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年级文言文测试时间:100 分钟 分值:100 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部分:客观选择题(60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5 题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诮呵绾,绾日以谨力。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以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
2、易,独至今乎?“绾曰:“在。“ 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为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为丞相三年,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无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其后绾座,子信代
3、,坐西寸金失侯。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其建陵侯之谓耶?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然斯可谓笃行君子矣!“(史记 卫绾列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次迁为中郎将 次:依次B属教景曰 属:通“嘱“,嘱咐C常让他将 让:责备D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 相:辅佐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文帝且崩时 穷且益艰,不坠青云之志B及文帝崩,景帝立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C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 独不怜公子姊乎?D其建陵侯之谓耶 其远而无所至极也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卫绾“醇谨敦厚“的一组是 ( )召上左右饮
4、,而绾称病不行 有功,常让他将 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 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 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无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卫绾历任文、景、武三朝,为人醇厚谨慎。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召请文帝左右近臣宴饮,卫绾借口生病推辞。B景帝曾想赐予卫绾一把宝剑,被卫绾回绝。卫绾从不与人争功,景帝认为他品行端正。后因平叛有功得以提升,又因军功而被封为建陵侯。C卫绾曾做太子太傅,后来代替桃侯刘舍做了丞相,他在朝廷上奏事,只举职分内例行的事上奏。从他开始做官直至官居丞相,始终没有提出过什么议论。
5、D武帝即位后,卫绾因在景帝卧病时滥杀无辜而被免去了官职。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卫绾虽 “讷于言“,却能“敏于行 “。B张调“ 教化“ ,卫绾为政虽不整肃却能成功,虽不苛严却能安定。C说明为臣之道应“言必信,行必果“。D启示后世人臣,为政应当从卫绾对 “言“行“的不同态度中吸取经验教训。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10 题。庾冰字季坚。兄庾亮以名德流训,冰以雅素垂风,诸弟相率莫不好礼,为世论所重,亮常以为庚氏之宝。司徒辟,不就,征秘书郎。预讨华轶功,封都乡侯。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出补吴国内史。既当重任,经纶时务,不舍夙夜,宾礼朝贤,
6、升擢后进,由是朝野注心,咸曰贤相。初,导辅政,每从宽惠,冰颇任威刑。殷融谏之,冰曰:“前相之贤,犹不堪其弘,况吾者哉!“范汪谓冰曰:“顷天文错度,足下宜尽消御之道。“ 冰曰:“玄象岂吾所测,正当勤尽人事耳。“又隐实户口,料出无名万余人,以充军实。成帝疾笃,时有妄为尚书符,敕宫门宰相不得前,左右皆失色。冰神气自若,曰:“是必虚妄。“推问,果诈,众心乃定。进号左将军。康帝即位,又进车骑将军。冰惧权盛,乃求外出。会弟翼当伐石季龙,于是以本号除都督武昌,以为翼援。冰天性清慎,常以简约自居。中子袭尝贷官绢十匹,冰怒,捶之,市绢还官。临卒,谓长史曰:“吾将逝矣,恨报国之志不展,命也如何!死之敛以时服,无以
7、官物也。“及卒,无绢为衾。又室无妾媵,家无私积,世人以此称之。赞曰:季坚清贞,毓德驰名,处泰逾约,居权戒盈。6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宾礼朝贤,升擢后进 擢:提拔B由是朝野注心 注:倾注C推问,果诈 推:推举D敛以时服 时:普通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初,导辅政,每从宽惠 每度一字,几尽一刻B、冰惧权盛,乃求外出 乃赏成,献诸抚君C、兄庾亮以名德流训 亡何,宰以卓异闻D、恨报国之志不展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8下面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庾冰“清慎“品格的一组是司徒辟,不就,征秘书郎。预讨华轶功,封都乡侯。 冰惧权盛,乃求外出。冰神气自
8、若,曰:“是必虚妄。“中子袭尝贷官绢十匹,冰怒,捶之,市绢还官。及卒,无绢为衾。又室无妾媵,家无私积A B C 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庾冰认为靠宽宏是处理不好朝政的,所以他很注重威势和刑法的作用,B庾冰不相信星象之说,坚持勤恳努力按自己的意思来处理好人的事情。C庾冰恼怒次子借用公家丝绢的行为,气得打了他,并买绢来归还公家。D为了避开权贵者的权势,庾冰毅然主动地要求从京城外调去镇守武昌,10史书对庾冰所下的“赞语“与其所依据的史实,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坚清贞- 据全文史实对庾冰的总评价。B毓德驰名-进号左将军又进车骑将军。C处泰逾约-左右皆失色。冰神气自若。D居权
9、戒盈- 冰惧权盛,乃求外出。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5 题。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 不知。“ 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 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
10、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史记陈丞相世家节选)11、对下列句子画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陈平乃谢病 谢病:因病免职。B、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 明习:明了通晓。C、陛下即问决狱 决狱:打开监狱。D、右丞相大惭 大惭:内心悲伤。12、下列各组句子中
11、,画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试使斗而才,因责常贡B、勃谢曰:“不知。“毅挥退辞谢,俯仰唯唯C、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D、君独不素教我对!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13、对下列各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文帝初立,怪平病。 -孝文帝初登帝位,对陈平生病感到奇怪。B、汗出沾背,愧不能对。-汗水出得湿透脊背,惭愧自己不能说对。C、出而让陈平。-出宫后责备陈平。D、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 -绛侯自知他的才能远不如陈平了。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陈平处事机敏、有才干的一组是愿以右丞相让勃 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 陛下即问决狱
12、,责廷尉 宰相者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君独不素教我对 绛侯谢病请免相A、 B、 C、 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文帝初年,大尉周勃因为平定诸吕叛乱有功,被封为右丞相,位在陈平之上。B、孝文帝接受群臣朝见时,向周勃、陈平询问决狱及钱谷出入事,周勃不能回答,陈平则巧妙应对。C、周勃责备陈平为什么平时没有告诉他怎样回答皇帝问话,陈平认为周勃既在相位,理应知道宰相职责。D、周勃自愧不知陈平,主动辞去相位;陈平凭借实力夺回了本属于他的丞相职位。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620 题。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
13、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修,杀之,夺其众。焉死,子璋代立,以鲁不顺,尽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 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 。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县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雄据巴汉垂三十年。汉末,力不能征,遂就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通贡献而已。民有地中得玉印者,群
14、下欲尊鲁为汉宁王。鲁功曹巴西阎圃谏鲁曰:“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上匡天子,则为桓文;次及窦融,不失富贵。今承制署置,势足斩断,不烦于王。原且不称,勿为祸先。“鲁从之。韩遂、马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16、下列各句中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 客:寄居他乡B、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 原:赦免,原谅C、县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 县:官府D、上匡天子,则为桓文 匡:辅助17、下列各组句子中,相关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过多,鬼道辄病之 江浙之梅皆病 B、雄据巴汉垂三十年 其翼若垂天之云C、汉川之民,户出十万 保其首领以老
15、于户牖之下D、初皆名“鬼卒 “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造作道书以惑百姓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大都与黄巾相似 则与斗卮酒 C、若过多,鬼道辄病之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D、 其来学道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鲁和汉朝中央或地方政府关系的一组是( )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以鲁不顺,尽杀鲁母家室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领汉宁太守,通贡献而已上匡天子,则为桓文韩遂、马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A、 B、 C、 D、2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6、 )A、张鲁占据汉中以后,以事奉鬼的宗教 “五斗米道“教化百姓,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宗教的组织形式是一致的,即所谓“政教合一“。B、张鲁自号“师君“ ,下设“祭酒“,每一“祭酒“ 区内都有“义舍“的设置,免费招待过路人的饭食。C、张鲁着重用宗教教义教化百姓,不轻易用刑罚,正因为这一点,这个政权存在期间,受到人民欢迎。D、汉宁百姓从地底下挖得玉印以后,有人要尊奉张鲁为王,张鲁听从阎圃的劝告,没有称王。第部分:主观笔答题(40 分)翻译下面的文段中画线句子。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卧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感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
17、太公出,召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召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惟仁是亲21、将奈其士众何(2 分)22、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3 分)23、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 (3 分)魏文侯问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数胜。 ”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以此亡者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24、吴之所以亡者何也(2 分)25、其以此亡者何也?
18、(3 分)26、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3 分)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欲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贞观政要 )27、人以欲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3 分)28、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3 分)29、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2 分)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举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弊,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
19、,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得也。其间相去何远哉?司马光谏院士题名记30、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4 分)31、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 (4 分)阳子(即杨朱,战国初哲学家)之宗,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之行,安往而不爱哉?“32、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4 分)33、行贤而去自贤之之行,安往而不爱哉?(4 分)文言测试题答案卡(每个 3 分)附答案:15:CDADC 610:CACDB 1115:BABAD 1620 答案:CDABC命题人:山东临沂三中高中部 杜传强 作者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