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题号 一二(一) (二) (三) 三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4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 分)A溃退(ku) 锐不可当(dng) 雾霾(mi) 阻遏()B寒噤(jn) 创可贴(chung) 瓦砾(l) 绥靖(su)C腋窝(y) 荒谬(lio) 瞥见 (pi) 纳粹(n)D憧憬(chng) 殷红(yn) 歼灭(jin) 埋葬(m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 分)A劫掠 匍匐 脏物 吉人自有天像B阴惨 肃穆 共克时坚 铸剑为梨C遮掩 悠闲 响彻云宵 张皇失错D缭绕 晨曦 惊世骇俗 转弯抹角3下列句子中加点
2、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2 分)A面对旱情,全县人民上下团结一心 ,众志成城,形成了锐不可当的抗旱合力。B当企业和群众不需要或不希望我们出现时,要做到立刻离开,消失得荡然无存。C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她号啕大哭起来 ,把一叠画纸撕成碎片扔掉。 来源:gkstk.ComD抗日战争中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献身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 分)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 ,使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 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
3、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D蜿蜒的山路上一转弯,就看见一座巨大的白色 V 形石雕屹立在山坡上。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 分)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B小说一般有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三个要素,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C 芦花荡是我国现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 ,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 来源:学优高考网D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本单元我们还学了他写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
4、尉的信 。6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请你填出下列各句。(4 分)(1)长歌行中体现珍惜青春的句子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7对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 分)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 ,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 ,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
5、,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 ,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8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举行“别样的春节”语文专题活动 ,如果你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8 分)(1)【新闻纵览】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新闻。 (2 分)春节期间,微信抢红包风靡。据统计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初八,有超过 800 万用户参与了抢红包活动,超过 4000 万个红包被领取,很多人为了抢红包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场突如其来的抢红包风潮,让微信支付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取了大量用户
6、,对支付宝形成了强势冲击,连马云都形容抢红包是微信对支付宝发起的“珍珠港偷袭” 。示例:微信抢红包春节期间风靡。(2)【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2 分)材料一:北京某都市报对居住在北京的人士进行随机调查,在接受调查的 115 位受访者中,有七成人表示今年整个春节期间未购买烟花爆竹。调查结果显示,今年购买烟花爆竹的受访者仅有 30 人,占总数的 26.09%。在浙江丽水龙 泉剑池街道龙山苑小区, “春节期间不放烟花爆竹”的倡议得到所有居民的响应,取而代之的是用红灯笼、彩旗、LED 灯来营造节日氛围。材料二:今年,模仿爆竹声光电效果的电子鞭炮成为市场的新宠。上海居民王芬
7、去年春节前购买了电子鞭炮过大年,今年她将这串电子鞭炮重复利用。她说:“电子鞭炮既安全又环保,还能挂在门边做装饰,一举三得。 ”“淘宝指数”显示,1 月 27 日至 2 月 2 日,“电子鞭炮”的搜索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401.9%,成交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1.0%。示例: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春节期间大多数人未购买烟花爆竹;电子鞭炮成为市场新宠。(3)【羊年送福】春节,拜年是传统习俗。王梅同学大年初一去给大家拜年。请你根据拜年对象,为她设计祝福语,其中必须含有“羊”字。(或与 “羊”谐音的字)(4 分)对已上高三的张华同学:张华同学,新年好,祝你在高考中洋洋得意,一帆风顺。对刚刚参加工
8、作的李芳阿姨:李芳阿姨,新年好,祝你工作顺利,事业步入阳关大道。二、阅读理解(46 分)(一)_(14 分)本报 2014 年 7 月 6 日讯(记者程凤 通讯员孟立) 动车飞宜万 ,蜀道变坦途。昨日上午,武汉至重庆的首趟动车 D2251 次满载着旅客,在如画美景中穿梭 6 小时 50 分钟后,到达重庆北站。至此,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升级为动车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式形成。早上 7 点 50 分,白色的 D2251 次列车静静停在武汉火车站内,不少旅客正在和它合影。15 分钟后,它载着 700 多位旅客一路向西,将风光旖旎的巴山楚水连珠串玉。“动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往前飞。 ”5
9、0 多岁的武汉市民王女士说, “以前去重庆坐普快车,光路上就要 15 个小时左右,太不方便了,所以我一直没去。现在好了,7 个小时到重庆,我准备去渣滓洞等红色景点看看。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0 点 08 分,列车驶出宜昌东站,开进“世界最高建设难度”的宜万线。白云在山顶游弋,列车在隧道中穿行,小溪在山涧下细流。下午 2 点 54 分,奔驰了 6 个多小时的动车慢慢停在了重庆北站。1909 年,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100 多年后,动车组已在这条动脉上畅通无阻。沪汉蓉沿江铁路全线通
10、行动车,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沿长江铁路快速大通道真正形成。它与南北快速交通干线京广高铁等在武汉十字交会,与四通八达的其他动车线路,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武汉铁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每天有 701 趟列车经停武汉,其中 430 趟为动车。武汉将与东南西北 10000 公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更加紧密相连,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半日直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9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3 分)武汉成为全国高铁“米”网心脏10新闻中提到詹天佑和孙中山有何作用?(3 分)旧中国积弱积贫,修路理想无法实现,只有在国富民强的今天,才能变理想
11、为现实。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 分)这句景物描写既写了沿线风景的美丽,又赞美了建设者高超的技术,同时也使枯燥的记叙变得丰满。12用简要的文字说说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有何意义。(4 分)更紧密联系周边经济圈、城市圈、城市群,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二) 太阳和霓虹灯(15 分)这是我们来到北京的第三天,这一天的任务是采访三位文化艺术界名人。早晨,我们先来到一位著名女演员家里。用北京人的土话说,这位“大腕”现在正“火” 。从见面到讲述完自己的奋斗经历,她的眼神一直是冷漠孤傲的。讲述完毕, “大腕”严肃地说:“你们的文章写好以后一定要让我过目。 ”快出门的时候,她又叮
12、嘱我们:“如果没有把握写好的话,我可以为你们推荐作者。 ”我们谢绝了她的好意。第二个采访对象是某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见面地点定在京广大厦,这是主持人要求的。从顶层临窗的位置往下看,大街上的人如蚂蚁一样渺小,马上使人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主持人也的确给这种环境争气,不时打着标准的领袖手势,言语间也常常引经据典。他偶尔也有卡壳的时候,说出文章中的一句甚至半句话后愣怔片刻,然后一挥手说:“你们回去再查吧,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用从头到尾说完吗?”这使我们对他的“敬仰”又增加了一分。来到季羡林老人家里已是傍晚了。秘书出来挡驾,为难地说,老人今天已接待过几个外国代表团了,最好明天再来吧。我们的日程安排得很紧,
13、明明知道老人很累,依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甲)秘书进去请示,老人竟答应了。秘 书把时间限定为 20 分钟。老人的相貌、衣着和我们想象的竟非常吻合,这可能因为那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一个新生入学,看见路边一个淳朴得像农民一样的老者,以为是工友,便让老人帮他看管一大堆行李。这位老人欣然同意,并尽职看管达半个小时之久。几天以后,北京大学举行新生入学典礼,这个学生惊讶地发现,坐在主席台正中的,被介绍为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正是那天为自己看管行李的老者。来之前就听说老人有两套房子,我们展开俗人的想象,非常羡慕。但看了才知道,室内空间大部分被书占据着,而供老人活动的空间极小。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虽然某些问
14、题问得幼稚,但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每提出一个问题,(乙) 老人都要思考片刻,有两次竟手抚额头陷入长时间的思考。老人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认真思考,这可能已经成为老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由此可以看出老人的两种美德:一、尊重知识,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说半句空” 。二、尊重别人,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我的自知之明有些过了头” 。一个多小时眨眼之间就过去了。采访结束,老人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口,一一握手告别。紫禁城的傍晚很美。太阳悬挂在地平线上,光线柔和。它是至高无上的,但在某些时候却情愿寻求平等,因为它知道这种姿态更有利于交流。都市的霓虹灯也亮了起来,五彩缤纷并且极富动感,竭力招揽着人们
15、的目光。太阳和霓虹灯同时出现,看上去竟不觉得有什么不和谐,也许因为它们都发光吧。13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子中的“竟”都含有出人意料的意思,甲句中的“竟”暗含着作者的惊喜之情,乙句中的“竟”暗含着作者的敬佩或赞美之情。(3 分)14文章第段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从不同角度举出两例,并分析其作用。(4 分)将女演员、主持人和季羡林先生的言行思想进行对比,突出季羡林先生的人物形象。将作者对女演员,主持人与对季羡林的感情进行对比,体现作者对前两者的不满和对季羡林的赞美和敬仰。15文章的第段有何作用?(4 分)内容上:太阳指季羡林、霓虹灯指女演员和主持人,作者借太阳和霓虹灯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季羡林和女
16、演员、主持人的情感和评价。结构上:照应题目,深化了对季羡林地位崇高,人却平易近人的精神的赞美这一主旨。16结合文本谈谈你能从季羡林先生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4 分)平易近人。替青年学子看管行李,明明很累,也接待采访。生活简朴。室内空间被书占据,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尊重知识。认真思考,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尊重他人。即使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认真思考,认真回答。(三) 布拉格的歌声(17 分)杰夫卡夫斯基和战友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里,他心里非常焦虑,这次取名为“尤里复仇”的行动到底要持续多久?想起刚刚结束的对德作战,他真的感觉很厌倦,但为了祖国、为了莫斯科、为了一名军人的
17、誓言,他不得不紧紧地把枪攥在手里。街对面不远处是一个教堂,悠扬的钢琴声隐隐约约地从里面传出来。如果不是德军突然入侵,他想自己现在一定是一名钢琴师,至少不会手里拿着枪。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杰夫卡夫斯基无奈地笑笑,抬起头看看天空,只见晴空万里,久经战场的他可以肯定,战争已经结束,或者根本就没有发生。这样想着,杰夫卡夫斯基便觉全身轻松起来,反复观察一下周边,没什么异动,便一个人慢慢朝教堂走去。他看见一群孩子正整齐地唱着歌,歌声在教堂里显得特别响亮。杰夫卡夫斯基不由自主地走进去,他想问问这首歌的名字,甚至还想跟他们一起学习歌唱。然而,当他出现在那群孩子面前时,歌声却突然停止了,他们一个个惊恐万
18、分地看着他。杰夫卡夫斯基抱歉地笑笑,刚想说明自己的来意,一个男孩却突然朝他奔来。这是一个勇敢的男孩,杰夫卡夫斯基在心里默默赞许。可男孩大概跑得太急,竟然在阶梯处绊倒了。遇到这种情况,杰夫卡夫斯基当然是毫不犹豫地向前搀扶。意外就是发生在搀扶的那一刻,男孩拼命甩开他的手,大声哭诉:“坏人,你还我爸妈,你们都是坏人!”与此同时,男孩竟然还掏出一支手枪对准杰夫卡夫斯基的胸口, “啪”的一声,枪声在教堂里格外清脆。杰夫卡夫斯基显得特别沉重,他真的不希望发生这种事,但当他发现男孩拿出手枪那一刻,还是习惯地先下了手。教官曾无数次地训练他如何应对类似的情况,所以,枪杀男孩的事情完全可以算得上一次对敌作战,甚至
19、还可以把战绩上报。但是,他却只觉得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起来。当战友冲进教堂,一支支枪口对准教堂里的孩子时,杰夫卡夫斯基终于挣扎着站了起来,他告诉战友,这里没有杜布切克分子,男孩完全是自己一时冲动而错杀,回去后,他会主动接受军法处置。教堂里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脸上都有种奇怪的表情。因为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见杰夫卡夫斯基把男孩手里的枪塞在自己怀里。一个军人竟然保护敌人的伙伴,这简直就是奇迹。当杰夫卡夫斯基与战友跨出教堂的大门时,外面阳光依旧明媚。就在杰夫卡夫斯基回头那一刻,他看见那群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悠扬的歌声再次响起,越唱越响,歌声从门口飘出来,弥漫在布拉格的天空。17从第段画线句中,你读出了
20、什么信息?(3 分)杰夫卡夫斯基也厌倦战争,但是作为军人,为了祖国,他必须手握钢枪,这是他的天职。18第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这说明了什么?(3 分)这句话属于心理描写。表明了杰夫卡夫斯基本性善良,他本不想参与战争,也根本没有把教堂里的人当做敌人。19精读第段,回答问题。(4 分)(1)如何理解加点词“默默赞许”?(2 分)杰夫卡夫斯基对男孩并没有防范与敌意,而是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表现出对男孩的喜爱、欣赏之情。(2)阅读画线句,你从男孩的哭诉中了解了哪些信息?(2 分)示例:男孩的爸妈一定死于这场战争,这场战争一定杀害了许多无辜的平民,男孩对入侵的士兵充满了仇恨。20杰夫卡夫斯基枪杀了男孩,
21、为什么要选择回去后“主动接受军法处置”?文中还有哪些行为描写和这一句具有相同的表达作用?(4 分)杰夫卡夫斯基开枪打死了男孩,虽然属于自卫,但他仍感到很内疚,并对杀死儿童的行为产生了深深的自责。他不想再有无辜的人受到连累,所以宁愿自己接受军法处置。文中“他却只觉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起来” , “他们亲眼看见杰夫卡夫斯基把男孩手里的枪塞在自己怀里”等句子具有相同的表达作用。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1文章最后一句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文章结尾再次写到了“布拉格的歌声” ,紧扣文章标题,也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歌声是和平的象征,歌声“弥漫在布拉格的天空” ,表明和平是所有人的心愿,和平终会属于布拉格。三、作文(50 分)22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英雄烈士;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建设新中国兢兢业业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作者;我们不能忘记当灾难来临时为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人们;我们不能请以“我们不能忘记”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字数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