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案1.doc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4493245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语十则表格式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教学时间:2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初识论语,走近经典。教学重点: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各则语录的字面意思。教学方法: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参观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山东济宁“孔庙”的视频录像与讲解)要求学生思考:孔子曾被封建统治者神化为“先圣”也曾在文革期间背负一身“罪状”,请说说你自己的眼睛发现和理解的孔子。“参观”后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见解。通过“参观”活动增长见闻,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初识作者和论语多媒体展示:1、 孔子: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论语:我国儒家经典著作,共 20 篇,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

3、的语录体古籍。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 的说法。指定学生读简介、学生记忆并笔记。对作者和论语地位的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正确把握文章主旨。初读课文1、 播放课文录音,布置听读任务:注意读音、断句。2、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和断句。3、 要求学生大声齐读课文。后自由朗读。学生听读课文并完成听读任务。反复朗读。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对古文的语感和兴趣。尝试1、布置自学任务: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课文;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习惯。摈弃自己疏通文意2、教师巡回指导点拨3、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疑难4、教师解决共同存在

4、的问题。意。 满堂灌的做法。齐读课文 师提出要求 生读 进一步熟悉课文布置作业1、熟读、背诵课文及重要的文言词语意思。2、课下搜集孔子的资料,并积累几则其余的自己感兴趣的论语在下节课交流。3、背诵全文。巩固并拓展延伸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各则语录,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设疑导拨法。教学过程: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检查复习发一份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子翻译的小测验题。(可收部分)答题,未收部分学生课下交学习小组长协助检查

5、。检查学习效果。但务必及时反馈。齐声背诵全文师观察哪些学生尚属滥竽充数和不熟悉者,以便课下重点检查督促。生背诵课文。 既是检查巩固也是在诵读声中进入经典学习的情境。分组讨论探究布置讨论任务:十则语录中哪些是探讨学习方法的,哪些是探讨学习态度的。请分类笔记。学生分组讨论,并各自分类做出笔记。然后各组展示学习成果,由教师引导对不同意见的讨论。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改变满堂问的学习模式。自由论坛要求学生说出对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条论语的认识。深入思考并积极发言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并锻炼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体验反思要求学生思考:举出实例说一说哪一条自己做的比较好,哪一条还很有差距,以后的生活实践中应

6、如何做。针对自身情况认真总结反省并发言从经典文献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用来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以致用要求学生用学过的一条或两条论语来写一段话在笔记本上造句并互相交流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百家讲坛开设“百家讲坛”要求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积累的成果,并说出自己对孔子和论语以及经典作品的认识过程和独到见解。在宽松的学术氛围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和提高。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调动学生热爱经典的兴趣,增强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感。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并选背弟子规年终进行比赛。让国学之精华沉潜于学生们的血液之中熔铸出民族之魂。教学反思传统的串讲式文言文教学法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设计使陈旧的文言文课堂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学生从僵化的学习中解放出来,饶有兴味的吮吸着传统文化的营养,与远古的原创大师进行着精神对话,相信,通过文言文教学,学生定能增加对国学的认识,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