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考点例析及对点训练,考点分析七:联系实际,评判观点看法,考点突破,对点训练,首页,末页,考点突破,首页,末页,考点突破,首页,末页,品味瑕疵 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首页,末页,对点训练,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月缺是瑕疵,但
2、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首页,末页,对点训练,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你不觉得他跟我很像吗?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拉里恩得到启发,大
3、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如今的Bratz。经过十年的发展,,首页,末页,对点训练,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Bratz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用瑕疵超越了完美的经典!” 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首页,末页,对点训练,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此,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正是他的瑕疵成就
4、了他的事业。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尼采说:“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大智慧。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才会收获更大的成功。,首页,末页,对点训练,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段的论证思路:首先提出“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的观点,然后列举维纳斯因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而美的事例以及李煜相见欢中的诗句进行证
5、明,最后得出瑕疵才会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的结论。 B.第段的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瑕疵的玩具,也能超越完美的经典。,首页,末页,对点训练,D,C.第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司马迁、卓别林两个例子与一些运动员过早退役的事例加以比较,突出强调“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的观点。 D.第段尼采的话表明追求完美的人生是不正常的,因为生活中总有瑕疵的存在。,首页,末页,对点训练,(曲解文意,尼采认为追求完美是正常的。),2.下面是对本文的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会品味瑕疵,能够收获很多。 B.文章开头引用两句谚语,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会有瑕疵;接着
6、先从正面后从反面说明对待瑕疵的不同态度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C.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很有气势,论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首页,末页,对点训练,A,D.本文采用“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的论证结构,逐层深入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首页,末页,对点训练,(B项应是“先从反面后从正面”;C项文中语言并无“生动形象,很有气势”的特点;D项“逐层深入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表述不准确。),3.我们生活当中也会有“瑕疵”,请你举出一例,运用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首页,末页,对点训练,围绕“学会品味瑕疵,能够收获很多”作答(其他分论点也可以),要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言之成理即可。,读书的艺术 林语堂宋代诗
7、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法,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首页,末页,对点训练,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所以,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
8、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纵使某一本书,如圣经之类,是人人必读的,读这种书也有一定的时候。,首页,末页,对点训练,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境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首页,末页,对点训练,由
9、是可知读书有两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分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这种发现自己所爱好的作家的读书方法,才有益处可言。像一个男子和他的情人一见倾心一样,什么都没有问题了。,首页,末页,对点训练,她的高度,她的脸孔,她的头发的颜色,她的声调,和她的言笑,都是恰到好处的。一个青年认识这个作家,是不必经他的教师的指导的。这个作家是恰合他的心意的:他的风格,他的趣味,他的观念,他的思想方法,都是恰到好处的
10、。于是读者开始把这个作家所写的东西全都拿来读了,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心灵上的联系,所以他把什么东西都吸收进去,毫不费力地消化了。这个作家自会有魔力吸引他,而他也乐自为所吸;过了相当的时候,他自己的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便渐与那个作家相似。,首页,末页,对点训练,这么一来,他真的浸润在他的文学情人的怀抱中,而由这些书籍中获得他的灵魂的食粮。一个人如果有过三四个情人,而把他们吃掉之后,他自己也成为一个作家了。有许多读者永不曾堕入情网,正如许多青年男女只会卖弄风情,而不能钟情于一个人。随便哪个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一切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他们是不会有甚么成就的。,首页,末页,对点训练,读书没有
11、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 (选自读书的艺术,有删改),首页,末页,对点训练,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 ) (3分) A.作者认为,读书的嗜好和对食物的嗜好是一样,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个性选择。如果选择不当,书籍将成为毒品。 B.“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这句话可以说明:好书是耐读的,重读它依然有新乐趣和新收获。 C.读书除了要选择和自己心灵相似的作家作品,还要浸润在文学情人的怀抱中
12、,那样才会从书籍中获得灵魂的食粮。,首页,末页,对点训练,A,D.本文善用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形象有趣,浅显易懂,富有幽默色彩。,首页,末页,对点训练,(最后一句表述不当。),2.下列不属于文章所谈到的关于“读书的艺术”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法。 B.读书要随性而读,不能过于功利。 C.要在古今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的作品来读。 D.读书须出其自然,只要有适宜读书的心境便读。,首页,末页,对点训练,B,(B在原文中未有谈及。),3.你如何看待作者说的“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这句话,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4分),首页,末页,对点训练,示例:一个人如果能够找到一个自己最爱好的作家,那么,他与作家之间便很容易在心灵上产生联系,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由此,他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容易浸润在作家所创设的精神世界里,更容易从书籍中吸收灵魂的粮食,从而真正达到读书成就自我的目标。(言之成理即可),谢 谢 !,首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