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物理组200309高三物理学案《第四章 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4494256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组200309高三物理学案《第四章 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理组200309高三物理学案《第四章 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理组200309高三物理学案《第四章 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物理教学案绪论-1第四章 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一本章高考要求: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I)2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II)3平抛运动 (II)4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周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向心力(II) 5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速度,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II)二本章知识网络:曲线运动概念和规律平抛运动曲线运动的方向: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和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合成:速度和位移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运动特征: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运动方程:水平方向: 00t vxx竖直方向:

2、 gttyy 21方向:位移方向: xtan速度方向: 0tvytan2t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特征:运动方向与合解力方向始终垂直运动参量:线速度: Trts/2角速度: 周期(T) 频率(f) f1向心加速度: rTrva22)(向心力: mmF)(/v高中物理教学案绪论-2三高考热点:本章是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具体应用,而万有引力定律是力学中一个重要独立的基本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复杂运动的基本方法,复习本章的概念和规律,将加深对速度、加速度及其关系的理解;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提高解题实际的能力。本章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考查重点:平抛运动在前几年高考题中都有所体现,在近两年考题中

3、出现的几率较小,但仍要引起注意。匀速圆周运动及其重要公式,特别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天体运动的考查都离不开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及利用定律解决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天体运动是近几年考查的热点几乎年年有题,年年翻新。本章的一些考题常是本章内容与电场、磁场、机械能等知识的综合题和与实际生活、新科技、新能源等结合的应用性题型。典型的高考题如下:1 (95 年高考题)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 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 a、b、c、d 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 v0= _, (用 l,

4、 g 表示)其值是_(g 取 9.8m/s2) ( )m/s.v70 ,l0万有引力行星的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定律内容:(略)公式: 适用条件21rmGF引力常量 G 的测定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万有引力定律应用新星发现天体质量、密度测定人造卫星线速度 v,角速度 周期 T与轨道半径 r 关系第一宇宙速度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a bcd高中物理教学案绪论-32 (98 年全国高考题)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 t,小球落至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至 2 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

5、水平面上,3该星球的半径 R,万有引力恒为 G,求该星球的质量 M( )GtLR323 (2000 年全国高考题)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半径为 r1,后来变为 r2,r 2T112KE12KC T2T1 (答案:C )1212E4 (2003 高考试题)据美联社 2002 年 10 月 7 日报道,天文学家在太阳系的 9 大行星之外,又发现了一颗比地球小得多的新行星,而且还测得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 288年。若把它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看作圆,问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

6、最后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44 或 )3285 (2000 年全国高考题)如图所示两个共轴的圆筒形金属电极外电极接地,其上均匀分布看,平行于轴线的四条狭缝 a、b、c 和 d。外筒的外半径为 r0,在圆筒之外的足够大的区域中有平行于轴线方向的匀强磁场;设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在两极间加上电压使两圆筒之间的区域有沿半径向外的电场,一质量为,m ,带电荷为+q 的粒子,从紧靠内筒且正对狭缝 a 的 s 点出发,初速度为零,如果该粒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之后恰好又回至出发点 s,则两极之间的电压 U 应是多少?(不计重力,整个装置在真空中) ()mqr2130四本章复习安排 5 课时 ocdab+q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