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训练:限时训练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95069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训练:限时训练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训练:限时训练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训练:限时训练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说明文标题的作用限时训练1、 2009 济南“津津有味嚼 薄膜”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2、 让脚告诉你3、 今天你低碳了吗4、 天赐良“源”5、 植物大熊猫-四合木6、 珍奇的稀有的动物-针鼹7、 中国红为什么这样红8、 能吞能吐的森林9、 结合文章,谈谈标题“绿色的挽歌”的含义。人类诞生时,地球陆地的绝大部分被森林、草原覆盖。那时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森林遍地,就连今天的撒哈拉沙漠在史前也曾草木茂盛,鲜花遍地。人、鸟、兽在这片乐土上繁衍生息。绿色植物哺育了人类,然而,到头来却成为人类文明的祭品。有人曾说:“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一片荒漠。”这话虽有些夸张,但并非凭空捏造

2、。两千多年前,人类破坏森林的结果是使非洲广阔的林地变成了大片的草原,绿色的撒哈拉沦落成今天烈日炎炎广袤无垠的沙漠。两千多年来,我国的黄土高原,人们砍伐森林,开垦土地;遇到战乱,更是焚烧森林。这种滥垦滥伐,在公元 6 世纪末终于导致天然森林在黄土高原上消失。昔日森林覆盖的黄土高原变成黄土茫茫的千沟万壑,秃岭荒山。尽管古代人们对植被的破坏是巨大的,但由于那时人类的力量还较弱小,所以就全球植被而言,这种破坏终究还是局部的。近二百年来,人们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对植被肆无忌惮地进行掠夺,终于使之面临灭顶之灾。也许数字是枯燥的,可数据又是动人心魄的。它们组成的是一曲绿色的咏叹调,一首绿色的挽歌。拉丁美洲

3、 40%的森林已经消失。沿亚马孙河流域 550 万平方公里的森林中,已有 20%被毁坏。中美洲过去几乎被森林覆盖,而现在森林面积仅有 40%,而且这已消失的森林中,65%是近 40 多年内消亡的。欧洲和北美洲有 3100 万公顷的森林已经受到空气中和土壤里酸性物质的污染。受此影响,仅美国 1977 年至 1987 年间,就减少了 160 万公顷的温带森林,而英国自 1945 年以来,也有 40%的古代森林消失。草原的命运并不比森林好。过度放牧降低了地面草本植物的密度,农田也在切割着草原的肌体,绿色的“地毯”被破碎成块,沙漠乘虚而入。撒哈拉沙漠正是这样以每年两公里的速度向南推进,吞噬着大片草原。

4、我国天然草场被过多的牲畜压得喘不过气来。牲畜的过度啃食使全国 7.7 亿亩草场失去了利用价值,过度放牧与不适当的垦荒,将大片肥美的草原变成寸草不生的沙漠。森林与草地被毁的同时,组成这些植被的物种也正遭受着灭顶之灾。这些物种灭绝的速度正以数万倍自然淘汰的速度进行着。当今消失速度最快的应属热带森林,而热带森林保存着地球上 50%90%的生物种类。按照目前每年砍伐 1700 万公顷热带森林的速度,今后 30 年里,大约 24 万种植物中的 6 万种可能失去再生的机会。更可怕的是,随着物种的灭绝,被带进坟墓的不只是物种本身,还包括珍贵的遗传物质。也就是说,即使物种仍存活在世上,而种内遗传物质的多样性却

5、在不断丧失。“绿色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战胜饥饿的希望,但随着这些优良品种被推广种植,也使大量地方品种迅速消亡。印度尼西亚 1500 个地方水稻品种,在过去 15 年里带着它们特有的优良基因消失了。绿色,我们为你悲哀!为你哭泣!参考答案1、示例: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食用薄膜,指明了食用薄膜可食、无毒的特点;题目新颖别致,用语生动,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意见:本题共 3 分。能答出食用薄膜特点得 2 分,能笞出引发阅读兴趣得 1 分。2、内容上,表明了说明对象脚语,说明脚能够真实反映人的心理性格等;揭示说明内容。 表达上,“让脚告诉你”运用了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文章。3、 内容上,“今

6、天你低碳了吗” 的询问语气,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低碳生活;倡导人 们践行低碳生活,揭示说明内容。 表达上,用询问的语气设题,设置悬念,生动别致,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4、 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一种能源,说明这种能源的特征“好”,揭示了说明内容; 表达上,利用谐音巧妙化用成语“天赐良缘”,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吸引读者阅读文章。5、 内容上,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四合木,并表明其特征像大熊猫一样珍奇稀有, 揭示了说明内容; 表达上,运用比喻修辞,将四合木比喻成植物界的大熊猫,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文 章。 6、 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针鼹”,并说明其珍奇稀有的特征,揭示说明内容。表达上,新鲜奇特,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7、 内容上,点明了说明对象中国红,说明为什么中国红适合喜庆;揭示了说明内容 表达上,以设问句的形式,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8、 标题“能吞能吐的森林”点明了说明对象森林,并说明了森林能蓄水、吸收二 氧化碳,释放水分、二氧化碳“能吞能吐”的特征,揭示了说明内容; 运用拟人手法,把森林拟人化,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9、“ 绿色”指生长着绿色植物的森林草原等; “绿色的挽歌”是表达对绿色植物消失、物种的灭绝、遗传物质、优良基因等的消失的悲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