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官寨实验学校导学案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课题: 杜甫诗三首 时间: 2012 9 15 主备人 朱晓兰 教研组长审核: 金潇 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品赏意境的好办法。、 二,重点难点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
2、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品赏意境的好办法。一 这组诗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 年)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是杜甫晚年律诗的代表作。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情之意。 二、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 ,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后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他的诗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
3、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解题 这首诗抒发面对秋江的萧森景色而引起的羁旅之感。 识记要点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称为“诗史”,其人称为 “诗圣” 。有杜工部集传世。境的好办法。(二)合作探究:、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粗字注音。(1)岱宗夫如何 岱( ) (2 )决眦入归鸟 眦( )(3)白头搔更短 搔( ) (4 )浑欲不胜簪 簪( )(5)老翁逾墙走 逾( ) (6 )三男邺城戍 邺( ) 戍( )(7)如闻泣幽咽 咽( ) (8 )
4、老妪力虽衰 妪(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1)造化钟神秀 钟: (2 )阴阳割昏晓 阴: 阳:(3)会当凌绝顶 会当: (4 )浑欲不胜簪 浑: (5 )吏呼一何怒 一何:(6)老翁逾墙走 逾: 走: (7 )急应河阳役 应: (8 )独与老翁别 别:3填空(1)杜甫是 _代大诗人,字_,他被称作 _,其诗作被称作_,都收集在_ 。(2) “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三别” 是指他写的_、_、_;“三吏”“ 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 春望 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_;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_。(三)展示提升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5、,错误的打“” 。(1) 望岳 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 )(2)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 )(3) 石壕吏 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 ”、 “三别” 中的其中一首。 ( )6翻译下列诗句。(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_。(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译:_。(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译:_!(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译:_!(四)达标测评8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岱宗夫如何( ) (2 )齐鲁青未了( )(3)造化钟神秀( ) (4 )会当凌绝顶( )9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 的景象。10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_。11 望岳全诗中没有 “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而_,时间是从_至_,并由 _遥想将来的_。12杜甫望岳 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 ) 、南岳( )和西岳( ) (注:括号内填山名) ,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_的。(五)学习反思:学生 教师Noexcusesforfailure,onlytofindgroundsforsuccess.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