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文言虚词3、4 学案.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4491395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虚词3、4  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言虚词3、4  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言虚词3、4  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言虚词3、4  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言虚词3、4  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赣榆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学案 主备人: 陈家博 审核人: 日期: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二【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习重点】掌握“若、所、为、焉、以”的意义及用法。【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课时】2 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文言虚词词义推断方法语境推断法阅读文言文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根据下文的“故

2、”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该表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更要仔细辨别。例如“适” ,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 “出嫁”的意思;在“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中,作动词, “往、到”的意思;而在“适大病,不能行”中,作副词, “恰好”的意思。 全句关照法许多文言虚词的意义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气助词的“也、矣、焉、哉” ,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息息相关” 。仅

3、以“也”为例: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表判断) 。例“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表陈述) 。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表解释) 。例“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表疑问)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表感叹) 。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句中表舒缓语气或停顿) 。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表祈使) 。 代入检验法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了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如果语意通畅,就是准确的。如“而” “且”都有表并列、承接、转折、假设等意义,若判赣榆高级中学高三语

4、文学案 主备人: 陈家博 审核人: 日期:2断为并列关系,可用“又”替代(有时可不译) ,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若判断为假设关系,则可用“如果” “假如”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通畅,说明判断正确,反之,则说明判断有误。以“而”为例: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并列关系) 。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承接关系)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转折关系)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假设关系) 。当然,虚词“而”还有一个特殊的用法,就是通“尔” ,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如:“而翁归

5、,自与汝复算耳” “某所,而母立于兹” 。一、自主学习 小组展示小组练习 1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2、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规律总结小组练习 2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3、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规律总结赣榆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学案 主备人: 陈家博 审核人: 日

6、期:3小组练习 3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公为我献之。鸿门宴3、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货殖列传序5、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9、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10、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1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12、孰为汝多智乎?两小儿辩日13、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并序) 规律总结小组练习 4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1、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杀鸡焉用

7、牛刀(成语)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3、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4、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5、或师焉,或不焉。师说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规律总结赣榆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学案 主备人: 陈家博 审核人: 日期:4小组练习 5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2、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报任安书3、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报任安书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5、(公子)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7、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8、作师说以贻之。师

8、说9、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10、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1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1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13、今之臣无以易薛季昶。(2004 年高考湖北卷)14、臣恐天下有识之士,闻之有以窥陛下也。(2006 年高考全国卷)15、奚足以语文事?(2006 年高考湖南卷 )规律总结二、合作探究1、判断“若”在文段中的意义“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 至若(7

9、)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 难抑之情,绝矣。2、判断“所”在文段中的意义“吾 所 以 (1)为 此 者 ,以 先 国 家 之 急 而 后 私 仇 也 ”,蔺 相 如 此 言 ,足 使 之 为 天 下 所 (2)钦 。以 其 所(3)居 位 ,能 如 此 ,岂 他 人 可 及 ? 察 其 言 ,观 其 行 ,知 其 非 所 以 (4)沽 名 钓 誉 矣 。与 之 相 伯 仲 者 ,信 陵赣榆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学案 主备人: 陈家博 审核人: 日期:5君 也 ,其 于 众 人 广 坐 之 中 ,不 宜 有 所 (5)过 之 时 ,前 访 朱 亥 ,其 度 岂 常 人 哉 ? 此 二 人 皆 所

10、(6)以 教 人向 上 者 也 。3、判断“为”在文段中的意义“天行有常,不 为(1)尧存,不为(2)桀亡。 ”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 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4、判断“焉”在文段中的意义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 叹焉(5), 骄而 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 8),则必无颜世上矣。三、课堂练习

11、1、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促织 )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 (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 ) ( )2、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指南录后序 ) ( )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 (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 (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信陵君窃符救赵 )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 ( )3、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

12、传 ) (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 )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赣榆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学案 主备人: 陈家博 审核人: 日期: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过秦论 ) (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 (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 (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察今 ) ( )何辞为?(鸿门宴 ) ( )4、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 (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 (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 (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 )未知

13、生,焉知死?(论语 ) ( )5、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 (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 ( )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 (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 东 野 云 , 汝 殁 以 六 月 二 日 。 ( 祭 十 二 郎 文 )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 ( ) 谈 笑 以 死 (五人墓碑记 ) (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列传 ) (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 (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 (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 (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 (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 四、课后练习完成核按钮相应练习赣榆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学案 主备人: 陈家博 审核人: 日期: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