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精编:事理探究篇.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85792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精编:事理探究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精编:事理探究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精编:事理探究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精编:事理探究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精编:事理探究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 年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精编【事理探究篇】恶圆唐元结元子 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 ,不圆 为卿 ,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元子召季川 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 ,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选自唐文粹,有删

2、改)【注释】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圆:圆滑。 卿:公卿,泛指高官。 季川:元结的堂弟。预:参与。【2012 年湖北省武汉市】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有戏儿之器 闻:听说 B.及见之 及:等到C.趋焚之 趋:追逐 D.长必好之 好:喜欢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悦婴儿A.何以战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皆以美于徐公 D.以光先帝遗德3.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B.“恶圆之士”认

3、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4.请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12(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5.【补充】(1)“宁方为皂,不圆为卿”一句中的“皂”,指代的是 。(2)从全文看,文题“恶圆”包含了两层含义: ; 恶圆1.C2.D3.C4.(1)我怎么知道次山你将来不会说圆滑的话、做圆滑的事,一辈子都圆滑呢?(2)公植大概会拿起矛戟杀我吧!5. (1) 卑贱的地位、身份。(2)厌恶与圆滑逢

4、迎之人为友;厌恶圆滑世故的处世之道。恶圆译文:元子家里有位乳母,制作了一个圆转玩具来引逗婴儿高兴,婴儿很喜欢。母亲就让乳母召集一些幼童陪伴婴儿一同玩乐。朋友公植,听说有取乐婴儿的玩具,便请求看看;等看到圆转玩具,就急忙把它烧了,并责怪元子说:“我听说古代有个憎恶圆的读书人唱道:宁可正直沦为奴隶,不能圆滑谋求显荣。更严重的,有人终生不仰望天空,说:我厌恶天是圆的。有人告诉他天是空阔无边的,人不能看到尽头,远远望去天幕四面垂落,因此说天是圆的,其实天并不圆啊。他回答说:天即使不圆,但被人称作圆的,我也讨厌。次山你怎么能随意制作圆转玩具,听任用它取乐婴儿,使婴儿从小就喜欢圆,长大必定爱好圆。教婴儿学

5、圆,已陷入不义;亲自玩圆,又丧失了正直的品德。唉、唉,次山啊!回家喜欢婴儿玩圆,出外一定喜欢小人趋奉圆滑。我怎能知道次山你以后不是说话圆滑、行事圆滑、动也圆滑、静也圆滑地度过一生呢?我哪能做次山的朋友啊!”元子召唤季川对他说:由于我让婴儿耍戏圆转玩具,公植尚且这样骂我和我绝交;唉!我与你如果圆滑应付事物,圆滑迎合时俗,不圆滑的事不参与,不圆滑的事不去做,公植大概会拿起矛戟杀我吧!(2012云南昭通)食喻国朝尚书刘南垣公 ,告老家居。有直指使 者,以饮食苛求属吏 ,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 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

6、?”直指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 责人。【注释】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直指使:官职名。属吏:部下。款:款待。箸:筷子。飧(s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2012 年云南省昭通市】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俟其来款之( )(2)无人治具( )(3)自朝过午( )(4)直指谕其训( )2.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南垣公曾在朝

7、中担任尚书,后告老还乡,当他听说自己的一个学生做官以后常因饭菜不合口味而责难部下时,他就出面开导,让其知错而改。B.直指使食甘餍肥、挑剔饮食是因为他没有挨过饿,刘南垣公让他饿了一个上午,才拿出粗食给他吃,他照样吃得很香甜。C.本文人物描写非常精彩,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寥寥几笔就将刘南垣公的老成持重、直指使的年少轻狂刻画得栩栩如生。D.这篇文章启示我们,从来没有吃过苦的年轻人,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艰苦的环境里锻炼,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114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译文: (2)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译文: 4.请用

8、简洁的语言说说刘麟教育学生的过程及结果,并对他的教育方法进行评价。过程: 结果: 评价: 食喻1.(1)等。(2)下厨张罗(或做饭)。(3)早晨。(4)明白、悟出。2. C3.(1)对饮食特别讲究,百般挑剔,常因菜饭不合味责骂部下,郡县长官接待他都感到担忧。(2)饥饿时饭菜易做易食,饱时饭菜难做难吃,美味也不易下咽啊。这是所处不同才这样的啊!4.过程:诚恳挽留直指使吃一顿饭,故意拖延时间,让直指使感到非常饥饿时,用粗粝的饭食招待他。当他吃饱后对着丰盛的美食再也无法下咽时,不失时机地开导他。结果:直指使明白老师这样做的良苦用心,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后来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部下了。评价示例:刘麟的

9、教育方法非常独特,他巧妙地让学生亲身经历先挨饿再饱食的过程,自己悟出错误,然后虚心改过。这种方法比严厉批评或直接指出错误更容易让人接受。附译文:刘南垣公是国朝尚书,告老还乡。有一个直指使(官名),在饮食方面苛求下属官吏,郡县都感到害怕。公说:“这是我门下的学生,我应当开导他让他知道。”等到他来了,款待他,说:“我将要开饭了,恐怕防碍了你的公务,特地留你下来吃一顿饭。但是我的妻子她去了别的地方,没有人烧菜,家常便饭能够吃吗?”直指使因为这是老师的命令,不敢推辞。从早上到中午,饭还没有出来,直指使感到很饥饿。等到饭上来后,只有米饭,豆腐一碗而已。他各吃了三小碗,直指使觉得很饱。过了一会儿,佳肴美酒

10、,都摆满在了他的面前,他都吃不下了。公强求要他吃,他说:“我已经饱了,不能吃了。”公笑着说:“可以知道饮食本来没有精粗,饿的时候容易吃饭,饱的时候难以吃东西,是时势所导致成这样的罢了。”直指使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不敢因为饮食责怪别人了。义犬潞(l)安 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 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pi)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 tu) ,金亡其半,涔涔( cn)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q) ,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

11、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zhng)云。(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注释】潞安:县名。郡关:州府。橐(tu):钱袋。冲衢:交通要道。【2012 年浙江省嘉兴市】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既走,则又从之( )(2)犬始奔去( )(3)返客疾驰( )(4)金亡其半(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义犬1.(1)已经。(2)离开。(3)快速。(4)丢失。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

12、(意对即可)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答出两点即可)义犬翻译 :山西潞安有个人,他的父亲遭人陷害被关进监狱,快要死去。为了救父,他搜集家中所有的积蓄,一共有一百两银子,准备到郡府里游说,打通关节。他骑着骡子/ 116急匆匆地出了门,这时,他家里养的一只黑狗跟着他。忐忑不安的他连忙喝斥狗,要它回家,但他一走,狗又跟上来了,用鞭子驱逐它也不回去。狗跟随他走了几十里路,他下了骡子,快步走到路旁解溲(su),解完后扔石头打狗,狗这才跑走。他看狗已经走远,才又骑骡飞奔,到郡府时天色已晚。他一摸腰里的袋子,发现银子丢失了一半。他急得

13、像掉了魂似的,辗转反侧了一整夜。忽然,他想到狗叫一定有原因。等到开关出城,仔细地查看来时的道路,又暗自想这条路是南北的交通要道,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子哪里还有存在的可能呢?他犹犹豫豫地走到下骡子的地方,见黑狗死在了草丛里。他提起狗耳一看,发现那包银子就在狗的身子下面。到这时,他才明白狗咬骡子的缘故。他很为它的义气所感动,便买口棺材葬了它。人们说这是义犬的坟墓。哀溺文永 之氓 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

14、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 之溺大氓 者乎?【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氓:民,百姓。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大货:非常多的财物。大氓:有钱有势的人。【2012 年山东省泰安市】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永之氓咸善游( ) (2)中济,船破,皆游( )(3)有顷,益怠( ) (4)又摇其首。遂溺死(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2)何不去之!(3)汝愚之甚,蔽之甚!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哀溺文1.(1)咸:都。(2)济:渡,渡河。(3

15、)怠:疲惫。(4)遂:于是,就。2.(1)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2)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3.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哀溺文译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

16、,蒙味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 2012 年内蒙古包头市(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1 题。妇人夫饰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表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2012 年内蒙古包头市】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7、语。(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2)公使吏禁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公何以不使内勿服?译文: (2)逾月,而国莫之服。译文: / 1183.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用今天的熟语怎样表述? 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4.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妇人夫饰1.(1)喜欢。(2)代词,代女扮男装的行为。2.(1)君主您为什么不让宫中的人不要女扮男装呢?(2)过了一个月,齐国都城里再没有人(或女子)穿着这种服装了。3.比喻。挂羊头买狗肉。4.上行则下效;要想纠正某种不正之风,上级的以身作则比法律制止更有效。妇人夫饰译文: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

18、全都穿男人服装。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为什么啊?”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灵公说:“好。”令宫内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小人无朋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为理也

19、。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 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 ,则反相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选自 朋党论)【注释】党引:结成私党,互相拉拢;交疏:交情疏远;保:关心爱护。【2012 年四川省眉山市】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2.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小人无朋”的原因,至少说两点。小人无朋1.译文:(他们)所坚守的是道

20、义,所实行的是忠诚和守信,所爱惜的是名声和气节。2.(1)追求功名利禄(权势、私利、金钱);(2)相互勾心斗角;(3)见利忘义;(4)遇到利害冲突反目成仇。小人无朋译文:大体说来,君子与君子,是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以暂时利益一致结成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呵。然而臣又认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小人所喜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货财。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而为朋党,这种朋党是虚伪的。等到他们见利而各自争先,或者到了无利可图而交情日益疏远的时候,却反而互相残害,即使对其兄弟亲戚也顾不得。所以臣认为小人无朋党,他们暂时为朋党,是虚伪的。君子就不是这样。

21、他们所依据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誉和节操。用它们来修养品德,则彼此目标相同又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用它们来效力国家,则能够和衷共济,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 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 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 “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

22、不见 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 1110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选自刘熙载寤崖子)【注释】病:困苦。忮(zh):嫉妒。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2012 年浙江省丽水市】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我至子所( )(2)不乐依人焉( )(3)燕不喻而去(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鸥于海渚遇巷燕 贤于材人远矣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安陵君其许寡人3.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海鸥与巷燕1.(1)处所。(2)依

23、附,依靠。(3)知道,明白。2.B 3.示例一: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示例二: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大意写出即可) 治国犹栽树唐太 宗 谓 侍 臣 曰 : “往 昔 初 平 京 师 , 宫 中 美 女 珍 玩 , 无 院 不 满 。 炀 帝 意 犹 不 足 , 征 求不 已 , 兼 东 征 西 讨 , 穷 兵 黩 武 , 百 姓 不 堪 , 遂 致 灭 亡 , 此 皆 朕 所 目 见 。 故 夙 夜 孜 孜 , 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 ,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

24、观政要 )【注释】侍臣:周围的大臣。京 师 : 京 城 。 此 指 隋 朝 京 城 大 兴 (今 陕 西 西 安 市 )。 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n):丰收。【2012 年湖南省株洲市】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征求不已( ) (2)惟欲清净( ) 2.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治国犹栽树1.(1)停止。(2)只。2.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3.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治国犹栽树译文:唐太宗对左右亲近的大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是美女和珍奇玩物。隋炀帝仍旧不满足,不停地搜刮民脂民膏。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