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大经济 期末打印.doc

上传人:dcjskn 文档编号:4476910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经济 期末打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大经济 期末打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大经济 期末打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大经济 期末打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大经济 期末打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要点一、题型名词解释(4 分6=24 分) ;判断改错题( 3 分6=18 分,对的不需要改正,错的题目将错误的地方划线标示出来,并加以改正) ;论述题(13 分2=26 分) ;案例分析题(16 分2=32 分)二、名词解释1、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2、生产者者物价指数: 3、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4

2、、基尼系数 5、公开市场活动: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有价债券国库券和债券。当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活动时,它是与银行或企业进行交易,但不与政府进行交易。 6、消费者信心指数 :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7、中央银行 8、生产可能性边界 :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9、跨市套利 :是指在某个市场买入(或者卖出)某一交割月份的某种商品合

3、约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上卖出(或者买入)同种商品相应的合约,以期利用两个市场的价差变动来获利10、跨期套利:是指同一会员或投资者以赚取差价为目的,在同一期货品种的不同合约月份建立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交易部位,并以对冲或交割方式结束交易的一种操作方式。 11、跨商品套利:是指利用两种不同的、但是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期货价格的差异进行套利,即买进(卖出)某一交割月份某一商品的期货合约,而同时卖出(买入)另一种相同交割月份、另一关联商品的期货合约12、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

4、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13、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14、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15、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16、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17、

5、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18、逆向选择:所谓“逆向选择” 应该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19、寡头 :是指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 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具有厂商数量少,厂商相互依存,价格稳定,厂商进出不易的特征。20、机会成本 21、贸易逆差 22、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

6、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23、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24、价格歧视 :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25、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26、贸易顺差 27、热钱:是只为追求高回报而在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而且进出之间往往容易诱发市场乃至金融动荡28、狭义的经济一体化 29、国民生产总值:。

7、 30、广义的经济一体化 31、木桶原理: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32、负利率 :是指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存款利率。这种情形下,如果只把钱存在银行里,会发现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33、国内生产总值 34、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35、横向兼并:横向兼并又称水平兼并

8、,企业与被兼并企业产品之间的关系。横向兼并是指生产或经营同一、相似产品的企业间的兼并。36、纵向兼并 :纵向兼并指在生产工艺或经销上有前后关联关系、买卖关系的企业间的兼并。兼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经济协作效益。37、替代效应 :一种商品的 名义价格 (nominal price)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 发生两种影响:一种是因该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称为替代效应(38、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39、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

9、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补偿的成本。40、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资料不同。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存在。41、破窗效应 42、次级按揭贷款 :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43、公共物品 :在使用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44、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45、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三、论述题

10、1、试述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及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书 2752、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有哪些?书 245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通货紧缩 :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措施打印稿 20 页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如果总收益大

11、于总成本,就会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利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正常利润包括在总成本中,这里讲的利润是指超额利润。如果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厂商不亏不赚,只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总收益小于总成本,厂商便要发生亏损。4、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打印稿 19 页5、试述外部性的概念,并说明外部性问题的解决办法。外部性指的是个体的经济活动或行为给社会上其他成员造成影响而又不承担这些影响所带来的成本或利益。解决办法-书 261 页6、什么是帕累托最优?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三个隐含前提是什么?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

12、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前提书 136 页7、试述公开市场业务的定义及其优缺点。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公开市场业务作为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优点在于:(1)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2)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灵活性。中央银行可以用它进行经常的、连续的、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迅速调转方向的操作都是完全可行的;(3)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公开市场业务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1)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

13、融市场,特别是发达的国债市场;(2)公开市场业务需要通过政府债券市场的作用,将政策效力传递到全国的商业银行。如果没有形成一个同政府债券市场相连的、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效力就会受到影响。8、什么是公共物品?试述公共物品的存在如何引起市场失灵?书 260-2619、什么叫二八定律?请列出你在生活、商界和生产中所发现的这种现象(五种)!并说明这种现象给你的启示!书 11 页10、什么是存款准备金制度?它的优缺点有哪些?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具有明

14、显的优点:(1)作用速度快而有力;(2)作用呈中性,即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对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产生相同的影响;(3)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4)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监管金融机构的能力,可以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存款准备金制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1)作用效果过于猛烈。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就会造成法定准备金的较大波动,对经济造成强烈影响;(2)准备金比率的频繁变动会给银行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因而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3)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的制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

15、比率容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难。11、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中国从 2005 年汇改至今汇率升值大约多少?1.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它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从外汇市场的交易来看,国际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构成外汇交易的基础,因此它们也决定了汇率的基本走势.2.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长期,主要而又有规律性的因素.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从根本上说是根据其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关系来决定的(1)商品劳务贸易机制 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该国出口商品劳务的国内成本提高,必然提高其商品,劳务的国际价格,从而削弱了该国商品

16、,劳务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影响出口和外汇收入.相反,在进口方面,假设汇率不发生变化,通货膨胀会使进口商品的利润增加,刺激进口和外汇支出的增加,从而不利于该国经常项目状况. (2)国际资本流动渠道 一国发生通货膨胀,必然使该国实际利息率(即名义利息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降低,这样,用该国货币所表示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下降,导致各国投资者把资本移向国外,不利于该国的资本项目状况. (3)心理预期渠道 一国持续发生通货膨胀,会影响市场上对汇率走势的预期心理,继而有可能产生外汇市场参加者有汇惜售,待价而沽,无汇抢购的现象,进而对外汇汇率产生影响.据估计,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往往需要经历半年以上的时间

17、才显现出来,然而其延续时间却较长,一般在几年以上. 3.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4.利率差异 利率高低,会影响一国金融资产的吸引力.一国利率的上升,会使该国的金融资产对本国和外国的投资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资本内流,汇率升值.当然这里也要考虑一国利率与别国利率的相对差异, 5.财政收支状况 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常常也被作为该国货币汇率预测的主要指标,当一国出现财政赤字,其货币汇率是升还是降主要取决于该国政府所选择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措施.6.外汇储备的高低 一国中央银行所持有外汇储备充足与否反映了该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稳定的能力大小,因而外汇储备的高低对该国货币稳定起主要作用. 汇改重启后,由于美

18、元贬值幅度高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从 7 月份开始连续四个月走贬,最后两个月止跌回升,全年累计升值 1.8,2005 年汇改以来累计升值 12.7。由于下半年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走高,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高于名义有效汇率,全年累计升值 4.7,2005 年汇改以来累计升值 21.0%。12、什么是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有哪些?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征 1.厂商极少。市场上的厂商只有一个以上的少

19、数几个(当厂商为两个时,叫双头垄断) ,每个厂商在市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产品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2.相互依存。任一厂商进行决策时,必须把竞争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3.产品同质或异质。产品没有差别,彼此依存的程度很高,叫纯粹寡头,存在于钢铁、尼龙、水泥等产业;产品有差别,彼此依存关系较低,叫差别寡头,存在于汽车、重型机械、石油产品、电气用具、香烟等产业。4.进出不易。其他厂商进入相当困难,甚至极其困难。因为不仅在规模、资金、信誉、市场、原料、专利等方面,其他厂商难以与原有厂商匹敌,而且由于原有厂商相互依存,休戚相关,其他厂商不

20、仅难以进入,也难以退出。 四、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目是给学生一段文字性的案例,学生根据案例的内容分析案例体现的是什么经济学原理,然后展开分析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的联系等。案例分析注意以下考点:1、奥卡姆剃刀定律书 91 页,打印稿 11 页2、负利率 -书 76 页,打印稿所谓的负利率是指的是在某些经济情况下,存款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于同期 CPI 的上涨幅度。这时居民的银行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力逐渐降低,看起来就好像在“缩水”一样,故被形象的称为负利率。在负利率的条件下,相对于储蓄,居民更愿意把自己拥有的财产通过各种其他理财渠道进行保值和增值,例如购买股票、基金、外汇、黄金等。

21、所谓负利率,即物价指数(CPI)快速攀升,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存银行的利率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率就成了负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负利率=银行利率 -通货膨胀率(就是经常听到的 CPI 指数) 。 如果银行利率不能高过通货膨胀率那么就这意味着:存款者财富缩水,中国进入“负利率时代”。 3、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 -书 196,打印稿 18 4、机会成本-书 94,打印 11 页 5、恩格尔系数 书 9 页6、庞氏骗局 -书 150,打印 157、内卷化效应 -书 100,打印 11 8、长尾理论-书 270,打印 219、外部性 -书 260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思路-让外部性内部化

22、(internalize the externalities),即通过制度安排经济主体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转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是技术上的外部性转为金钱上的外部性,在某种程度上强制实现原来并不存在的货币转让。典型的办法有:1 .征 税 与 补 贴 。 任何一种经 济活动都会对外部产生影响,比如说,汽车运输必然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而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就会形成改善环境的结果。这就是经济的外部性。如果说前者是“负外部性”的话,后者就应该被称作是“正外部性”。外部性扭曲了市场主体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会导致市场无效率甚至失灵,而负外部性如果不能够得到遏制,经济发展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将持续恶化

23、,最终将使经济失去发展的条件。所 以 , 可 以 对 负 的 外 部 性征 收 税 费 , 对 正 的 外 部 性 给 予 补 贴 。 征 税 可 以 抑 制 产 生 负 的 外 部 性 的 经 济 活 动 ; 补 贴 可 以 激 励 产 生 正的 外 部 性 的 经 济 活 动 。 这 种 用 于 消 除 负 外 部 性 的 税 收 被 称 作 庇 古 税 (Pigovian tax). 2.科 斯 定 理 。3.企 业 合 并10、沉没成本-书 121,打印 1311、价格歧视 书 159, 打印 16 页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

24、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 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叫二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不如一级价格歧视那么严重 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叫三级价格歧视.12、规模报酬分析-书 129,打印 13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25、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例如 ,假设一座月产量化肥 10 万吨的工厂所使用的资本为 10 个单位 ,劳动为 5 个单位 .现在将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一倍 ,即使用 20 个单位的资本 ,10 个单位的劳动 ,由于这种生产规模的变化所带来的收益变化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形 : (1)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即产量为 20 万吨以上 ,这种情形叫做规模收益递增 . (2)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即产量为小于 20 万吨 ,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递减 .3)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即产量为 20 万吨 ,这种情形

26、称为规模收益不变 .一、规模报酬递增及其原因规模报酬递增主要源于四个方面:1、 劳动分工使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2、 资源的集约化使用。同时集中使用数量较多且性能相似的机器设备,可以使厂商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如因故障停工的概率降低,相同工种的劳动力集中在一起使统一的培训的成本降低等等3、 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不可分性意味着某些生产要素只有在一定的限度和范围内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较大的生产者比之小规模的生产者能更有效地利用这些生产要素4、 大规模厂商的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生产规模大的厂商往往在原材料采购、分销渠道、产品运输等方面有着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原材料,建立分销渠道能力较强,单位分销成本也较低。二、规模报酬递减及其原因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特征是当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同时增加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要素的变化比例。造成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生产要素可得性的限制。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由于地理位置、原材料供应、劳动力市场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可能会使厂商在生产中需要的要素投入不能得到满足。其二是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商在管理上效率会下降,如内部的监督控制机制、信息传递等,容易错过有利的决策时机,使生产效率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