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伤仲永》说课稿.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98794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伤仲永》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伤仲永》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伤仲永》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伤仲永》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伤仲永说课稿商家中学高传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伤仲永说课商家中学 六年级 高传娣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伤仲永选自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五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1、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伤仲永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六篇课文,这个单元安排的都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教学这个单元,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要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伤仲永正是阐述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

2、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一道理,使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的重要性。(2)课文解读 1、 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随笔,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悲剧,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叙事有详有略,说理言简意深。 “借事说理”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2、本文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方仲永从 5 岁到 20 岁间才能的变化过程,仅用了 150 多字,议论部分也不过 70 多字,文中的每一词、每一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如“忽啼求之” , “忽、即、立就”这些字词都极其简洁而生动。3、文本语言平实,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

3、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在文章的最后一节更是集中体现。(三)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 1、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培养自学能力;2、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1、诵读,以读促讲;2、小组合作、探究;3、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明白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方面更加勤奋刻苦。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内容,领悟蕴涵道理。教学难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2、教法分析:文言文相对于现代文学习

4、,比较枯燥,学生遇到的困难也会多一点,学生一般对文言文的学习不太感兴趣,或者有畏难情绪。如果用传统的串讲式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记,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课后再去背,学生一定会更厌倦,学生们几乎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上我将做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理解;2、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理解;3、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4、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3、学法分析:学生获得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依据“三有利”原则: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思维;2、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

5、学习方法,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3、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据以上原则,确定学法,具体如下: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四、教学过程:我的整体教学思路是:创设情境-疏通文意,感知课文-推究文理,把握目标-小结练习,实践提高。具体教学环节是:(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以老师讲伤仲永的故事导入【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明白故事梗概,而且激起了学生兴趣,为学好本课创造良好的情境】 (二)了解作者: 提示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掌握,准备作一分钟的抢答练习。 【这一环节便于学生掌握文学常识

6、,锻炼速读速记能力,抢答练习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指出教学目标: 【这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利于了解字音、字形、字义,对课文的重音、节奏、语气等都有提示】 (四)学生自读课文每人 2 遍,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再次感知课文、理解文意的过程,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多数同学都能活跃思维从朗读中领悟道理】 (五)将学生分组疏通文意并选出两组代表一读一评,给大家示范。然后教师给予评价,并指明重点的词语及用法。【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分组法锻炼学生合作能力,更调动

7、了中、差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性思维,跳跃性使思维得到全面开发】 (六)指导学生跳读,教师置疑,学生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幼年时的仲永有何表现? 我两次“还乡” ,见到了怎样的仲永? 仲永为何“泯然众人”?你得到什么启示? 【这三个问题的设置重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落,熟悉课文知识,增强对课文的分析能力。跳读课文完成问题是学生思维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问题的讨论深入文言文内部层次,扣准教学目标,增进学生的理解力。问题一步步由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让每个学生都尝试成功的喜悦】学生发表议论之后,教师明确:仲永幼年聪颖过人,天赋超群是“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而当我两次还乡所见的仲永却“不能称前时之闻

8、” , “泯然众人”原因在于“父不使学” ,这就启示我们:后天的学习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材具有重要意义。 , (七)难点探讨 作者寓理于事,是通过什么写法揭示文章主题的? 【这一问题是难点的提示,激起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师此处明确答案,并作小结:全文作者运用先扬后抑的写法,把仲永的前后两个不同时段的情况作了对比,即纵向对比,在叙事中使深刻的哲理得以表现,从而阐述了必须重视后天学习和教育的道理。 (八)设置分层练习,即基础题和能力题基础题侧重音、形、义,能力题侧重写作和说话。分层练习全面照顾,既重基础,又重能力让各层学生都有成就感,有喜悦感。以上是我的教学过程,环节的安排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特点,听说读写全面照顾,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拓展思维,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五、说板书设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依据本文内容,结合数学坐标的知识精心设计了下面的板书设计,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学科渗透的新理念。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有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