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新2).ppt

上传人:saw518 文档编号:4498274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新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新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新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新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新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3章 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一、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二、旅游资源与环境遭破坏的原因,三、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原则及对策,四、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一、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是保护地域文化完整性及各种文化遗产的客观需要,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旅游业”,(一)旅游资源遭破坏的原因,1、自然的破坏 突发性:缓慢性:,二、旅游资源与环境遭破坏的原因,地震、火山、海啸、水灾、山崩、地陷、飓风等,自然状态下的寒暑变化、风吹雨淋、生物作用等,2、人为的破坏,(1)建设性破坏,(2)游客活动的影响,(3)管理失误

2、造成的破坏,苏州古城墙惨遭“扒皮“,古迹遭破坏,南海黄大仙景区,白沙门沙滩成垃圾场,旅游景区土壤板结严重,旅游景区的城市化,香港浅水湾不协调的景观,丽江古城 青石板路面,大理古城 柏油路面,2、人为的破坏,直接拆毁(古城墙等) 占用文物古迹 工程建设破坏风景资源的美感 ”三废”污染 风景区内采石和开垦 旅游资源开发使用不当,(1)建设性破坏:,(2)游客活动的影响,(3)管理失误造成的破坏,战争破坏,(4)其他因素造成的破坏,火灾破坏,政治因素,思想根源:,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发展旅游业就是要看经济指标”,(二)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三、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原则

3、及对策,预防为主,补救为辅,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一)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原则,(二)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对策,1、法制对策,2、宣传对策,3、管理对策,4、建设对策,1、法制对策,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文物保护法,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健全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制管理体系,当前主要存在问题:,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制管理体系尚不健全 对各种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2、宣传对策,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相关人员的保护意识和能力,(1)纠正旅游业发展方面的

4、错误观点,(2)开展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3)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多种手段进行宣传,3、管理对策,编制并严格执行保护规划,加强理论研究,培养专业人才,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级分区管理,结合实际采取技术性保护措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一级:绝对保护区;二级:严格保护区;三级:环境保护区;防护带:绿化地带),三级保护区和一个防护带,加拿大国家公园模式:特别保护区因稀有或濒危物种的存在而必须严格保护的地区,一般不开放; 野生环境区限制性进入,土地利用分散布局; 自然环境区边缘可允许机动车进入,游客必须在规定的出入口进入该区; 游憩区可大量建设接待服务设施,轻型

5、机动车可进入; 公园服务区有村落的地区,黄山风景区的三级保护模式: 一级保护区最精华的景观部分,不予人工改造,游人一般不得进入; 二级保护区绝对保护区附近,为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建亭、台、坊等景观小品与道路等设施,但不得破坏自然山水景观; 三级保护区一般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要求,不得随意破坏或增加建筑物,4、建设对策,培修复原,思考:该“整旧如故”还是“整旧如新”?,仿古重建,生态建设,四、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一)规划的步骤,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环境影响预测分析,3、确定环境容量,4、规划方案的拟定和优选,生态旅游景区调查问卷,(二)规划的内容,1、旅游环境质量及其基本指

6、标的确定,应符合旅游规划通则标准,2、规划的主要内容,旅游资源保护规划,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屯昌县休闲农业发展规划(P30),湖州市旅游环境建设与资源保护(P52),旅游环境容量(承载力),某一特定旅游环境在一定时段范围内,在保持原有稳定状态的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或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环境,旅游社会环境,旅游氛围环境,旅游资源,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经济容量,旅游社会容量,旅游感知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容量概念体系,1、概念: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保证旅游目的地自然生态环境不至于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者的数量。,旅游生态容量,2、量测公式

7、:,(fi第 i 个景观小单元的生态容量(日容量); F 景区生态容量总值; a 某一时期景区的动态变化系数; n景观小单元的数量),Si自然生态系统每日吸收第 i 种污染物的数量, Ti 第 i 种污染物的净化时间, Qi每天人工处理掉的第 i 种污染物量, Pi 每位游客一天内产生的第 i 种污染物的量, n旅游污染物的种类数,各景观单元的生态日容量:,、计算公式:Cp=ACr=Cp(TTo),旅游资源容量,Cp为景区瞬时容量,Cr为景区日容量,A为资源规模(通常用旅游区的面积或游览路线长度来表示),为基本空间标准(即平均每位游客占用的合理游览空间 ),T为每日开放时间,To为人均每次利用

8、的时间。,1、概念:指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在空间范围能容纳的旅游者的数量。,例:衡山绝顶祝融峰,总面积平方米,按人均最低空间标准平方米,每人游览分钟,每天开放小时计算,日合理环境容量应为多少?,人次(而实际上每年旅游旺季(月),日均游人为人,人均占地仅平方米;游人最多的时候竟高达一天万人次,人均占地仅平方米。厦门的鼓浪屿日光岩,游人的平均占地经常不足平方米。),旅游经济容量,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支持性产业发展状况、投资开发能力等,、测量方法:略,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范围内由当地经济发展程度所决定的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旅游者数量)。,、主要衡量指标:,设施容量

9、,1、概念:,、主要影响因素:,旅游社会容量,、测量方法:目前尚缺,1、概念:指由旅游地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民族风俗、社会开化程度等因素决定的当地居民可承受的旅游者数量。,、一般特征: 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容量 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容量,旅游感知(心理)容量,旅游者在感觉到旅游活动质量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下,旅游目的地所能容纳的旅游者的最大数量。,旅游活动性质和活动场所的特征 旅游者个人因素(年龄、兴趣、文化背景等) 人际因素,、概念,、影响因素:,、测量方法:,Cg=KA,(Cg为瞬时旅游感知容量,K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为景区的空间规模),旅游场所基本空间标准(日本),旅游场所基本空间标

10、准,我国古典园林游览的个人基本空间标准是20m/人(北京园林局); 山岳型旅游景点游人的人均基本空间标准是8m/人(南岳衡山管理局); 风景旅游区人均基本空间标准是60m/人(广西桂林),大英博物馆,旅游规划通则附录A 旅游规划指标选取指南,A3 环境质量 A.3.1 旅游区按其不同产品类型可划分为: 观光产品型:包括自然景观(如名山大川),人文景观(如名胜古迹、城市娱乐等)。 度假产品型:包括森林型、山地型、草原型、温泉型、滑雪型、海滨型、河湖型度假产品等。 专项产品型:包括体育、探险、游船、科学考察等旅游产品。 上述类型产品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相互交叉出现在同一旅游区内。 A.3.2 旅游

11、区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及旅游容量采用不同环境质量标准,对跨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类型的旅游区,应采用较高的环境质量标准。,A.3.3 人文景观型旅游区的规划设计应当以达到以下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 a)绿地率不少于30%; b)大气环境达到GB3095-1996一级标准; c)人体直接接触的娱乐水体达到GB12941-1991A类标准,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达到GB12941-1991B类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达到GB5749的要求,其他水体达到GB3838;d)环境噪声达到GB3096的要求。 e)公共场所卫生达到GB9663-9673和GB16153的要求。,A.3.4 自然景观型旅游区和度

12、假型旅游区的规划设计应当以达到以下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 a)除滑雪、海滨和河湖型旅游区外,其他旅游区绿地面积不少于50%; b)大气环境达到GB3095-1996一级标准; c)人体直接接触的娱乐水体达到GB-12941-1991A类标准,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达到GB12941-1991B类标准,生活用水水质达到GB5749的要求,其他水体达到GB3838的要求; d)环境噪声达到GB3096-1993O类标准; e)公共场所卫生达到GB9663-9673和GB16153的要求。 A.3.5 专项旅游产品应按照专项产品环境质量保护的特殊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地震后的青城山,日本海啸的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旅游娱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