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聚焦中考】2017中考语文(陕西)总复习第三讲 话题作文.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69159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中考】2017中考语文(陕西)总复习第三讲   话题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聚焦中考】2017中考语文(陕西)总复习第三讲   话题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讲 话题作文, 思路点拨)1命题式话题作文命题式话题作文仅仅出现话题,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其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仅仅凭借话题本身进行思考。2引语式话题作文“引语话题”式话题作文是近几年中考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话题作文的“引语” ,有的是千锤百炼的名言警句,有的是命题者精心构思的短文,有的则是句式整齐、语言优美、富有哲理的诗歌。如“最新中考”2,这类话题作文中的引导语主要是用来启发考生的写作思路,引发考生的思考和联想,引导考生构思。, 技法荟萃)话题作文的写作技法很多,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探讨。1仔细审题话题作文的审题,要做到三审:审材料或提示语,审话题,审题目要求。研

2、读提示语,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明确话题作文的要求,根据话题,进行发散性思维,然后从中抓住一点,进行写作。2找准切入口要选取最佳、最小的切入口,确立文章的主题。话题作文不受文体限制,因而变得广阔无边,在写作时要注意将话题加以限制,把题目变小, “以小见大” ,将宽题变窄。3精心拟题(1)修辞法拟题时灵活巧妙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会使标题熠熠生辉,为文章增添情趣美。如比喻:“点燃绿色的火焰”( 以“环保”为话题) ;“守住你的金矿 ”(以“诚信”为话题)。夸张:“千年月色万年情”( 以“故乡”为话题) ;“粉身碎骨为考试 ”(以“教育”为话题)。拟人:“树的叹息 ”(以“ 树”为话题) ;“还

3、我家园 鸟类的呼唤”(以“环保”为话题)。对偶:“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以“环保”为话题 );“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以“教育 ”为话题)。借代:“倾听自己的心跳”(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反问:“我是谁?” “诚信过时了吗?”设问:“对?错!”对比:“躺着读书,站着做人” 。双关:“生命诚可贵” 。(2)套用法把歌曲名、歌词、电视剧名、影片名、诗文名句、成语、俗语、歇后语、名人名言、广告词等直接引用或加以变化后用作标题。如:“一年之计在于今 ”“月亮之上” “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是一只小小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众里寻它千万家” “我的正能量” 。(3)扩展法在所给话题前面或

4、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如以“分享”为话题,可拟为“分享希望”“分享阳光” “今天,你同朋友分享了吗” 。这种方法可使所给的话题由大化小,由概括到具体,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4)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求。如:“谁的眼泪在飞”( 以“网络”为话题);“100 分,我恨你” 。(5)巧用符号法巧用数字、公式、标点拟题能出奇制胜。如“金钱幸福” “那山?那人?那狗?”“710” “爸爸妈妈2谈合作的重要性”等。(6)诗情画意法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

5、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如:“生命”话题“白云夕阳歌声”“乡情”话题“那河那船那人”“足迹”话题“红舞鞋蓝精灵”“机遇”话题“雨季,我们一起去看海”“友谊”话题“风中飞舞的白手帕”“窗口”话题“今夜星光灿烂”“时空”话题“情深深雨濛濛”“时光”话题“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以上八个标题,或白云清风,或黑夜红尘,或星光灿烂,或浪花飞溅,或情思绵绵,或欢歌飞扬,语言优美,形象鲜活,以有限的言辞显露出无限的生活意蕴,给读者创造出无限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同时,很容易拨动读者的心弦,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4确定文

6、体,精心选材首先要确定文体,要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独特见解。要注意选取最能体现自己的个性特点、最能吸引人、最具有说服力的材料,并力求从新的方面认识事物、表现事物,写出文章的新颖性和自己的创造性。5锤炼语言一篇文章有了明确的中心和合理的思路之后,最终的成败取决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考场作文语言要通顺、流畅、丰富、充实、生动、灵活,要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不断变换句式,体现你驾驭语言文字的风采。6话题作文八忌(1)忌直接以话题为题目;(2)忌就事论事,不能展开;(3)忌偏离话题;(4) 忌贪多求全;(5)忌矫揉造作; (6)忌消极立意;(7) 忌扬短避长;(8)忌非牛非马,文体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