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命题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6年1考) 1. 2011江西19(2)题1分化学小实验是我们进一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式。 (2)图中生成炭黑的实验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_元素。,碳,玩转江西6年中考真题(20112016),2. (2011江西6题2分)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橙红色)6H2SO4= 2Cr2(SO4)3(绿色)2CO2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A. CrO3 B. Cr2O3 C. Cr2S3 D. CrSO3,命题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之未知化学式的推断(6年5考),A,【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
2、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则,可推出X为CrO3。,3. (2013江西9题2分)下图是某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与“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图中X处的粒子示意图是( ) A. B. C. D.,C,【解析】观察反应前后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后有一种微粒过量,把没有参加反应的微粒剔除,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列表分析如下:,5. 2016江西18(3)题2分南昌大学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请回答下列问题: (3)传统制备氮化镓的化学原理是: CaCl3+NH3 GaN+3X,其中X的化学式为_。,HCl,8. (
3、2016江西7题2分)如图是四种物质a、b、c、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 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D. 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命题点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之微观反应示意图(6年3考),A,【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中有4个丙原子,1个乙原子,4个甲原子,已知生成物中有2个丙原子和4个甲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物质c的分子个数为1,由2个丙原子和1个乙原子构成,故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4、每个物质c的分子都由3个原子构成,故不可能是一氧化碳。故选A。,9. (2014江西14题3分)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111 B. HCl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71 C. 图中表示了4种物质的分子 D. 反应前后_不变,B,原子种类(或原子的数目等),【解析】将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转化成化学方程式:H2Cl2 2HC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判断反应中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2,A错误;该反应涉及三种物质的分子,C错误;氯化氢中氢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71,B正确;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
5、,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命题点4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考) 10. 2014江西19(2)题2分学校化学实验室新购买的药品有白磷、铝片、乙醇、硝酸、氢氧化钠等。 (2)从物质存放的角度看: 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因为敞口放置易潮解和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的原因_,_。,13. (2015江西24题10分)为测定某氮肥中硫酸铵的纯度(即质量分数)是否与如图标签相符,小林取一定量该氮肥样品于烧杯中配成溶液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BaCl2 BaSO42NH4Cl,其他成分能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 (1)反应共生成BaSO4的质
6、量为_g。,23.2,(2)若所取氮肥样品的质量为15 g,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氮肥中硫酸铵的纯度是否与标签相符。(请写出计算过程),解:设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为x (NH4)2SO4 BaCl2 BaSO4 2NH4Cl 132 233x 23.3 gx13.2 g 样品中硫酸铵的纯度为 100%88% 88%96%,故与标签不相符 答:该氮肥中硫酸铵的纯度与标签不相符。,(3)反应前后,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减小,【解析】(3)根据(NH4)2SO4BaCl2= BaSO42NH4Cl 可知,反应前硫元素存在于硫酸铵中,硫酸铵易溶于水,硫元素全部在溶液中,加入
7、氯化钡后,硫元素以硫酸钡形式存在,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减小。,考点梳理,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使用范围,实质,理解,应用(必考),验证(详见实验突破栏目),六个“一定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质量总和,质量总和,一切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体积等 【注意】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非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适用范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不变 元素_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原
8、子种类不变 原子_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的_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_一定改变 宏观:元素的_可能改变 微观:分子的_可能改变,宏观,微观,六个“一定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质量总和,种类,数目,种类,种类,化合价,数目,Flash-“动”悉重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a.推断物质的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数目不变) c.推断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及比值(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d.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 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应用
9、必考,化学方程式,意义,书写(必考),利用化学方式的计算(必考),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质“ “量”,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_ 步骤,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步骤,质量守恒定律,“质”:化学反应的 _、 _和_,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 _ 微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粒_,质量比,个数比,“量”,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 _:P+O2 P2O5,化学式,_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配平,标明化学反应的 _,标出产物的 _。 把短线改为 _:4P+5O2 2P2O5,条件,状态,等号,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 二查是否配平 三查生成物状态是
10、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 四查反应条件是否表明,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写: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找:找出已知量、待求量的质量关系 列:列比例式,求解 答:简要地写出答案,步骤,重难点突破,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考向1 化学方程式中未知化学式的推断,例 1 (2016河北)“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0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 8CO210H2O。燃料X的化学式为 ( ) A. C3H8 B. C4H10 C. CH3OH D. C2H5OH,B,【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13O2 8CO210H2O,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不变”:化学反应
11、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可知:,从表格数据可以得出X的化学式为C4H10,B正确。,针对训练 1. (2016百色改编)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2 4CO2S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_。,C4H4S,【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通过列表分析确定X的化学式:,考向2 结合微观示意图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 2 (2016天门)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化学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 C. 该反应
12、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H2 D.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C,【解析】根据甲烷和水可以制得水煤气(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氢气是单质,因此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A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B正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C错误;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变化,由反应前的两个变为反应后的四个,D正确。,解答微观反应示意图题的相关方法: (1)若反应前后有由相同小球组成,且结构也相同的物质,则先抵消化学反应前后相同的物质。 (2)若小球代表的原子已知,则可以根据反应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小球代表的原子未知,则根据原子的种类
13、和数目不变进行配平,然后根据反应特征判断基本反应类型。,(3)根据化学方程式或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元素的种类、原子种类和个数、分子个数是否发生变化。 (4)利用化学反应中小球的组合形式判断化学反应的实质。,针对训练 1. (2016新疆建设兵团)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现有A、B、C、D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1)A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_。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属于有机物的是_(填写化学式)。 (3)C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_构成的。 (4)写出反应AB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16,O2,CH4,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解析】由A、B、C、D四种物质的
14、分子结构可知它们分别是:CH4、O2、CO2、H2O,据此解答:(1)A是CH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2)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O2是单质,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除外),CH4属于有机物。(3)C物质是二氧化碳,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4)依据A、B、C、D的化学式可知,ABCD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考向3 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的相关数据问题,例 3 (2016江西样卷六)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关于该反应,下列描述
15、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C.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_,A,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45(合理即可),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例 4 (2016铜仁)用化学方程式或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1)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基本反应类型是_。 (3)用CO还原赤铁矿(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的化学方程式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1)化学式书写必须正确; (2)化学方程式要符合客观事实; (3)化学方程式要配
16、平; (4)要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常用表示)、“高温”、“催化剂”等,写在等号上方;,(5)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 (6)溶液间的反应如果反应物中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则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注“”。,针对训练 1. (2016天津)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 (2)镁和稀硫酸反应_; (3)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_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例 5 (2016江西样卷四)某同学欲测定一瓶标签残缺的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60 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记录有关数据
17、如下表:,解:设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MgSO42NaOH=Mg(OH)2Na2SO4120 58x 2.9 g x6 g 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SO42NaOH=Na2SO4Mg(OH)2 (1)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为_g; (2)计算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9,答: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3)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g。,84,针对训练 1. 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做了如下实验,并进行相关的定量分析。将一定量的锌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9
18、8 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1)在配制10%的稀硫酸的过程中,量取水时仰视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偏小,(2)解:参与反应的H2SO4质量为98 g10%9.8 g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H2SO4 ZnSO4H298 29.8 g xx0.2 g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 g,(2)请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3)通过已知数据还能求出的量有_(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参加反应锌的质量 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c稀硫酸中水的质量 d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cd,【解析】(3)根据ZnH2SO4= Z
19、nSO4H2,利用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反应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故还可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根据溶液的组成,利用稀硫酸的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可计算出稀硫酸中水的质量,即题中四项均可求出。,2. (2016深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掉含有少量CuCl2的FeCl2溶液中的CuCl2,需要加入过量的_粉。(填字母) A. Fe B. Cu C. Ag (2)过滤(1)中反应后的溶液,得到了28.0 g金属混合物,为检验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 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氢气 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 化如图
20、所示,计算金属混合物中 Cu的质量分数。,A,解:设28.0 g金属混合物中Fe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56 2x 0.1 gx2.8 g 混合物中Cu的质量为28.0 g2.8 g25.2 g 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为 100%90.0% 答:该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为90.0%。,(3)某同学认为该实验还可通过其他方式检测金属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那么在以上实验中还需要的实验数据是_。,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题中常出现的一些错误 图解: 例 某同学用2.4 g镁 与50 g稀盐酸完全反应,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突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的
21、验证(近6年未考),一、实验设计 方案一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 实验装置,实验视频质量 守恒定律的探究,2. 反应原理:_。 3.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_,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小气球变得_。 4. 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5. 注意事项 (1)锥形瓶底部要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防止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2)气球的作用:一是调节锥形瓶内的压强,起缓冲作用,二是起密封作用,防止实验时锥形瓶内外的物质发生交换。,大量白烟,更瘪,方案二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 实验装置,2.反应原理:_。,3.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_
22、色固体,溶液由_色变为_色。 4. 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红,蓝,浅绿,方案三 稀盐酸与碳酸钠固体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 实验装置,2. 反应原理_,3. 实验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减少,天平不平衡,指针向_。 4. 实验结论及分析: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左边质量减少,天平指针偏向右边。 5. 实验改进 为确保实验成功,可在装置上 系一个气球来保证 装置的密闭性(如下图)。,右偏转,二、实验分析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_,不能应用于_ 。 (2)所选的化学反应,反应现象要明显。 (3)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进行实验,则反应
23、必须在_中进行。 (4)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_。造成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有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呈现不同状态,其质量没有计算在内;反应装置_不好,使得部分物质进入或逸散,造成质量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密闭容器,质量守恒定律,气密性,例 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是怎样? 【作出假设】假设一: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 假设二: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质量大于生成物质量; 假设三:_。,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质量小于生成物质量,【设计并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正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实验2观察到的现象是_ _。,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指针向右偏转,【实验结论】小婧同学的结论为:由实验1可知假设一成立,小菁同学的结论为:由实验2可知假设二成立。 【分析与评价】(1)小婧同学认为假设一成立的依据是_。 (2)这两个实验中,实验_正确地反映了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说明另一个实验设计的不恰当之处_ _。 (3)写出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1,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无法称量,_。,点击链接玩转江西六年中考真题WORD,点击链接精练版习题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