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大全19:文言文阅读练习.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88098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大全19:文言文阅读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大全19:文言文阅读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大全19:文言文阅读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大全19:文言文阅读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大全19:文言文阅读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2、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这里的“肉食者“主要是指_课文中的代表人物是_2. 他的“远谋“具体内容指的是_用我们的话说就是_3. “齐师伐我“的“我“指的是( )A 鲁国 B 鲁庄公 C 曹刿 D 乡人4.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又何间焉?“是说,你又何必参与呢? B “肉食者鄙“的“鄙“指目光短浅.C “弗敢加也“是说,不敢再增加D “战则请从“是说,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着去5. 第一段文字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 )A 受过恩惠的近臣们的勇敢精神 B 靠神灵的保佑C 鲁庄公自己的指挥才能,有勇有谋 D

3、为人民尽本职,取信于民6. 用“|“将第一段文字分为两层,正确的是( )A “乃入见.|问:“何以战?“ B 公将战.|曹刿请见C 请见.| 其乡人曰 D 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学优中考网 7. 第一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A 战则请从 B 曹刿请见 C 肉食者鄙 D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8. 对第一段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鲁国战前的准备,曹刿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讨论战争取胜的条件B 鲁庄公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 C 曹刿请见鲁庄公D 曹刿与鲁庄公密谋作战方案.9.下边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弗敢专也(专门) B、未能远谋(谋划)C、小惠未偏(恩惠) D、齐师伐我(讨伐)10.下边

4、加点字古今字意思一致的一项是A、战则请从 B、小大之狱 C、再而衰 D、肉食者鄙11.下边加点字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彼竭我盈 竭其庐之入 B、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公问其故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12.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13.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 B、颓然乎其间C、增其旧制 D、其如土石何1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何以战? 译:凭什么作战?B、可以一战。 译:可以打一仗。C、夫战,勇气也。 译:大丈夫作战, (是靠)

5、勇气的。D、牺牲玉帛。 译: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15.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16.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17.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交待鲁国战胜了齐国。(二)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

6、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 ”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 ”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

7、,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 ”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 ”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 ”赵奢曰:“请受令。 ”许历曰:“请就鈇质之诛。 ”赵奢曰:“胥后令邯郸。 ”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 ”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学优中考网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

8、列传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 候:即军候,负责侦察敌情的军士。B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 间:间谍。C乃卷甲而趋之 趋:追赶。D胥后令邯郸 胥:通“须” ,等待。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 国弱则诸侯加兵赵奢纵兵击之 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A与相同,与不同 B与不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相同,与相同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 B有以军事谏者死C秦军鼓噪勒兵 D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

9、组是: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王乃令赵奢将 君安得有此富乎艨艟斗舰乃以千数 君安与项伯有故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会轻视天下人吗?B道远险狭,难救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救援C赵奢善食而遣之赵奢用好的饭食款待他,然后把他送回去D请就鈇质之诛请让我接受死刑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奢杀了平原君的手下,而平原君丝毫不计较,还把他推荐给赵王并委以重任,反映了平原君任人唯贤的宽广胸襟。B赵奢能力排众议,主张出兵解阏与之围,并阐述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

10、C赵奢在距离邯郸三十里的地方停留二十八日而不进军,目的是麻痹秦军,以出奇制胜。D赵奢接受了军士许历的建议,集中优势兵力,占据有利地形,因而一举打败秦军,解了阏与之围。(三)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11、。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彀者:善于射箭的人。襜褴:部族名,在代地北面。东胡:部族名,在匈奴之东,故称“东胡” ,是后世乌桓、鲜卑族的祖先。林胡:部族名,在今山西朔县以北至内蒙古境内。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12、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击数牛飨士 飨:用酒食招待B赵王让李牧 让:责备C以数千人委之 委:抛弃学优中考网 D李牧多为奇陈 陈:陈列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赵之北边良将也 出战,数不利匈奴小入,详北不胜 以数千人委之A与不同,与也不同 B与相同,与也相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相同,与不同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其后十余岁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其皆出于此乎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 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好学而不勤问 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防地内的

13、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B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保卫国土C牧杜门不出,固称疾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D大纵畜牧,人民满野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满山遍野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牧“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 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 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 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A B C D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牧长期驻守雁门关,他养精蓄锐,为后来打败匈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B李牧被免职后,一直卧病在家,直到赵王重新起用他,才勉强领命出征。C李牧被重新起用后,仍然坚

14、守不出,匈奴因此认为他胆怯。D李牧以小利引诱匈奴单于,然后出奇制胜,大败匈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其真

15、无马邪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执策而临之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策之不以其道 译句 。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句 。3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于是 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 之情。4文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一句强调了 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 (填相关成语),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 (填相关成语)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五)(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采,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子

16、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曰,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学优中考网 并日而食(1)。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子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2).今贼适疲于西,又务子东,兵法乘劳,此进趋(3)之时也。(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注释: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非计:不正确的计策。进趋:赶快进兵。1填空答问:这两段文字都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 “三国”除蜀国外,另两国是_与_;文中的“先帝”指 , “陛下”指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夙夜忧叹: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3.两

17、文都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分别找出有关句子: 甲文: 。乙文: 。4申、乙两段文字都紧扣“诸葛亮上出师表 ”这一中心,写出了哪两层意思?请分层概括回答: 。 。(六)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1)田,父怒,挞之,己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2)映长明灯(3)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4)若不见。安阳韩性(5)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6)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

18、自被(7)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释:(1)蹊:践踏。(2)策:通“册” 。(3)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4)恬:心神安适。(5)韩性:绍兴人,大学者。(6)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7)被:披。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依僧寺以居 无从致书以观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恃卫之臣不懈于内C. 暮归,亡其牛 其真无马耶D录为弟子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踏了他们的田地。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手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的灯光读书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

19、人待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3将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A.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译句:_B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译句:_4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答_ _。(七)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1)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释:漫

20、浪:随随便便。急:要紧。 1解释加点的词。可以有得: 其义自见: 学优中考网 自晓其文: 2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答) 。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_的重要,这是因为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 。(八)晋平公问子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秉烛(1)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2)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

21、,还不是后来的蜡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问于师旷: 安敢戏君乎:如日出之阳: 臣闻之: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句: 。3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 ,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答: 。4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答: (九)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 ”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

22、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 ,五六三十也, 童子六七人 ,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注释:动筒:人名。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着冠:成年。岂合:怎么能。 1解释下列加点词: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 达者七十二人: 经传无文: 博士无以对: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据何文,以知之? (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3、动筒的说法为什么引人大笑? 答:4请举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答: (十) (42%)【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

23、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解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乙】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马焉。苟(义为:假如)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学优中考网 1 【甲】段文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 的 ,他的文集称为 ,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下列

24、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人是( )A欧阳修 B曾巩 C范仲淹 D苏辙 (4%)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7%)(1)骈死( ) (2)食马者( ) (3)槽枥( ) ( )(4)冀北( ) (5)辄( ) (6)苟无良( )3 “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2%)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C以五十步笑百步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食之不能尽其材( )(3)伯乐虽善知马( ) (4)不为虚语( )5选出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A然后有千里马(这样以后) B马之千里者(助词,

25、无义)C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D其真无马耶?(其实)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 (2%)A虽有千里之能 虽鸡犬不得宁焉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C骈死于槽枥之间 至于负者歌于途D解之者曰 吾欲之南海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C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 D满坐寂然,无敢哗者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1)安能空其群邪?(2)策之不以其道(3)亲贤臣 (4)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5)见白书,乃钻火烛之(6)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A (1)

26、 (6) B (2) (5) C (3) (6) D (4) (5)9选出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2%)A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B鸣之而不解其意听马的鸣叫却不能明白它的意思C策之不以其道驾驭它却不能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它将和平常的马一样难以得10翻译: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11简答下列问题:(6%) (2001 宁波)(1) 【甲】文中,说“天下无马”的人寓指怎样的人?(2) 【甲】文表面上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作者在文中强调了 人才和 人才的重要性。(3) 【乙】文中,加点的“马群遂空”的含义是什么?12 【甲】文托物寓意,抨击当时

27、“食马者” “不知马”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从正面阐述应该怎么做。参照第二段,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这样的人才?(3%) (2001 广西)13 【甲】文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 ,应该用“?”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说明理由。 (4%) (2001 广西)(十一)(30%)学优中考网 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 c, ,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 b,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nng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

28、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hu 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14选文出自 ,作者是 ,文集是 (3%)15给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4%)(1)乡邻之生日 c( ) (2)饥渴而顿 b( )(3)nng 与吾祖居( ) (4)hu 突乎南北( )16为下面两个字写出拼音:死者相藉( ) 悍吏( ) (2%)

29、17文中划线处应该填上 , 。 (2%)18 (1)依据选文,把下面选项按对比的内容两两组合,将它们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而吾以捕蛇独存 B吾乡邻之旦旦有是 C虽鸡狗不得宁D非死则徙尔 E弛然而卧 F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 ) ( ) ( ) (3%)(2)以上三组对比是围绕选文的哪一句话展开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 (2%)19解释加点的字词:(1)谨( )食之,时而献焉 (2) 以尽吾齿( )(3)则熙熙( )而乐 (4)今虽( )死乎此20下面加点字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 ) (4%)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其真无马耶B又安敢毒耶 若毒之乎C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进亦忧,退亦忧D向吾不

30、为斯役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21选出和“吾恂恂而起”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A人不知而不愠 B黑质而白章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面山而居22下列句子中的“之”和“则吾斯役之不幸”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A是以谓之“文”也 B四时之景不同C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D子将安之?23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A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B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C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D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24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A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矣。B “向吾不为斯

31、役,则久已病矣”引出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 。极言赋敛之毒。C后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D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献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的所有的东西”的意思是:(献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的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25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 (不超过 10 个字) (4%)(十二)滥竿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浩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1、南郭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要“请为

32、王吹竽”?答: 2、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优中考网 答: 3、齐泯王听吹竿,喜欢一个一个独奏,南郭处士为什么要逃走?答: 4、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答: (十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6 分)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子贡 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 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 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选自冯梦龙著智囊)注释府:指国库。子贡:

33、孔子的学生。赐:子贡的名。子路:孔子的学生。1. (1)文中写子贡做了什么事?孔子对他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孔子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答: (2)文中第段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2 分)子 路 拯 溺 者 其 人 拜 之 以 牛 子 路 受 之 孔 子 喜 曰 鲁 人 必 多 拯 溺 者 矣 。2根据要求写一段话。要求:(1)以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作为内容,其中人物要涉及 3 个或 3 个以上。(2)用上总分(或“分总” )结构和排比手法。(4 分)(十四)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4 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34、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4 分)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35、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2 分)A. 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 “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B. 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C.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3. 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3 分)相命肆 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 王税。荒路暧 交通,鸡犬互鸣吠。俎 豆 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

36、行歌,斑白欢游诣。【注释】肆:尽力。 靡(m):没有。 暧( ):隐蔽。 俎(z):古代祭i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A. 前面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B. 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学优中考网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C. 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D.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

37、时人民的美好愿望。(十五)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2 分)A. “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 “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B. “彼竭我盈”中, “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 “

38、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C. 选文第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D. 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仅仅 8 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2. 参考“示例” ,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3 分)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1)既克(2)夫大国,难测也(3)望其旗靡(十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6 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

39、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 分)吴广素爱人 。 尉果笞广 。广故数言欲亡 。 陈胜佐之 。2、 “以激怒其众”中“以”字和下列句子中哪一项的“以”字意思相同?(2 分) (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D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翻译“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 。(十七)课外阅读。请借助注释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2 题。 (4 分)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

40、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注释:管仲、隰(x )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不难:不惜,不耻。1、 “乃掘之”中的“乃”与下文哪句中的“乃”字意思相同?(2 分) ( )A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学优中考网 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 老马之智可用也。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B 蚁冬居山之阳,

41、夏居山之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C 蚁壤一寸而仞有水。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D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不耻向老马、老蚁学习。(十八)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12 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迹。公将弛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 ,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选文节选自课

42、文 ,它记述了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 (2 分)(2)找出选文第一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 分)改 改 (3)在选文中的空白处写出原句。 (2 分)(4)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鼓 靡 (5)把句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6)概括选文第二段的大意。(2 分)(十九) . 阅读下面选自公输中的文段,完成文后各题。(15 分)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3 分) 子墨子解带为城。 子:_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_ 在宋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