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邯郸县馆陶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doc

上传人:czsj190 文档编号:4470063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县馆陶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邯郸县馆陶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邯郸县馆陶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邯郸县馆陶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邯郸县馆陶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二生物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1976 年人类首次获得转基因生物,即将人的生长激素抑制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里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内 ( )A能进行 DNA 复制 B能进行转录和复制 C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D能合成抑制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2基因工程是在 DNA 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3人体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体

2、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A酵母菌 B大肠杆菌 CT 4 噬菌体 D质粒 DNA4基因在动物中存在于 ( )染色体 核糖体 叶绿体 高尔基体 线粒体A B C D5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 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BRNA 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C一种 DNA 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6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是否已表达,其检测方法是 ( )A是否能检测到标记基因 B是否有抗生素抗性C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 D是否有相应的性状

3、7在基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 ( )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 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8 在 基 因 诊 断 技 术 中 , 所 用 的 探 针 DNA 分 子 中 必 须 存 在 一 定 的 放 射 性 同 位 素 , 后 者 的 作 用 是 ( )A 作为探针 DNA 的示踪元素 B引起探针 DNA 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C 为形成杂交 DNA 分子提供能量 D增加探针 DNA 的分子量9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顺序的组合中,正确的一组是 (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获取A B

4、 C D10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于培养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胰蛋白酶等进行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C.在培养瓶中要定期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制成悬浮液 D.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传 50 代左右,所培养的细胞会衰老死亡11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优越之处在于 ( )A.单克隆抗体可制成生物导弹 B.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也大大高于血清抗体C.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外制备 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简单12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体细胞全能性 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根、芽 生

5、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乙烯 愈伤组织 再分化 脱分化 植物体A、 B、C、 D、13 离 体 的 植 物 器 官 、 组 织 或 细 胞 脱 分 化 形 成 愈 伤 组 织 的 过 程 中 , 下 列 哪 一 项 条 件 是 不 需 要 的 ( )A消毒灭菌 B充足的光照 C适宜的温度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14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A.有丝分裂 B.分化 C.减数分裂 D.全能性15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

6、误的是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 B 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 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 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16以下关于细胞的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构成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参与植物体的每一项生命活动B.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构成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形态结构都一样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构成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潜能。D.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一个植物体都只由一个细胞分化而来的17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

7、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 )能自主复制 不能自主复制 结构很小 蛋白质 环状 RNA 环状 DNA 能“友好”地“借居”A B C D18.基因工程的设计施工是在什么水平上进行的 ( )A.细胞 B.细胞器 C. 原子 D.分子19.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示意图: ( ) 脱分化 再分化 对上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将经脱分化培养成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即可获得人造种子B.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为细胞的全能性C.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D.的再分化过程中,诱导生根的激素为生长素20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8、( )A人工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 DNA 分子B人工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的 DNA 分子C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蛋白质分子D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 DNA 分子21 “转基因动物”是指 ( )A含有可利用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插入外源基因的动物C本身具有抗体蛋白类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22.要想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就必须用单个的 B 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细胞群。其原因是 ( )A.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B 淋巴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B. 在动物体内 B 淋巴细胞可产生多达百万种以上的抗体C. 每一个 B 淋巴细胞都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D. 每一个 B 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

9、特异性抗体23在一个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全能性,原因是 ( )细胞失去了全能性 细胞中的基因部分丢失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细胞中的基因变异不24有关全能性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卵细胞和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25.人工获得一个杂交植株,需要下列哪项步骤( )A、分离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组织培养 得到杂种植株 B、分离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融合 杂种植株C、获取细胞 原生质融合 组织培养 得到杂种植株D、获取细胞原生质直接融合组织培养 26.

10、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同点中错误的是: ( )A、都是依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作为理论基础 B、都属于植物细胞工程技术C、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D、都有形成愈伤组织的阶段27.科学家成功培育出“番茄马铃薯” ,是采用下列哪一项生物技术: ( )A、基因工程 B、染色体工程C、酶工程 D、细胞工程 28.不能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 ( )A、振动 B、电刺激、 C、PEG 试剂、 D、重压29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无毒的环境 无菌的环境 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清、血浆 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需要 O2,不需要 CO2 CO 2能调节培养液 pHA B C D30蛋白质

11、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是( )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 DNA 合成 预期蛋白质功能 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A BC D31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32. 切取牛的生长激素和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它们分别注入小鼠的受精卵中,从而获得了“超级鼠” ,此项技术遵循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 B基因工程:RNARNA蛋

12、白质C细胞工程:DNARNA蛋白质 D基因工程:DNARNA蛋白质33 用 高 度 分 化 的 植 物 细 胞 、 组 织 和 器 官 进 行 组 织 培 养 可 以 形 成 愈 伤 组 织 , 下 列 叙 述 错 误 的 是( )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34 人 们 常 选 用 的 细 菌 质 粒 分 子 往 往 带 有 一 个 抗 生 素 抗 性 基 因 , 该 抗 性 基 因 的 主 要 作 用 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B有利于

13、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C增加质粒分子在受体细胞存活的机会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35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 述 过 程 中 脱 分 化 发 生 在 b 步 骤 , 形 成 愈 伤 组 织 B.再分化发生在 d 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36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之前,要用 Ca2+处理细胞,处理过的细胞叫( )A感受态细胞 B敏感性细胞 C吸收性细胞 D接受态细胞37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运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14、 )A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运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B所有的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链状 DNA 分子D作为载体的质粒 DNA 分子上应有对重组 DNA 进行鉴定和选择的标记基因38有关 PCR 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CR 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 DNA 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BPCR 技术的原理是 DNA 双链复制C利用 PCR 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DPCR 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 DNA39 “分子缝合针”DNA 连接酶缝合的部位是( )A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碱基与脱氧核糖CDNA 双链上的

15、磷酸二酯键 D脱氧核糖与脱氧核糖40.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比较,正确的是 ( )A. 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 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C. 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 都能形成杂种细胞二、非选择题(40 分)1.(24 分) 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植物叶片叶组织块愈伤组织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人工种子种苗a b c d e(1)随着科技发展,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若乙图中的“抗虫基因”是利用甲图中的方法获取的,该方法称为_ _。图中过程与细胞中 DNA 复制过程相比,该过程不需要_ _酶。是在_ _ _ _(填“酶的名称”)作用下进行延伸

16、的。(2)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乙图为获得抗虫棉技术的流程。A 过程需要的酶有_ _、_ _。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采用的方法是_ _。C 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 _。(3)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经 C、D、E 成功地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 _,该技术的原理是_ _。(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 mRNA 的具体方法_ _ 。(5)科学家将植物细胞培养到_,包上人工种皮,制成了神奇的人工种子,以便更好地大面积推广培养。(6

17、)如果从个体生物水平来鉴定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是否成功,可用的最简单的检测方法是_ _ _ _。2. 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8 分)(1)步骤是_,最常用的方法是_ _。(2)步骤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目的是_ _。(3) 从理论上讲,杂种植株是否可育?_。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的方法能否实现?_。原因是_。因此,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的重大意义在于_。3. 右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8 分)(1) 若 A、B 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然后用 _ _使其分散开来,A、B 到 C 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的方法是_

18、_ 。(2)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 为小鼠 B 淋巴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_,注射后小鼠身体产生了相应的_细胞。图中 B 为_。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 A、B 到 C 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C 有_种,用来培养的 D 的细胞应该是_。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_ 。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答案一、选择题15 DCABC 610 DDACD 1115 BABCB 1620 CCDAD 2125 BDCCA 2630 CDDDC 3135 DDBBB 3640 ADDCD1.(1)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解旋 热稳定 DNA 聚合酶( Taq 酶)(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 连接酶 农杆菌转化法 卡那霉素(3)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全能性(4)分子杂交技术(5)胚状体(或答“不定芽” “顶芽” “腋芽”也可)(6)让棉铃虫食用再生植株(抗虫接种实验)2.(1)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酶解法 (2)聚乙二醇(PEG) 诱导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3)可育 不能 因为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3. (1)胰蛋白酶 灭活的病毒诱导 (2)抗原 浆细胞或效应 B 细胞 骨髓瘤细胞(3)3 杂交瘤细胞 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