼皆蕃臣也,今不能谕令解仇,乃因而加赏,非所以绥御四方也。 ”议遂寝。元昊岁遣人至京师,出入民间无他禁,亿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外虽若烦扰,实羁防之。知开封府范仲淹献百官图 ,指宰相吕夷简差除不平,而阴荐亿可用。仲淹既贬,帝以谕亿。亿曰:“仲淹举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举臣以私,则臣委质以来,未尝交托于人。 ”遂除户部、参知政事。会忻州大震,谏官韩琦言宰相王随非辅弼才,又言亿子综为群牧判官,不当自请以兄纲代之。遂与宰相皆罢。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亿性方重,治家严饬,虽燕居,未尝有惰容。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宋史列传第七十四 ,有删节) 注:台:
8、御史台。韩亿,字宗魏,他的祖先是真定灵寿人,后来迁徙到开封的雍丘。中进士,任大理评事、永城县令,有治政的声名。其他县邑不能断决的案子,郡守皇甫选就让韩亿断决。任陈州通判时,适逢河水决堤,治理河堤的费用数以万计,韩亿没有向百姓征收赋税而营建构筑河堤。到洋州为官。洋州有一恶霸李甲,兄死后他逼迫其嫂改嫁,就诬称她的孩子是别人的姓(别人的孩子),以图霸占她的财物。嫂告官,李甲就贿赂府吏拷打其嫂使她屈服,十多年,其嫂不断上诉。韩亿把李甲召来并把孩子的乳医找出来给李甲看(作为证人) ,冤案于是断明。后任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大旱,转运使没有把实际情况上报,只有韩亿把当年饥荒情况旱情上报,并打算宽限百姓当年的
9、租税。有人诬陷韩亿的儿子韩纲受人请托接受了别人的金子(贿赂),韩亿请求自己断案审查这件事,事情最终虽然明辨,但韩亿还是被降职为大名府通判。吴植主管临江军队(临江的军职 ),他派人送金子给(贿赂)宰相王钦若,趁他手下的衙吏到京师,审查衙吏,言语间(对吴植送金子给王钦若这件事) 多有泄露,王钦若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掩盖,就把这个衙吏抓起来上报。皇上下旨交给御史台处置,而吴植却说自己没有送给王钦若金子,反而诬陷衙吏错把问候亲近人的话传给了王钦若。韩亿彻底追查了这件事,原来是吴植因生病害怕被罢职(于是向王钦若行贿) , (只是没想到)金子没送到而事情已经暴露。吴植于是被除去名籍。连带审查王钦若,(但) 皇
10、上下诏对王钦若不加追究。自薛奎以后,韩亿独自掌管御史台事务一年多。在益州为官。旧例,益州每年要拿出官粮六万石,以赈济卖给百姓。这一年大旱,韩亿拿出比往年多几倍的官粮,先给百姓,百姓由此没有受到饥饿。韩亿又疏通了九升江口,使下游几千顷民田得以灌溉。维、茂两州与羌夷接壤,蕃部每年都要到永康官场来卖马,韩亿担心他们偷窥两川情况,就上奏把官场迁到了黎州境内。唃厮啰与赵元昊相互攻打,唃厮啰来献战利品。朝廷商议准备加封唃厮啰官职。韩亿说:“他们都是外族臣子,现在不能告谕他们使之解除仇恨,却(竟然) 趁机加封他,这不是用来安抚控制四方的办法。 ”此议于是停止。元昊每年都派人到京师,他们出入民间没有任何限制,
11、韩亿请求下诏为他们建(专门的) 馆舍并以礼待之,并让官府来主管贸易, (这样)外表虽然看起来烦乱,但实际上是(以此) 限制提防他们。开封知府范仲淹向皇上献百官图 ,指宰相吕夷简选拔不公,而暗地里推荐韩亿可重用。到范仲淹被贬后,皇上告诉了韩亿。韩亿说:“范仲淹因公举荐我,我的愚钝陛下您是知道的;范仲淹因私举荐我,那么我自从做官以来,从未曾有意结交托请别人。 ”于是被任职为户部、参知政事。适逢忻州发生大地震,谏官韩琦进言宰相王随不是辅弼之才,又说韩亿的儿子韩综为群牧判官,不应自己请求让他的兄长韩纲代替他任这一职务。于是韩亿与宰相王随都被免职。韩亿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忠宪。韩亿性格端方稳重,治家
12、严整,即使赋闲在家,也从不懈怠。遇到有孤苦贫困的亲友,就常给他们婚嫁和丧葬的资助。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亿不赋民而营筑之 赋:征税B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 贷:借款C遂除户部、参知政事 除:授官D亿性方重,治家严饬 饬:谨慎B(贷:本义是“宽恕” ,此处是“宽限”之意)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韩亿“有才干”的一组是(3 分)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 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 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 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A B C DC(是益州旧例;是表现韩亿的爱心;不是“有才干”
1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洋州恶霸李甲,为霸占家产而逼嫂改嫁,诬称她的孩子是别人的,还贿赂官吏拷打其嫂,欲使其屈从。韩亿明察秋毫,使十多年的冤案得以明断。B通过审查吴植的衙吏,朝廷发现了吴植贿赂一事,王钦若见事不可掩盖,就主动请罪,而吴植为推脱罪责,反诬陷衙吏错把他问候亲近人的话说给了王钦若。C有一年益州大旱,韩亿打破惯例,拿出多于往年几倍的官粮先救济老百姓,益州的百姓因此没有遭受饥荒。他又疏通江道,使几千顷的民田得到了灌溉。D范仲淹向皇上献百官图 ,指责宰相吕夷简官员选拔不公,并暗地里推荐韩亿。皇上告诉了韩亿,韩亿说自己从做官以来,从来没有为官职结交托请别人
14、。B(不是主动请罪,而是见事已败露,就主动把衙吏抓起来上报,以此想洗脱自己)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3 分) 有人诬陷韩亿的儿子韩纲受人请托接受了别人的金子(贿赂) ,韩亿请求自己断案审查这件事。(“请求”译出被动意思得 1 分, “狱”1 分, “按”1 分) (2)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3 分)韩亿彻底追查了这件事,原来是吴植因生病害怕被罢职(于是向王钦若行贿) ,(只是没想到)金子没送到而事情已经暴露。(“治”1 分, “废”1 分,语意 1 分) (3)今不能谕令解仇,乃因而加赏,非所
15、以绥御四方也。(4 分)现在不能告谕他们使他们解除仇恨,却(竟然) 趁机加封他,这不是用来安抚控制四方的办法。(“谕”1 分, “乃”1 分, “绥”1 分,判断句 1 分) 三、古诗鉴赏(10 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定风波暮春漫兴辛弃疾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注:茶瓯:一种茶具。 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上片以“少日”与“老去”作强烈对比。 “老去”是现实, “少日”是追忆。少年时代,风华正茂,一旦春天来临,更加纵情狂欢,其乐无穷。对此,只用两句十四字来
16、描写,却写得何等生动,令人陶醉!形容“少日春怀” ,用了“似酒浓” ,已给人以酒兴即将发作的暗示。继之以“插花” 、 “走马” ,狂态如见。还要“醉千鍾” ,那么,连喝千怀之后将如何颠狂,就不难想象了。而这一切,都是“少日”逢春的情景,只有在追忆中才能出现。眼前的现实则是:人已“老去” ,一旦逢春,其情怀不是“似酒浓” ,而是“如病酒” 。同样用了一个“酒”字,而“酒浓”与“病酒”却境况全别。什么叫“病酒”?欧阳修蝶恋花词说:“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病酒” ,指因喝酒过量而生病,感到很难受。 “老去逢春如病酒” ,极言心情不佳,毫无兴味,不
17、要说“插花” 、 “走马” ,连酒也不想喝了。只有呆在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几杯茶,消磨时光。怎么知道是小房子呢?因为这里用了“小帘栊” 。 “栊”指窗上棂木,而“帘栊”作为一个词,实指窗帘。挂小窗帘的房子,自然大不到那里去。 过片“卷尽残花风未定” ,有如奇峰突起,似与上片毫无联系。然而仔细寻味,却恰恰是由上片向下片过渡的桥梁。上片用少日逢春的狂欢反衬老去逢春的孤寂。于“茶瓯香篆小帘栊”之前冠以“唯有” ,仿佛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关心。其实不然。他始终注视那“小帘栊” ,观察外边的变化。外边有什么变化呢?春风不断地吹,把花瓣儿吹落、卷走,如今已经“卷尽残花” ,风还不肯停!春天不就完了吗?如此看
18、来,诗人自然是恨春风的。可是接下去,又立刻改口说:“休恨!”为什么?因为:“花开元自要春风。 ”当初如果没有春风的吹拂,花儿又怎么能够开放呢?在这出人意外的转折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也饱和着难以明言的无限感慨。春风催放百花,给这里带来了春天。春风“卷尽残花” ,春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 “试问春归谁得见?”问得突然,也令人感到难于回答,因而急切地期待下文。看下文,那回答真是“匪伊所思” ,妙不可言:离此而去的春天,被向这里飞来的燕子碰上了,她是在金色的夕阳中遇见的。 (1)词人在“少日”与“老去”的不同生命阶段,面对同样的春天却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请对此分别加以说明。(
19、6 分)“少日” ,春天来临,词人要“插花” 、 “走马” 、 “醉千钟”纵情狂欢,(1 分) 感觉生命像浓酒一样让人陶醉,其乐无穷。(2 分) “老去” ,春天来临,词人呆在小房子里,烧香、喝茶,消磨时光,(1 分)内心感受像病酒一样痛苦难奈。(2 分) (2)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4 分)作者运用拟人手法,(1 分)想像离此而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遇, (1 分)巧妙地回答了上句的疑问,(1 分 )想像奇特,生动形象,引人联想。 (1 分) 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箫鼓追随春社近(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诵明月之诗 歌窈
20、窕之章(4)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5)先齐其家,先修其身旧 燕人总是觉得几乎一切鸟都是美的,可爱的。如果只许选一种,以期情能专注,我必选“燕” 。我成年以前住在乡下,先是土坯屋,后改砖瓦屋,都是祖传形式,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靠东西各间住人,中间一间两旁砌柴灶,这一间前部有门,有意思的是前部的门,两层:靠外的方形,只遮下半,向外开,名为风门;靠内的左右两扇,高及顶,向内开,白日大敞,入睡前才关闭。这样,起来之后,入睡之前,这前门就总是半敞着。是不是欢迎燕来住半年,生儿育女呢?说不清楚,因为祖祖辈辈都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总是公历四五月之间,估计就是去岁那一对,回来了。门外
21、罕有长者车辙的小家小户添了热闹,风门之上,燕飞入飞出,早期是衔泥筑巢或补巢,其后是产卵孵化,再其后是打食喂雏鸟。人也忙,因为正是春种的时候。现在回想,其实不是因为都忙,而很可能是都具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德,才能够如此和平共处。关于和平共处,还可以具体说说。只说两件,都属于克己谅人的,先说燕一方,巢筑在屋顶稍靠后的一根檩上,灰白色,作簸箕形,口敞开,向外偏上,农家早中晚三顿饭都要烧柴,烟气火气上升,推想在巢里必不好过,可是没看见有不安然的表示。再说人一方,吃饭放矮长方桌,位置恰好在燕巢下,小蒴黄口待食的时候常有粪便落下,怎么对付呢,照例是饭桌移动位置,而不说抱怨的话。人燕和平相处
22、,由人方面说是鸟兽可与共群,取其诗意,可以说是羲皇上的境界。羲皇上与现代化难得协调,于是由二十年代后期起,我出外上学,离开乡村的祖传式房,改为住学校宿舍,住北京的四合院,门不再是上部半敞的风门,室内不见檩,也就再也不见燕巢以及燕飞入飞出了。有时想到昔日,很怀念。幸而还有个余韵,是七十年代早期,我由干校放还,人未亡而家已破,当然还要活下去,只好到北京大学女儿家寄居。住房是五十年代建的四层砖楼,比较高大。我们夫妇住的一间南向,记不清是哪一年,四月末或五月初,竟飞来一对燕,选定上方近西南角,筑巢了。我很高兴,想到又可以与燕结邻,心里热乎乎的。巢筑得不慢,常常见“空梁落燕泥” 。及至筑成,我吃了一惊,
23、竟不是簸箕形,而是鱼壶形,长圆,近上部的一旁开个小口,仅能容燕身出入。我至今不明白,是另一种燕呢,还是在乡随乡,在城随城呢?两种巢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家乡那一种,因为可以看见雏鸟的黄口。但总是又来身旁了,应该庆幸。庆幸之余,有时想到次年,至时还会回来吧?不负所望,次年的春末准时回来。可是像是心不安定,先是利用旧巢,不久又筑新巢。也许对环境有什么意见吧,第三年回来,飞旋几次,看看旧居,远去,就不再来。其后是时和地更现代化,我迁入北郊一座高层楼,居室有窗,有阳台,都封闭,蚊蝇尚不能入,更不要说燕了。由楼窗下望,有空地,却永远看不到“乍晴池馆燕争泥”的景象。常想到乡村的旧居,可惜先则人祸,家里人都散而
24、之四方,继以天灾,房屋倒塌,现在是连遗迹都没有了。其他人家,会不会仍保留祖传的遗风,年年有旧燕归来飞入飞出呢?但愿仍是这样。不过,纵使能够这样,总是离我太远了。那么,关于旧燕,我所能有,就只是一首昔年作也未能离开失落感的诗了,这是:漫与寒衾梦绣帏,天街细雨湿春衣。年年驿路生春草,旧燕归时人未归。 (选自张中行散文集旧燕 有删改)11从全文看,作者描绘了燕子的哪几种生活情形?(5 分 )衔泥筑巢、与人和平相处的燕子产卵孵化、打食喂雏鸟的燕子离开城市的燕子燕子与人们和平相处;燕子与人结邻,却不能像先前那样安定;燕子不再与人共处。(前两点分别 2 分,第三点 1 分。意思对即可)12第节作者详细描写
25、了燕巢的形状,试分析其用意。(6 分)通过对前后燕巢形状不一样的描写,引出对燕子的怀念2(6 分) 与第节所描写的燕巢形成对比, (2 分) 借以说明燕巢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生了变化,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已经有了隔阂, (2 分)表现了作者对“羲皇上的境界”的一种怀念。(2 分)( 意思对即可) 手法-结构- 内容- 情感 13、庆幸之余,有时想到次年,至时还会回来吧? 常想到乡村的旧居,可惜先则人祸,家里人都散而之四方,继以天灾,房屋倒塌,现在是连遗迹都没有了。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1)为能再与燕子为邻感到高兴,为燕子能否还会如往日一样如期归巢而担忧,期盼能与燕子和谐共处。(3 分)
26、(2)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对命运多舛的无奈和伤感,对旧居及往日生活的怀念。(3 分)( 意思对即可 ) 14作者说“羲皇上与现代化难得协调”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羲皇上追求的是指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克己谅人的一种传统生活方式。(2 分) 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人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改变。 (2 分)能够协调: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更高水平的和谐的过程,这与羲皇上的生活追求并不矛盾。只要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能实现羲皇上和现代化的协调。 (2 分)( 意思对即可 )难以协调:羲皇上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过
27、去,现代化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然会改变,两者自然难以协调。(2 分)( 意思对即可)甲、论述类文本15(3 分)c(这一例证意在揭示这种不正之风的社会破坏力。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16(6 分) 这些语句从现实的角度揭示了“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这种不正之风施用范围愈加广泛的现象,(2 分)对当前一些人侵吞公物,化公为私的丑恶灵魂作了 “动态”的心理刻画,(2 分) 一俑对又为、下文深刻揭示这种处世原则的实质、危害等提供了坚实的论证基础。(2 分)17(6 分)(1)做革命者和先进分子,谴责、制止“动手者” ,不许他动;(2)斥
28、责、制止、惩处那些先动手并且在那里大动特动的首恶者;(3)提高警惕,揭露那些掩耳盗铃、贼喊捉贼的腐朽分子的真相,以警醒人们。(三条,每条 2 分。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实用类文本15(3 分)C( “他从小就热爱诗歌”错误,泰戈尔在 24 岁以前对诗的兴味并不浓。见原文第二自然段。)16。(6 分)(1)彼此都能够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相互吸弓。(2 分)(2) 他们在对“爱”的追求上是一致的, “爱”既是徐志摩的创作源泉,也是泰戈尔的人生哲学。(2 分)(3)他们具有极为相似的性格和气质:他们在 24 岁以前对于诗的兴味并不浓,而是都做着政治家的梦
29、。(2 分)17(6 分)(1)在泰戈尔访华前与之频繁通信,商榷来华事宜,并在报刊上为其造势宣传(2分)。 (2)在泰戈尔访华期间全程陪同,照料周到,并为他的演讲做了出色的翻译(2 分)。 (3)在泰戈尔访华期间常以诗画互赠,进行文学交流,结下深厚情谊,并使泰戈尔对中国人民有了更深的认识(或:对中国产生了更深厚的情感 )(2 分)。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l 题。(10 分)炯,华阴人。显庆六年举神童,授校书郎。后为婺州盈川令。炯恃才凭傲,每耻朝士矫饰,呼为“麒麟楦” 。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戏者必刻画其形覆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闻者甚不平,故为时所忌。炯博学善文,炯尝谓:“吾愧在卢前,
30、耻居王后。 ”张说曰:“盈川文如悬菏,酌之不竭。耻王后,信然;愧卢前,谦也。 ”19用斜线()给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六处)(6 分)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戏者必刻画其形覆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 20 “耻王后” , “隗卢前”中“王” “卢”分别指的是“初唐四杰”中哪两位诗人?(2 分)王勃卢照邻 21根据文意,推测“麒麟楦”的含义。 (2 分)麒麟楦:比喻虚有其表没有真才的人物。(意思对即可)杨炯,华阴人。显庆六年参加童子科举,被授职校书郎。后来做婺州盈川令。杨炯恃才傲物,常常讥笑那些朝廷官员造作夸饰,掩盖真相,说他们是“麒麟楦” 。有人诘问他,他说:“你看街上那些弄假麒麟的,总是
31、刻画头角,修饰皮毛,然后披在驴身上,大造声势,好像真的麒麟一样。等到撕掉那张皮,不还是一驴吗?”听到这些话的人,心里很不平,所以遭到当时人的嫉恨。扬炯学问广博,善于作文,他曾经说:“我排在卢照邻之前感到很惭愧,而排在王勃之后感到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张说评价说:“杨炯撰文,文思如同悬河注水,取之不竭,羞于位列王勃之后,确实如此;而把位列卢照邻之前看做羞愧的事情,可以看出杨炯的谦虚。 ”A、D(A 黛玉葬花在前,宝玉挨打在后;D 因救四风触电而死的是周冲,周萍是自杀而死) 答对一个得 2 分,答对两个得 5 分。 (1)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三个最为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彝陵之战、赤壁之战,请简述彝陵
32、之战的情节。(5 分)(1)(5 分 )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收复荆州,率领大军大举进攻东吴,并取得连胜(2),东吴将领陆逊坚守不出,麻痹刘备(1 分) 。等到蜀军“守之久矣 ”、 “兵疲意阻”时,东吴举兵出击,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蜀军大败,刘备羞愧发病而死(2 分) 。 (2)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为了证实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是不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特意安排了一场“戏中戏”来试探。清简述“戏中戏”的情节。(5 分) (2)(5 分 )白普蒂丝姐再三向他的丈夫贡扎古公爵表白她至死不渝的爱,说假如贡扎古先死了,她决不会再嫁,还说除了那些谋杀亲夫的毒妇,没有哪个女人会再嫁的。(2 分) 后来公爵的近亲琉西安
33、纳斯为了霸占贡扎古的家产,把毒药灌进在花园里熟睡的贡扎古的耳里,毒死了公爵,并骗取了公爵夫人的委身。(3 分)近一年多来,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便一直成为整个社会争议不魄的热点。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分科,文理兼修,培养“全才” ,无疑更好。但问题是,三年高中学期是不会改变的,不分科,则意味着学生课业要增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数量多了,质量势必要下降,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更为不利。况且,高中生一般在高二上学期分科学习,分完科后,非高考科目便不再开设相关课程,有更充足的时间备战高考。再者说来,学生到了高中,即使不分科,他们也已经有了偏科的倾向,不如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特长,何必把他们不喜
34、欢的东西硬塞给他们呢?但分科,确实会如有些人担心的那样,培养出大量偏科人才来。但仔细想想,从古到今,世界上的所有人才哪一个不都是“专才”而非“通才”?放眼高校,哪一个学校又不分院系,不分专业?如此看来,分科是大势所趋,是时代潮流;而不分科,是理想,却不现实。舍宜之策,不是盲目取消文理分科,而是应该让学科分得更科学合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不管分给孩子啥样的课,一定要让他们学之有用,而且能学精学深,学成专才、人才。千万不能培养出机械呆板,死背书目,一旦变通便立马不适应的“高分低能”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想出人头地,实际上不需门门精,只需精一门,这个道理恐怕大家都不难懂吧?24请概述作者不赞成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原因。(9 分)取消分科会使学生课业数量增加,学习质量势下降。不取消更有利于学生备战高考。学生本身已有偏科倾向,取消不利于发展学生特长。分科是大势所趋,取消分科不现实,不合时宜。(共四点,每点 2 分,答对 4 点得 9 分) 25请你根据本文作者的观点,针对目前现状,阐述应对文理分科的做法。(6 分)高中要分科,但要分得更合理,(根据兴趣特长分科,而不是根据高考需要分科) 。分科后,要让学生学有所用,能学精学深,学成专才、人才。分科要避免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要各科都适当兼顾。(3 点,每点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