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验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及行为策略研究内容提要:随着新课程如火如荼地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已认识到体验性阅读教学的意义,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出现了一些偏差。本文拟从体验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及行为策略两大方面对阅读教学作一些探讨。体验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1、 教师是学生体验学习的组织者2、 教师是学生体验活动的促进者3、 教师是学生体验对话中的首席体验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行为策略:(一)实施导读策略1、 充分阅读促体验2、 变换角色悟体验(二)营造情境策略1、 媒体感染诱体验2、 生活链接唤体验(三)发挥主导策略1、 引导对话“真”体验2、 学科整合拓体验关键词:体验;角色定位;组织者
2、;促进者;首席;行为策略;导读;情境;主导体验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及行为策略研究平湖市实验小学 柯芳不少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花大量的课时,以大量的例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下了不少功夫,结果是学生阅读的兴趣并不浓厚,阅读的能力也并不强。阅读过程中应有的心灵体验、思想碰撞、精神对话消失,致使学生人文素质低下。探究原因,我以为:教师自己对所教文章缺少深刻、独特的体验,偏信专家、教参。很多时候,为了赶进度,就把结论直接告知学生,对学生富有个性的体会不予理睬。如此“责任心”滋生了学生的依赖思想、奴性意识。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实施体验性阅读教学,还学生以阅读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感悟作品。体验
3、是读者与文本实现认知与精神重构、契合的对话过程,重在对作品进行认识、评判、欣赏,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认知方式、个性的心理,破译言语符号,沉入作品之中,感悟作者本来的情意或自己所期望的其他情理。古人所谓“感之于物,受之于心” ,即是强调用心去体悟。王尚文先生所说的“通过体验、感知使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对象变成主体内的情感波澜” ,也强调了阅读主体的体验与感悟。只有通过入情入境的体验性阅读,文本所蕴涵的审美特性与情感因素才能在学生的内心逐渐明朗并融化为滋养人格情操的琼浆。这是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融合的最佳状态,它的实现有赖于体验性阅读实践。那么,如何让体验性阅读的效力得以充分释放呢?笔者以为,作为教师
4、,首先要明确自己在体验性阅读教学中的角色。一、体验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1、教师是学生体验学习的组织者在一些课堂上,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歪曲理解“自主” ,以为放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爱怎么学就怎么学,喜欢哪段内容,就选择哪段学,而教师则在一旁无所事事,最后,师生交流,学生怎么说,教师都一味赞成,一味迎合,不敢否认半点,他们以为这样就是尊重主体。试问:如果今天心情不好,是否可以不学?不喜欢的方式是否还要学生掌握?这段内容不喜欢,是否可以不学习?显然,这是教师在体验教学中,充当了不当的角色造成的。这样的课堂,缺乏目标性,任意游走,效益低下。实际上,体验性阅读教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自读
5、自悟,但也决不能离开教师的组织。一篇课文,学生应达成怎样的体验性目标?从哪一角度,哪一训练点切入,才能水到渠成?当课堂时间不足,教师应怎样调控?有价值的生成内容该怎样处理?当学生的学习情绪动荡时,教师又该怎样激发?诸多现象都须教师统筹处理,精心组织。当然,在这其间,教师尤其要把握好体验性阅读的主目标,给学生的体验定向、导航。不然,学生的阅读体验可能会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严重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如:一位教师教学秦始皇兵马俑 ,在总结时问学生:“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谁?”学生的回答很多:“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古代那些制造兵马俑的的劳动人民。 ”“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
6、,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制造陵墓,就不会留下兵马俑了。 ”“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第一个发现兵马俑陶片的农民。 “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考古专家。 ”“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 ”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特从不同的角度猜测教师的“谜底” ,教师因为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也莫衷一是,无果而终。这里,教师忘记了自己是学生体验性阅读的组织者,盲目尊重,成了教学的“旁观者” 、 “局外人” ,致使学生的体验对话远离了教学目标。2、教师是学生体验活动的促进者学生的体验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或创设情景或激情描述或互动实践或补充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于课文语言产生沟联,产生碰撞,促成体验的生成。有时由于学生缺乏社会
7、和人生阅历,深厚的艺术修养,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尚贫乏,所以,他们的体验难免肤浅、片面。在课文的讲读中,学生可能注意到课文内容而忽视了课文的结构,可能注意了课文语言而忽略了意象,可能理解了词语的本义而不明白词语的引申义,可能注意到表层意义而忽视了深层意义。教师要针对这些情况,深入地剖析课文,巧妙启导,促进其体验的深入。如: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师:我们已经理解了故事内容,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你想评价谁?说说你评价的理由。 (稍停片刻。 )生:我觉得秦王贪财,知道了赵王有和氏璧,他就要想方设法得到,还愿意拿十五座城来交换。师:秦王真的想拿十五座城来换璧?生:不是真换。他只是想得到璧
8、。师:从哪儿可以知道?生:当蔺相如献上和氏璧,秦王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可以看出他不是真的想交换。生:秦王知道赵王有和氏璧,愿拿十五座城来交换,只是个借口。师:秦王的目的是什么?生:秦王想,如果赵王不愿拿城换璧,就可以进攻赵国。生:秦国当时最强,常找理由进攻别的国家,现在知道赵王得到和氏璧,以为这是最好的借口。生:秦王攻打赵国,不就像美国攻打伊拉克吗?太残忍了!师:美国打伊拉克的目的是什么?生: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美国的目的是掠夺伊拉克的石油。生:我认为两个情况不同,秦国想打赵国,是因为以前的周朝腐败,国家分裂,现在秦国想统一中国;而美国就不同了,它是一个国家进攻另一
9、个国家。生:它是一个民族侵略另一个民族。生:美国打伊拉克,没有得到联合国的同意生:美国攻打伊拉克是霸权主义。以上片断,教师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以评价人物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既在点拨中深化了学生对文本思想内涵的把握,又在比较中激发了学生的正义感,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把对文本的体验、感悟引向深入。总之,在体验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体验,自己处于旁观的“无为”境地,我们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想方设法或促进体验的生成,或促进体验的深入。3、教师是学生体验对话中的首席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就某一话题进行语言沟通或语言活动。在教学中,师生对话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
10、程中交往、互动,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以求得教学相长和共生共创。对小学语文课堂来说,师生研习的是祖国的语言文字,参与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凭借的是教材。从这个层面审视语文课堂,对话就必须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达成,现代阅读理论也认为:阅读就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只是对话者之一,他与学生一起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及分享创造成果。尽管教师在社会阅历、文化水准、知识底蕴和审美水平方面等高于学生,但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以教师的体验感悟代替学生的体验感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欣赏角度不同,他们对文本的体验、感悟也会存在差异, “一个
11、读者就是一个哈姆雷特”即谓此。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创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让他们交流,同时教师不仅要仔细倾听,而且要真诚地与他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但教师要注意不要用自己的体验感悟统一学生的体验感悟。因为,师生对话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主体学习。教师不能以隐藏权威者的角色操纵对话的进程,而应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 。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对话充满人性魅力。二、体验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行为策略教师的行为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有系统的安排的教师活动,基于以上对于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平等对话中首席的角色定位,为了使体验性阅读教学能更有效地进行,还必须对教师的行为策略作一定的
12、研究。(一)实施导读的策略1、充分阅读促体验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需要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才能进入文本, “沿波讨源,披文入情”即谓此。 “披文入情”的过程就是深入阅读,充分思考,逐步领悟的过程。学生独特的感悟,丰富的体验才会源源不断地生成。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或朗读,或轻声读,或默读,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对话” ,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才能生成自己的独特体验,读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 。如:于永正老师执教庐山的云雾一课,在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一片空白时,他首先让学生默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喜欢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
13、于老师在巡视中,把学生不懂的词写到黑板上,并且启导学生:“这些词语的意思其实部分就在书上,部分在你们的脑子里。 ”此时,学生读得更带劲了。于老师又趁势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要读到哪,想到哪。 ”在学生初步阅读了全文后,可能大多数老师会急着师生对话,然而,于老师不,他笑嘻嘻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请你们再朗读课文一遍,你们会越读越棒,你们会理解得更好。”而后,学生自由地朗读了课文。或许,你会想这会儿该交流了。然而,于老师又不,他让学生站起来轮读课文,在悉心的听读中,对学生朗读的错误处,对文中的重点句,于老师随机指导、点化。正因为有了学生的充分阅读,在而后的学习中,学生有了深入对话的底蕴,他们自由地徜
14、徉于文之境,快乐地采撷于文之美,尽情地享受于文之乐。教师、学生、文本自然地相处,和谐地融洽,学生的灵性在这充盈的阅读中,在教师的的首席引领中,迸发,迸发2、变换角色悟体验角色往往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语言和行动。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从“学生”到“学生”的固有角色常常使学生陷入“被接受” “被教育”的角色模式定势,他们阅读课文本时,往往把自己置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他们的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对于一些情节生动的文本,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有利因素,进入角色感同身受。一位教师设计月光曲 ,充分利用体验朗读,帮助学生领悟文章情感,了解人物性格,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
15、生初读文本,了解了文本内容后,启发学生:“同学们, 月光曲的谱写过程是多么感人啊!快读一读,把文中的贝多芬换成我 ,边读边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尽情地表达出来!”学生好奇地捧起课本,如饥似渴地朗读起来。他们不知不觉进入文本,真正把自己和文中的人物融为一体,细腻的情感如涓涓细流汩汩涌出。当读到“盲姑娘渴望亲耳听到贝多芬的演奏,却又怕哥哥伤心,安慰哥哥: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一段时,有的学生动情地说“多么善良的姑娘,她是那么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有的学生说:“没想到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依然有人那么喜欢我的音乐,她虽然穷,但我一定要满足她的愿望,亲自为她弹奏。 ”当学生读到“贝多芬推开门前面坐着个十六
16、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时,震惊地说:“是她吗?这就是那位善良的好姑娘吗?那断断续续的琴声是出自她的手吗?她真是身残志坚啊!”这一切不正反映了贝多芬对姑娘的同情、关爱,反映了盲姑娘坚强、善良的品行吗?通过角色转换,促进对角色心理的揣摩,对人物情感的体验,从而变阅读文本为经历生活,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感悟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真正促进了学生真心阅读,真切体会,真情感悟,真实感受。(二)营造情境策略1、媒体感染诱体验体验是学生主体置身于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景、活动而激起的心理感受,是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只有当学习者对内容、情境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倾心投入, “入
17、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 ,从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如鸟的天堂一文,景美、情美、语言美、意境美。正如巴金在旅途随笔一书中所说:“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 ”文章脉络清晰,学生易懂爱读,但要领悟出平实文字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对部分学生而言是有一定困难的,此外,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很多学生没有见过。因此,借助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验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上课伊始,我用课件播放鸟的叫声,同学们,听,什么声音?鸟儿还真不少,今天,我们一块儿读一篇和鸟有关的课文。然后,依循文章的主线索(作者两次去鸟
18、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物) ,寻找教学的切入点人们为什么把这儿称作是“鸟的天堂”?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交流研究所得“榕树”这部分时,如果学生从第七自然段切入,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画,然后课件展示榕树“独木成林”的奇特景观,让学生体验榕树的大,感受这儿就是“鸟的天堂” ,最后再融情朗读。如果学生的兴趣是首先研究第八自然段,那么,我首先课件出示该段落,通过关键词句的理解,展开想象,读中悟,悟中读。随后,课件展示:美丽的榕树,活力的榕树。最后,为学生配上音乐和画面美读在这里,文本的语言插进了形象的画面,字里行间流淌出了抒情的音乐,学生的阅读生成了丰富的体验,并且诱发了真切的体验,顺利地完成
19、了教学重点。2、生活链接唤体验小语课文中不乏语义丰富而又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的内涵,光靠教师讲解,学生能得到理性的理解,却难以得到感性的领悟。教师应以有效的方法把语言画面与生活画面结合起来,带学生走出语言画面,走进生活画面,以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画面,依靠自我的体验,将语言情理化作生活的真切感悟。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对语言内涵比较深刻的句子,可以捕捉语言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库存,凭借生活积累,顺利地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去。如王菘舟老师的二泉映月 ,在引领学生体验阿炳的坎坷经历时,有这样的一段精彩片断:师: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去看,这段话在你眼前仿佛变成了怎样的画面?“十多年过去了,
20、师傅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而幸福的生活啊!”生:(闭上眼睛听老师的朗读)师:同学们,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五六十年了。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时代。你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是怎样艰难地行走在卖艺的路上;也许,那是一个酷热难忍的中午,拉着二胡的阿炳,突然晕倒在地上,事情将会怎样的发展;也许,在卖艺的路上,阿炳不小心撞上了一摊水果,你又将看到什么?也许,一个
21、粗鲁的大汉拉着阿炳去给汉奸唱堂会,但是,阿炳他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下来。生:(各自写话,用时约五分钟)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 1: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到小摊时,即使他连声说“对不起” ,无情的摊主也不肯放过他,硬是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都拿走了。师:留给阿炳的,是人世间的冷漠和屈辱啊!说说你看到的场面,好吗?生 2: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不小心碰翻了人家的水果摊,虽然说了“对不起” ,还趴在地上一个一个地拣水果,但是,凶狠的老板还是对他拳打脚踢。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帮助他,只是在一旁讥笑他。师:为什么?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对待
22、他?生 3:因为他是一个瞎子。生 4:因为他是一个卖艺人。生 5:因为这时候的社会十分黑暗。师:你们还看到了怎样悲惨的画面?生 6:我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团圆饭时,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着二胡,穿着破烂的单衣,吃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被子,没有床,没有枕头。师:只有寒冷,只有饥饿,还有那无尽的黑暗和凄凉。生 7:我看到一个气势汹汹的大汉,一边拉着阿炳,一边说:“快去给我家老爷拉曲子去。 ”阿炳说什么也不肯去。大汉急了,抡起拳头往阿炳的脸上、身上打去。阿炳被打得鼻青脸肿,鲜血也一滴一滴地从脸上流了下来。但阿炳死也不去给那个老爷拉曲子。师:是的,他要用死捍卫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啊
23、!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看到了阿炳的生活,走进了阿炳的世界。那里有着太多的苦难和痛苦,有着太多的穷困和屈辱,有着太多的可怜和悲惨。但是,面对苦难和痛苦,阿炳可曾放弃对音乐的热爱?生 1:没有放弃。生 2:没有放弃。师:面对穷困和屈辱,阿炳可曾放弃对光明的向往?生 3:没有放弃。生 4:没有放弃。师:面对可怜和悲惨,阿炳可曾放弃对幸福的追求?生 5:没有放弃。生 6:没有放弃。师:一边是苦难、是屈辱、是悲惨,一边却是热爱,是向往、是追求,这就是阿炳的坎坷经历啊!以上,教师用激情的语言为学生描述一个个情境,激活了的学生的生活积累,打开了他们想象的大门,调动了学生已有的体验。于是,他们掩卷沉思,他
24、们心潮澎湃;他们走进文本,超越文本;他们与作者共悲欢,同共鸣。自然,文本也在他们的心灵中获得了新生。(三)发挥主导策略1、引导对话“真”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不论是对于文本还是语文教学活动,都会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只有归还每一个生命个体主动阅读的权利,才能使学生运用自己的思想,放飞自己的想象,释放自己的情怀,去读,去思,去悟,去辩,去创。在体验性阅读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品味其中的感情,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新萌芽,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文本。
25、王菘舟老师在引导学生对丑小鸭的价值取向作正确领悟时,是这样进行师生对话的:师:同学们,丑小鸭这个故事是丹麦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想了解安徒生吗?(下发补充阅读材料安徒生的故事 )生:默读安徒生的故事师:读了丑小鸭的故事,又读了安徒生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安徒生出生在铁匠家庭里,生活特别苦,被人瞧不起。而丑小鸭一生来也被人欺负。生:我发现丑小鸭最终变成了天鹅,安徒生经过努力,最终成了伟大的作家。生:我发现丑小鸭和安徒生太像了,安徒生好像就是丑小鸭。师:看到丑小鸭一步一步地成了白天鹅,看到安徒生由一个穷孩子一步一步地成了伟大的童话作家,相信你一定明白了什么。写下自己的明白,然后牢记在
26、心,好吗?(学生写话)生:丑小鸭和安徒生的故事让我明白:有困难不要气馁,一定要坚持下去。师:说得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生:丑小鸭和安徒生的故事让我明白: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会成功。师:自信是做人的根本啊!生:丑小鸭和安徒生的故事让我明白: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师:老师相信,你也一定是一块会闪光的金子。生:丑小鸭和安徒生的故事让我明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师:这是真心英雄里面的一句歌词,用在这里真是太恰当不过了。生:丑小鸭和安徒生的故事让我明白:成功的感觉是美好的,取得成功却是非常艰难的。生:丑小鸭和安徒生的故事让我明白:不轻易放弃希望的人,一定会得
27、到美好的回报。师:你们所说的,正是丑小鸭和安徒生想说的。是啊,相信自己,奇迹就会发生;坚持到底,幸福就会降临。正如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获得了多元感悟的空间,他们在向文本开放自己的过程中,情感得以丰富,个性得以放飞,精神得以提升,最终实现了多元成功。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学生缺乏人生和社会的阅历及深厚的艺术修养,他们对文本的体验感悟往往是肤浅的、不全面的,有时甚至是偏激的或者是错误的。因此,在体验性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应开展引导性对话,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 “寻求共同的读解范式和公认的真理或意义” 。如一位教师执教
28、乌鸦喝水 ,在总结全文时的一个片段,就值得我们引以为戒。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生 1: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生 2:乌鸦爱动脑,它想的办法很巧妙。生 3: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生 4: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啊!生 5:乌鸦不会太动脑,挺愚蠢的。生 6: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显然,前三种意见反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较到位的,而后几种意见已越来越脱离文本承载的教育价值了。但是教师没有进行及时地评价与引导,一味地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导致学生偏离阅读的主题。所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在于学生对问题本身体验的深化与提升,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
29、共鸣。发挥教师的主导策略,在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时,不要忘了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强调文本、读懂文章时,也不能忘记学生的个性以及学生的主体体验,让学生获得“真”体验。2、学科整合拓体验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在学语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文学习活动,把课本学习与课外生活结合起来,把语文学习和各科学习结合起来,在读读、画画、唱唱、查查、写写、玩玩等等综合性、动态性的语文活动中丰富体验。如学习朱自清的春 ,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文本,感受春天的美,体会文本语言的多彩;可以在全文品读的基础上,针对文本内容给春天画画,配诗。课后,再让学生通过上
30、网、查阅图书等途径,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诗歌、散文读一读,把喜欢的段落推荐给同学。走进美丽的春天,摸摸草的身子,闻闻花的芳香,听听雨的声音,放放五颜六色的风筝开展有趣的活动。如用彩纸制作春天的花、树、蝴蝶、蜜蜂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可让学生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或阳台)种些花草,植些树,看看它们是怎样发芽、怎样生长的。趣味盎然的语文活动把学生带入了神奇的语文学习境界,不仅让他们体验到了春天的美丽,而且展现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拓展了知识面,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和心理体验。总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树立体验性阅读教学观,教学中,要准确给自己角色定位,扮好阅读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对话者。充分地相信学生,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通过实施导读、营造情境等策略,将学生引向文本,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学生站在语文学习的最前沿,积极促成体验学习,让他们的灵性自然、舒畅地绽放。参考文献:教学月刊2005、5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小学语文卷) 海南出版社小学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俞冬伟 励汾水主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王菘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王菘舟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2005、10全然进入“人曲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