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中考突围”语文专项集训(十六)说明文阅读(A 卷)一、阅读下文,完成 14 题。 (14 分)大地震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 500 万次,其中多数地震我们不能感知,但超强度的大地震则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2005 年 10 月 8 日,发生在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的大地震导致超过 7 万人丧生。地震学家都想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有人希望通过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美国科学家曾建议建立一个由 800 个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 200 个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以便更好地监测地壳的变化,但直到现在,准
2、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梦想。1993 年,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终于逮到了一条有关地震的“大鱼” ,于是警告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居民,几天之内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达 37。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们虚惊一场。1995 年,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 波罗克在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方面似乎取得了突破,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还成功预测了 2003 年 12 月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可是,接下来他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将发生地震的预测却没有成功。于是,人们对他的“小地震是大地震预兆”的理论提出了质疑。我国科学家尹祥础用 21 年时间创建了中国独特的“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理论。他认为,临近地震
3、的时候,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非常脆弱,就像一头负载已经达到极限的骆驼一样,这时候哪怕在骆驼的身上再加一根稻草,就可能把骆驼压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他于 2004 年 3 月曾预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未来 l 到 2 年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2005 年 10 月发生在南亚次大陆的大地震印证了他的预言。即使如此,尹祥础还是认为地震预测是一项科学难题,一旦发布的地震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可能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从理论上说,地震预测应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能够明确地指出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规模、震级等。照这一要求看,迄今为止地震预测技术仍未成熟。地震学家认为,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有以下
4、原因:其一,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很难验证研究者的思路、方法及观测结果。其二,地球具有“不可入性” ,仅仅用来自地球表面的观测资料来推断地下的物理过程是十分团难的。其三,如果承认地震是地壳内的一种临界现象,那么它具有不稳定性,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这就可能导致对地震发生时刻的预测的不确定。看来,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虽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人类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1.文中介绍的预测地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概括并列出。(4 分)2.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3.“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 500 万次”一句中的“大约
5、”为什么不能删去。 (3 分)4.地震预测非常困难,但那么多的地震学家仍然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请谈谈你对此的感想。 (4 分)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3 分)强热带风暴危害有多大热带气旋是一种低气压天气系统,通常形成于离赤道平均 5 纬度外的热带地区海面上,它是一个由云、风和雷暴组成的巨型的旋转系统。热带气旋可以被视为由地球的自转和引力支持的一个巨型的“热力发电机” ,它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冷却凝固时放出的潜热。国际气象界以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其强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8 级(10.817.1米秒)的被称为热带低压,中心附近风力 89 级(17.224.4 米秒)的被称为热带
6、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1011 级(24.532.6 米秒)的被称为强热带风暴,而中心附近风力 12 级以上(大于等于 32.7 米秒)的则被称为台风或飓风。要分析强热带风暴的形成原因,就要研究热带气旋形成的条件。首先是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这是热带气旋产生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这个洋面水温不低于 26.5 摄氏度,且暖水层必须有 60 米左右的厚度。之所以热带气旋主要在夏季后期发生,是因为海水温度在这个时候最高。通常 9 月是热带气旋最活跃的月份,5 月则是最不活跃的月份。而缅甸此次在 5 月发生强热带风暴,有专家认为,不排除全球变暖因素的影响。此外要有足够大的地
7、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所以热带气旋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 5 个纬度以上。在强热带气旋形成之前,预先还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在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涡旋内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而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 83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它促使热带气旋这部大机器运转。最后,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空气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从而增加能量。强热带风暴的风力足以损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特别是在建筑物没有被加固的地区,破坏更大。强热带风暴带来的
8、大风及气压造成的水面上升可以淹没沿海地区,这种风暴潮往往是热带气旋各种破坏之中夺去生命最多的。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强热于风暴灾害的影响,人们积极展开防灾减灾工作。首先是监测预报。由于热带气旋登陆后造成的危害最大,所以预报其登陆,就十分关键。通过卫星云图和气象雷达获取的图像和数据,能够预侧热带气旋的路径。不过,由于气象学界对影响热带气旋发展的因素仍未全面了解,预测难以做到万无一失。据称,此次影响缅甸的强热带风暴的运行路径就发生了异常,结果给缅甸来了个措手不及。还有就是要做好防范措施。例如船只回港进风,对房屋进行加固,必要时疏散人群等等。此外也有国家曾经尝试主动干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政府曾尝试
9、以碘化银使热带气旋螺旋云带的水分过度冷却的方式,人工减弱热带气旋。但是由于被人工减弱的风暴有太大的不确定性,有时会改变路径,并迅速恢复能量。 ,所以这项工作并没有普遍开展。更重要的是,作为大自然自我调节的一个工具,热带气旋能为干旱地区带来重要的降水。并且可维持全球热量和动能分布平衡,所以专家认为最大限度降低其破坏性的最好办法仍是顺其自然,做好防范。(选自 2008 年 5 月 9 日 环球时报有删改)5.第段中“热力发动机”是指 (2 分)6.第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效果?( 3 分)7.根据第段内容,填出形成热带气旋的条件。 (3 分)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 8.目前世界上主要从哪几个方
10、面预防热带风暴?( 3 分)9.下列各句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 分)A因为赤道上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所以很容易产生热带风暴。B缅甸今年 5 月份遭受了强热带风暴袭击,主要是由于全球变暖因素所致。C强热带风暴可以带动水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造成极大危害。D科学发达了,人类一定会彻底消灭热带风暴,使人类不再受到它的危害。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013 题。奥运火炬闪现科技之光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祥云”在中华世纪坛正式公布。美丽的祥云、火热的漆红、古朴的纸卷轴北京奥运会火炬有着完美的外表。在美丽的外表下, “祥云”跳动这一颗有力的心脏。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有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
11、的气候条件,大风、大雨都将对火炬的燃烧技术进行严峻的考验。为了给火炬提供可靠的燃烧系统,航天科工集团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为奥运圣火贡献了一颗可靠的“芯”。这颗心脏的燃烧系统包含燃烧器,稳压装置,燃气罐三部分。燃烧器采用了创新的双火焰方案,即预燃室加主燃。预燃室与主燃室分开的做法在奥运火炬的设计上尚属首次,这样的设计将以预燃室的火焰保证火炬不受大风的影响,而主燃室衍生出的火焰将使整支火炬的火苗熊熊燃烧,保证了火炬的视觉效果。这样,即便遇到大风天气,埋在火炬顶端下方的预燃室仍不受影响,保证火炬继续燃烧。与往届奥运火炬的混合燃料不同,北京奥运会火炬采用价
12、格低廉的丙烷作为燃料。丙烷燃烧只形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丙烷可以适应扛匕较宽的温度范围,即使在40时仍能产生 1 个以上饱和蒸气压,形成燃烧。丙烷产生的火焰零风速下高度 25 至 30厘米,呈亮黄色。这样,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扛匕较醒目,便于识别和电视转播、新闻拍摄等。北京奥运会火炬高 72 厘米,重 985 克,燃烧时间 15 分钟,能在每小时 65 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 50毫米雨量或6到 45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燃烧,在燃烧的稳定性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均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在工艺方面采用高品质薄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
13、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握之如与人手相握,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火炬,无论是设计还是选材,都闪现着科技之光。10.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4 分)11.火炬又火焰的设计有什么好处?(4 分)/ 8512.火炬“能在每小时 65 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 50 毫米雨量或6到 45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燃烧。 ”这句话采用什么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3 分)13.请给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作简要的点评。 (3 分)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状况。四、阅读下面的文章,请回答 1417 题。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经验。梦究竟是怎
14、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联的。佛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 “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 ,强调是生理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讷、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时,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 ;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
15、“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 ,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紧张恐惧、或兴奋行动、或悲戚哀伤的梦而已。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美谈。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 、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 ,似乎有点奇怪。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
16、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要有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从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导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都做过“科学的梦” 。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明白梦是怎么回事,也可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 ,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 (有删改)14.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
17、”?(4 分)15.第段中加点的“合情合理 ”应如何理解?(3 分)16.本文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3 分)17.文中列举了诗人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的梦” ,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 分)五、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题目。我国为什么洪灾频繁罗祖德洪涝灾害的发生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集中程度,我们称其为上界面;二是地表对过多的水的蓄、泄、堵的容量和能力大小,我们称之为下垫面或地生态。一旦暴雨骤降落或梅雨连连,降到地表的水超过了蓄水的容量和排水的能力,河、湖有没有足够高和坚固的堤坝保岸拦水,于是河湖横溢,导致洪水泛滥
18、。实际上,上界面(天)和下垫面(地)共同构成了洪涝灾害的成灾机制。即使暴雨倾盆,甚至是百年一遇,只要地面生态好,有足够的蓄、泄和防的能力,也往往可以化险为夷,有惊无险。相反,即使雨量不大,地生态不佳,蓄不下,泄不出,有无良好的堤坝防护,也会“阴沟里翻船” ,酿成灾难。地生态的优劣取决于人,人在这天地之间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灾害专家把灾害定为天、地、人这三大系统不协调的产物,或者说“天灾八九是人祸”是颇有哲理的。那么,近年来我国洪涝为什么如此频繁呢?洪涝灾害频繁,既有“天”即大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的因素。要说天,地球大气圈进入活跃期,大气环流异常、太阳黑子爆发、热带风暴频发等,够可构成持续的梅雨
19、或特大暴雨,这在目前人们还难以控制。要说人的因素,那是人不恰当地干预了自然,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至今还在吃 40 年前“开荒开到山顶上,插秧插道湖中央”造成的苦果。开荒开到山顶上,山成了濯濯童山。一有降雨,水土流失,一滴水也留不住,以太湖流域为例,其周边山地由于滥砍乱伐,不仅山地蓄水功能大减,还以每年 2 毫米的速度加剧了太湖和通向太湖的河/ 87川淤浅。与此同时,湖泊大量缩小或湮没,太湖流域累计围了 530 平方千米,其中太湖水面围掉了 100平方千米,太湖面积日益减少,蓄水量大减,至少减少 10 亿立方米。山林、湖泊蓄不了过多的水,大江大河和密如蛛网的小河小溪还是能把盛不下的水泄出去排
20、入大海的。问题是人们除了伐木开荒、围湖造田、连大江大河、小江小溪也不放过:在河流的河漫滩,乃至堂而皇之在河流拦河作坝,侵河成地。太湖原有泄水河道 300 条,现在只剩下 219 条,其中具有泄排水功能的仅 54 条。就连这些河道也大多泄水不畅。河流泄水不畅,稍有山洪爆发,水位即猛升,湖南的浏阳河,30 年一遇的径流,涨起了 50 年一遇的水位;广西西江流域 30 年一遇的径流,酿成百年一遇的高水位。除了地生态的因素之外,我们还得重视 20 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全球变化、温室效应对洪涝灾害的影响。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首先会造成台风明显北移。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的频度、强度大为增加,而由其引起
21、的风暴潮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能力。或是摧毁江湖海堤岸,或是携带海水越堤而过。90 年代以来,广东湛江、浙江温州就多次因台风、风暴潮酿成重灾。 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还会促使南北两极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引起全球海面上升,这就提高了河流的基准面,增加河流泄水入海的难度,加剧了内涝的产生。据专家预测,到 2030 年,全球气温上升之后,上海临近的东海海面将要上升 51 厘米,加上上海市地面还在持续沉降,那么上海的内涝也将是不可轻视的一个洪灾隐患。(选自好望角 ,有删改)18.本文属于 (类型)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2 分)19.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2 分)20.根据
22、文章“天灾八九是人祸”的观点,说说哪些“人祸”导致近年来我国洪灾频繁?( 3 分)“中考突围”语文专项集训(十六)1.A.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B.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C.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D.用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E.以“加卸载响应比”预测地震;F.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 2.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临近地震时,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脆弱的程度,给人以清晰准确的认识。 3.“约”字表推测,是“大约、大概”的意思;删去后全球每年地震就限定在“500 万次” ,太绝对了,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4.略(提示:可从科学精神、科
23、学探索、征服自然灾害等角度谈,要言之有理) 5.由云、风和雷暴组成的旋转系统 6.分类别、列数字、清晰具体地说明了热带气旋的种类 7.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 弱的热带涡旋的存在 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风向风速差别小 8.监侧预报 做好防范 主动干预 9.C 10.北京奥运火炬,无论是选材还是设计,都闪现着科技的光芒。 11.保证火炬的燃烧不受外界的影响;确保火炬的视觉效果。 12.列数字。通过列举具体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祥云”火炬的稳定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13.“可能”表揣测语气,说明火炬传递过程中面临的天气状况是不确定的,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因为做梦时右脑可不受
24、左脑干扰而独立自由地处理资讯。 15.指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的交互制约与补充作用,人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乎常态。 16.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启发人们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 17.共同之处:都是右脑在摆脱了左脑作用后,获得灵感和启示,有所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启示: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限制,勇于创新。 18.事理;逻辑顺序。 19.举例子,文中举了太湖流域的例子。列数字, “太湖原有泄水河道 300 条,现在只剩下 219 条,其中具有泄排水功能的仅 54 条” 。 20.人类不恰当地干预了自然,才导致这样的恶果。滥砍乱伐,水土大量流失,山地蓄水功能大减。围湖造田,侵河成地,湖泊河流面积日益缩减,蓄水量大减。拦河作坝,河流泄水不畅,泄洪能力锐减。人类活动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温上升,造成台风明显北移,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的频度、强度大为增加,破坏力越来越强;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还会促使南北两极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引起全球海面上升,这就提高了河流的基准面,增加河流泄水人海的难度,加剧了内涝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