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Breeding of landscape plants,彭 少 兵 2011.2,绪论,一、研究对象 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的种及品种 园林植物的观赏性状 园林植物的变异现象,园林植物(landscape plants)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以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园林植物育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各类园林植物进行改良并培育出符合园林建设需求的植物品种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园林植物的种类,园林植物的种类,木本和草本 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 水生植物、陆地湿生植物、旱生植物 露地观赏植物、室内观赏植物 栽培观赏、鲜切花装饰观赏,园植物的种及品种,种(分类学的基
2、本单位)品种(经济学单位)良种(繁育和应用材料),园林植物育种学的任务是培育新的、优良的园林植物品种。 植物品种是经人类选择和培育创造的,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性状相对整齐一致的栽培植物群体。 品种不是一个分类学的概念,是一个经济学和栽培学上的概念。 品种具有三个特征: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还有地区性、时间性、民族性。 价值:绿化美化作用,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品种是一个群体的概念,园林植物中,凡是由一个个体的枝、芽、鳞茎等营养器官经无性繁殖而形成的所有植株叫做无性系或营养系。用于繁殖成无性系的原始植株叫无性系原株。,二 观赏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尽快丰富观赏植物
3、类别 改良现有品种 加快良种繁育,三 观赏植物的育种目标,观赏性状,树形 枝干 叶(叶形、叶色) 花(花型、花色、花径) 果,生物学性状 展叶期、绿色持久期 开花期、开花期持久性 抗逆性(寒、旱、盐碱、病虫) 耐修剪,生态习性,水生、湿生、旱生 抗旱、抗寒、耐高温 喜光、耐阴 盐碱地植物、酸性土植物,现代观赏植物育种的目标,花大色艳 花型丰满 抗逆性强 以栽培管理 适宜周年生产 便于应用,育种工作者的育种目标,现代社会文化主流和流行趋势 花文化内涵 引导消费 创出新意,三 育种程序,育种目标的制定 种质资源的掌握 育种技术的使用和优新品种选育 优良品种的繁殖栽培技术 优新品种的包装和推广,4.
4、 现代花卉企业中的育种技术,育种目标的确定,种质资源的研究,育种技术的研究,品种试验,良种繁育,品种登录和品种保护,产业化生产,花卉市场,育种学 改良植物性状的技术,基本途径 引种 选种 育种,3. 育种技术常规技术:非常规技术:,引种技术 选择技术 杂交技术,诱变育种技术 细胞及组织培养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良种繁育学 扩大优良品种数量的技术,常规技术 非常规技术,(一)古代园林植物育种的经验和成果 引种 :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8)开始引种; 实生苗育种:月季、蜡梅在北宋(公元960年1-127)退 土肥水管理;嫁接;压条 (二)现代园林植物育种学的进展 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多
5、倍体育种、生物技、引种驯化等方面。,四、我国园林植物育种的概况,(二)我国花卉生产现状 1. 种质资源丰富,没有充分利用; 2. 育种技术全面,技术不配套; 3. 品种培育不足, 栽培技术跟不上; 4. 缺少品种保护制度; 5. 品种应用和推广。,我国每年要花费大量外汇购买国外的优良品种,我国是世界园林之母,美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具有完整的育种系统,重点花卉的育种系统,育种系统育种系统是培育优良品种的技术体系,是品种培育的基础。其中包括:种质资源特性的完整资料;引种驯化过程中性状表现的详细记录;杂交过程中亲本选配及子代表现的技术资料;各种近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栽培养护及繁育推广的技术措施。,要
6、想改变我国这种落后现状,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结合引进优良品种,建立重点花卉的育种系统;引进高新技术,开展基因资源及转基因技术研究。,(三)国内外园林植物育种工作发展近况 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研究 突出抗性育种和适应商品生产的育种目标 广泛利用杂种优势 促进育种和良种繁育的种苗业规模化、产业化。 探索育种新途径、新技术 拓展传统名花的育种方向。,改革名花走新路 改造洋花为中华 选拔野花进花园 花卉王国靠共建,四、学习和应用,基础知识 应用知识 实践,教材及参考资料,园林植物育种学 戴思兰 主编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 程金水 主编 园艺植物育种学 - 景世西 编著 园艺植物育种学 曹家树 申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