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海南文昌华侨中学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一、积累运用(30 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17 分)(1)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3)世有伯乐, 。 (韩愈马说 )(4)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5)又恐琼楼玉宇,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来源:学优高考网(6) ,化作春泥又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7)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衔觞(shng ) 黔娄(lu) 晏如(y n) 宫阙(qu)B、 媵
2、人(yng) 烨然(y ) 绮户(q ) 叱咄(ch )C、曳屣(y ) 缊袍(yn ) 负箧(qi) 皲裂(jn)D、惶恐(hung) 嗜好(sh ) 寥落(li o) 箪瓢(chn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 分)A、四支僵劲不能动B、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C、同舍生皆被绮绣D、策之不以其道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青白色)B、 左佩刀,右备容臭(香气)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候)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酒杯)来源:gkstk.Com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8 分)(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2)性嗜酒(
3、)(3)或置酒而招之( ) (4)无冻馁之患( )(5)言和而色夷( )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7)援疑质理( ) (8)若人之俦( )6、对下列各句朗读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千里马/ 常有,而伯乐/不常有。B、 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 也。C、忽如/ 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D、尝/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 晋朝B、 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 清朝C、 马说 -韩愈文选- 韩愈-唐朝D、 与朱元思书 -艺文类聚- 吴均-南朝二、阅读品味(
4、70 分)(一)阅读五柳先生传一文中的选段,并回答 8-11 题(25 分) 来源:gkstk.Com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8 分)(1) 不慕荣利( ) (2)性嗜酒( )(3)既醉而退( ) (4)晏如也( )9、翻译下列句子(8 分)(1)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2)每
5、有会意,便欣然忘食。10、五柳先生既然是“箪瓢屡空“ ,为什么还能做到“ 晏如也“呢?(4 分)来源:gkstk.Com11、选段中谈到读书的方法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对此,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说明你的理由。(二)阅读韩愈的马说文,并回答 12-16 题。 (25 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6、,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2、有“/“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 (4 分)(1)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来源:gkstk.Com(2)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1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8 分)(1)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 策之不以其道( )(4) 一食或尽粟一石( )14、下面各组加点字词的意思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 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15、本文托
7、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 喻指人才,“伯乐“喻指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 (4 分)参考答案:一、1、 (1)病树前头万木春(2)春蚕到死丝方尽(3)然后有千里马(4)东风不与周郎便(5)高处不胜寒(6)落红不是无情物(7)黑云压城城欲摧 2、B 3、B 4、C 5、 (1)超过(2)喜欢(3)有时(4)寒冷饥饿(5)平和(6)借(7)询问(8)辈,同类 6、B 7、B二、 (一)8、 (1)爱慕(2)爱好,嗜好(3)已经(4)安然自若的样子 9、 (1)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2)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了吃。10、这充分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11、答案提示: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时所采用的两种态度和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表明了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醉,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也就是“观其大略“ 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 “在后,期在“会意“。 (二)12、答案提示:(1)安求/其能千里也?( 2)食之/ 不能尽其材。 13、 (1)这(2)喂养(3)鞭打(4)有时 14、C 15、能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