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练达标检测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尝与人佣耕 ( )(2)怅恨久之 ( )(3)若为佣耕 ( )(4)九百人屯大泽乡 ( )(5)等死 ( )(6)乃丹书帛曰 ( )(7)尉果笞广 ( )(8)皆刑其长吏 (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去、往) B.或以为死(或者)C.广故数言欲亡(缘故) D.以激怒其众(把)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文: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译文: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 4.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发 闾 左 適 戍 渔 阳。(
2、2)今 诚 以 吾 众 诈 自 称 公 子 扶 苏、项 燕。5.文学常识填空。陈涉世家的作者是 (朝代)的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所著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课内阅读(2012深圳中考)阅读“陈胜、吴广乃谋曰”至“敬受命”,回答 68 题。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为天下唱 ( )(2)楚人怜之 ( )(3)置人所罾鱼腹中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文: 8.选段再现了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的英雄壮举,上古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则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请比较陈胜和共工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3、。答: _三、美文品析(2013北京模拟)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 913 题。【甲】陈涉世家从“吴广素爱人”至“骑千余,卒数万人”。【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 通谓梁 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 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
4、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眴:以目示意,使眼色。9.试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吴广素爱人 素: (2)陈胜佐之 佐: (3)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亡: (4)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遂: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译文: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译文: 1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答: 12.从【甲】【乙】两文所叙述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答: 13.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
5、什么启示?答: 答案解析1.答案:(1)曾经 (2)失望 (3)你 (4)停驻 (5)同样 (6)写 (7)用鞭、杖或竹板打 (8)惩罚2.【解析】选 A。B 项,“或”的意思是“有的人”;C 项,“故”的意思是“故意”;D 项,“以”的意思是“用来”。3.答案:(1)现在逃走(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2)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3)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4.答案:(1)发/闾左/適戍渔阳。(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5.答案:西汉 司马迁 史记6.答案:(1)通“倡”,首发 (2)
6、爱戴 (3)鱼网,这里作动词,用网捕7.答案:(1)士卒中到处谈论,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2)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戍边而死的本来就有十分之六七。8.【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比较能力。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和时代背景分析其异同点。答案:都是不畏牺牲,不怕强权,勇敢反抗,威武不屈,挑战旧制度、旧秩序的英雄形象。但反抗的目的不同,共工是为了争夺帝位,而陈胜是为了求生存,是为了反抗暴政;共工形象暴烈鲁莽,而陈胜智慧沉着;共工孤独反抗,而陈胜带领被压迫的群众斗争。9.答案:(1)向来 (2)辅佐,帮助 (3)灭亡 (4)就10.答案:(1)吴广故意屡次说要逃走,使尉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
7、)来激怒士卒。(2)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11.答案:【甲】文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12.【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要抓住其语言、动作、神态等特征,然后联系课文内容进行概括。答案: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13.【解析】本题为拓展性题目,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特别是起义失败的原因等课文以外的内容。答案: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附【乙】【译文】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 年)七月,陈胜等在
8、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项梁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把项籍叫了进来。待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就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下属各县。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