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5 课 说“屏”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韶光( ) 伧俗( ) 休憩( ) 相称( ) 曲屏( ) 锦屏( ) ( )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无益地耗费劳力。_(2)创作出来的物体形象。_(3)恰当,恰如其分。_(4)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_3、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1)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_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木屏、竹屏等。A.美丽 B.秀丽 C.美观 D.华丽(2)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_,色彩又觉伧俗。A.精巧 B.轻便 C.轻巧 D.精密二、阅读理解(一) “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
2、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诗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善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健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4.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在括号内。(1)( )( ) (2)( )( )5.解释下列加点字:令人销魂( ) 齐声称道( )6.为什么作者认为“屏风”是个很有诗意的名字?7.屏风有什么特点?8.起初作者对屏风有什么感情?后来因
3、为研究古代建筑,又对屏风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你的扇子是什么样的?是骨扇,葵扇,纸扇,还是芭蕉扇?是方扇,轮扇 ,团扇 ,还是折扇?扇子的种类很多,光我国就有 400 多种。你又知道哪些种类?噢!有广东的葵扇,岳州的小套扇,杭州的黑纸扇,还有苏州的檀香扇和丝绸扇。像广东的葵扇,造型美观,纤维密,出风大,可惹人喜爱了!而且它还在 1959 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拿了金奖呢!杭州的黑纸扇,日晒不鼓,雨淋不破,折叠方便,人称“半把伞” 。苏州的檀香扇用料更是讲究,轻轻一摇,香味扑鼻而来,多有趣呀!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最早是“汗扇” ,后来是“宫扇” ,再后来就是“障扇” (就是古装戏里皇上身后
4、那两个宫女拿的那玩意儿) 。折扇是北宋时风行的,那时的名人雅士,手中拿一把扇子,风度翩翩的样子,连毛笔都懒得握了。在国外,古希腊时就有了扇子,那时的扇子跟芭蕉叶似的,是用染色的芦苇编成的。那时,曾有人说:“不拿扇子的妇女就跟武士不佩剑一样。 ”如果你以为扇子只能扇扇风,那你可大错而特错了。至少说你摇扇子的时候,手臂上肌肉可以得到锻炼。瞧瞧纸扇上的书法,绸扇上的刺绣,可以陶冶情操。而且,扇子还可以说话呢!不信?把扇子翻来翻去,是说“你让人讨厌” ,手拿扇子半遮面是问“你喜欢我吗”,把扇子快速地扇来扇去,是说“我不喜欢你” 。瞧,这多有趣!这些都是西班牙妇女用的。而我国也有,要是两个人在一起说着话
5、,其中一个突然把扇子一合,那可不是个吉利的兆头哟!像花为媒中的张五可,一把扇子,一会儿随手舞,一会儿半遮面,对体现人物的内心感情作用可大了!A 三调如意 B 扇,扇灭了八百里熊熊火焰山;C 轻拂 D 扇,舌战群儒使得天下三分;周公瑾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何等神奇,何等洒脱!小小扇子,玄机万千,看来,扇亦不可貌相啊!9. 请你认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0. “骨扇,葵扇,纸扇,芭蕉扇”是按照 分类的。11. 第自然段用了 、 、 说明方法。12请你仔细阅读第自然段,概括扇子的用途。13 “至少说你摇扇子的时候,手臂上肌肉可以得到锻炼。 ”一句中的“至少”能否删掉,为什么?14.
6、请结合上下文填空:A: B: C: D: 15假如你要自己做一把扇子你喜欢扇面画 ,你会在扇面上题哪一首诗词?请写下来。三、综合运用 16.下面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桥”的解释。请你仿照示例,以形象化的语言介绍一下“书” 、 “黑板” 、 “家” (任选一题) 。示例: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 “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谷,那就形成一座桥。15 说“屏”一、1.sho;cng;q;chn;q;jn;png2、(1)徒劳 (2)造型 (3)得体 (4)因地制宜3、(1)D (2)C4、(1)善擅 (2)健键 5.销:离散,消失。称:称赞。6.因为小时候受到古诗词中有关绘屏或咏屏的佳句的影响,就觉得屏风充满了诗意。7.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的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8.略二 9.文章主要介绍了扇子的种类、特点、历史以及作用。10.扇子的制作材料11.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12. 扇风凉快;锻炼肌肉;扇面书画陶冶情操;可以表情达意。13.不能删掉。因为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说明扇子最小的用途还可以锻炼肌肉呢,如果删掉就不能表现这一点,表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14. 孙悟空 如意芭蕉扇 诸葛亮 鹅毛羽扇15.略。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填写,画与诗词内容相符即可。16.略(答此题,一要考虑修辞;二要考虑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