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语文《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doc

上传人:dcjskn 文档编号:4520078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再别康桥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导学案 )2011、09、01编写:高一语文 【学习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掌握象征手法的特点 2、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3、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情怀,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法指导】1、 预习导学、合作探究相结合。2、 课内检测、课外拓展相结合。3、 触类旁通、课后反思相结合。【预习导学】 一、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 1928 年 11 月 6 日,初载于 1928 年 12 月 10 日新月月刊第 1 卷第 10 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 年 1

2、0 月1922 年 8 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 24 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 1928 年,诗人故地重游。11 月 6 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 1928 年 12 月 10 日新月月刊第1 卷第 10 号上,后收入猛虎集 。可以说, “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

3、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 ,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 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 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 年赴英国,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 1字音 青荇 ( ) 笙箫 ( ) 长篙 ( ) 漫

4、溯 ( ) 斑斓 ( ) 2辨析字形并注音 偻( ) 漪( ) 溯( ) 篙( ) 偻( ) 绮( ) 朔( ) 蒿( ) 峦( ) 畔( ) 斓( ) 诅( ) 挛( ) 衅( ) 谰( ) 沮( ) .词语释义 艳影: 青荇:招摇: 斑斓: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到 2008 年奥运会之前,北京水利发展的目标是: 2003 年至 2005 年,用 3 年时间基本实现北京水利现代化;2003 年至 2006 年,用 4 年时间基本完成北京三环水系改造;2003 年至 2007 年,用 5 年时间使城市河湖水质基本还清,实现“三环碧水绕京城” 。 B “两会”期间,胡锦涛

5、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尽快启动修宪工作,并对宪法修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在整个修宪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严格依法办事。 ” C他伸出右手说:“认识你很高兴。 ”我也很大方地伸出手:“我也同样。 ”接着他问我叫什么名字?从什么地方来?什么时候到北京的?在什么学校读书等等问题。 D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学生,一个班不过十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B、 今天,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为 27 名“换肾人”进行讲座,帮肾友了解有关的知识。 C、1

6、977 年,由卢卡斯导演,卢卡斯制片公司出品的 星球大战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拍摄的杰出科学幻想影片。 D、蔡元培在管子 、 墨子 等上面,还亲自用朱笔、墨笔或用蝇头小楷注批得密密麻麻。 三、整体感知 1在诗歌再别康桥中,作者选取了几个意象来渲染和表现对康桥的眷恋? 2 再别康桥最后一节,诗人说“悄悄的我走了” ,为什么要“悄悄的”? 【合作探究】 徐志摩是我国诗坛上一位多情诗人,虽英年早逝,但留下了大量的诗作,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来被人们所欣赏,试从中举例简析诗歌融情于景的特点。 【课堂达标】 1 阅读再别康桥第 26 节,回答问题。 (1) 选文可划分两层,第一层是_,第二层是_。

7、 (2)诗中内容可看出,诗人寻不着梦而流露出_的内心感受。 (3)“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这里“梦”是指 _ (当时、昔日)的梦。 2阅读臧克家的诗老马 ,完成作业题。 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一九三二年四月(1)对诗句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表现老马心甘情愿背负沉重的压力。 B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 “扣”字写出了老马负荷过重,力不能支的痛苦。 C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 “飘 ”字看似很轻,实际上是沉重欺压,

8、有“扬起来”狠狠抽下的意思。 D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表明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 (2)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马象征着贫苦的农民,作者通过写老马,实际上写出了 30 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 B全诗充满了哀怨的气势和凄楚的情调,饱含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恨。 C作者以悲愤的笔触,表达了对过去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 D作者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典型的镜头,逼真地刻画出老马的形象,朴素中见坚守,平淡中见深远。 【举一反三】 1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伞”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 30 字。 情景一:幕暮时节小雨霏霏 情景二:盛夏时节烈日当空路上行人伞

9、2请以“创造”或以“爱心”为话题写一段文字,必须用比喻和排比修辞方法,字数在 80 个左右。 【一课一得】 【美文选读】 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评析: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致橡树 ,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