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课件解析.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28301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课件解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课件解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课件解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课件解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课件解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课导入,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文选,它是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所以文选的编者把它们编集在一起,总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知识导读,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和思妇离别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甚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

2、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遗(wi):赠。 远道:犹言“远方”。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同心:古代习用的词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 终老:终生。,诵读指导,五言诗,读的时候节奏是“二、三式”,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要注意读准语调,语速和断句。 那种相知相爱不能

3、相守的别离之情应该是很凄楚的 (缓慢,悠长,低婉,哀伤的语气),诗歌赏析,用四个词概括一下本诗的大致情节。,采花 送花 望乡 思亲,体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轻松欢乐乐极生悲忧从中来愁苦绵绵,“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诗歌赏析,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选择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起什么样的作用?,明确:“芙蓉”“兰泽”“芳草” “江”等意象。 芙蓉,即荷花、莲花,谐音为“夫荣”, “莲”谐音“怜”,“怜”即“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花草娇嫩美丽,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有关怀、思念,也有表达了美好祝愿.由此

4、可见,采莲的人内心充溢着无穷无尽的爱恋。同时又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描述了涉江采摘芙蓉的美丽优雅迷人的情景, 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清幽、高洁的意境。,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什么?他(她)的想法实现了没有? 想象主人公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使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1)采莲不为欣赏悦己,而为送人示爱,而所送之人却又远在异乡,爱的心声化作了无边无际的思念。 (2)用美好热闹欢快的场景来衬托人的凄清心境。 王夫之:“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明确:摘花欲赠送亲人。没有,因为花没送出去。

5、由作者自问自答可看出他的情绪悄悄地由欢欣转为失落, 为后文的黯然神伤作铺垫。,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让我们仿佛能亲眼目睹主人公的动作。 (2)“漫浩浩”用两个叠字,写极了路途的遥远和无尽。短短十字,因空间而产生的无限哀愁显露无余。游子尚可望乡,思妇却不知望向何方,一份无着的思念,使她感到了无声无言的迷茫。 (3)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展开想象的翅膀,

6、我们似乎能看见在美丽的荷花,欢乐的人群背后一个主人公正孤单忧愁地站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方向张望,可是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山水迢迢路遥遥。,4、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比较,两种别情有何不同?,情感: 黯然忧伤和两个彼此相 爱之人的真挚深厚的情义。 因爱之深,故思之切, 故痛之刻骨铭心, 故才忧伤以终老。,“同心而离居”是游子漂泊的结果。 也是一个明确的原因,使得相恋双方终老忧伤。 作者的哀情当真是由眼前之乐景而激发出来的吗? 不!他的哀情是时时在心头的, 而这哀情的根源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告诉了我们“同心而离居” 是他无尽哀

7、愁的根源, 是他终日忧愁以至老的根本原因! 作者虽未直接抒情,却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让人觉得余韵未歇、意犹未尽。,鹊桥仙 宋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对比:秦观的诗主要写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时的 美好幸福和眷念不舍, 结尾一句似乎是以牛郎的口吻在安慰织女, 两人虽离别犹有一年一度相聚的机会, 只要爱得深,铁锤磨成针, 小别胜新婚,距离产生美。 但本诗则意味着永久的分别, 不得相见,故而痛苦之情更为沉重,讨论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合理想象,创设情景,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依据。,问题

8、探究,A.是男主人公。 本诗全为实写,写他采花送花望乡思人。 B是男主人公。 但前四句是他想象家乡的情人在采莲, 并思念他的情景; 后四句则是他自己在想心事。 故前虚写,后实写。 C是女主人公。 前四句是女子在采莲。 后四句是她想象外地的男子正在思,拓展迁移,对比阅读,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 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 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3)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 传达了“一种相思,两

9、处闲愁”的情思。,(1)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 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 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2)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 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 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诗歌解析: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 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 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

10、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 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 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 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手法上的异同,同:都采用了先扬后抑,以乐衬哀的手法。 前六句诗人对于花、树的珍奇美丽极力赞扬, 最后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异: (1)所选意象不同, 涉江采芙蓉借“芙蓉”“兰泽”芳草“等美好情景来以乐景衬哀情, 而庭中有奇树以树为寄托物。 (2)涉江采芙蓉结句哀伤不止,而庭中有奇树则自我宽慰。,总结语,诗的境界,就是爱的境界。 一首诗,就是一段情。 吟罢涉江采芙蓉,心中便充溢着太多的祈盼,盼游子早归,盼亲人团聚。 但愿时光荏苒,那份爱恋与思念早已把迷茫与忧伤冲淡。 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终能心相伴、手相牵。,作业,以“涉江”情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随笔,发挥想象,注重自己的感受。 写在周记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