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刿论战课内阅读练习(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1)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4)小惠未偏,民弗从也(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7)忠之属也(8)可以一战2翻译下面的句子。(1)肉食者谋之,又何
2、间焉(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 和 。5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6曹刿说的“忠之属也”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7文字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语句是什么?8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9选文中表现出曹刿哪两个思想观点?10读了这段文字,曹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
3、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句中的划线词语。(1)公将鼓之(2)公将驰之2翻译下面的语句。(1)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4用原文语句回答。(1)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2)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5鲁庄公先要追击齐军,刿曰:“未可。”后来他又说:“可矣。”他认为“可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6第一段通过描写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和才能?7文中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性格?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1-2题答案略3写曹刿进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4(1)交代了交战的两个国家(2)交代了战争的性质:是齐国对鲁国的一场侵略战争5(1)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2)反衬曹刿的远见卓识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7曹刿请见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9(1)居高官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2)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10有爱国心和责任感(二)1-2答案略3第一段:叙述长勺之战的概况第二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4(1)彼竭我盈(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6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7急躁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