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精英新课堂】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新语文版)练习:21.《古诗五首》.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66349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英新课堂】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新语文版)练习:21.《古诗五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英新课堂】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新语文版)练习:21.《古诗五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英新课堂】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新语文版)练习:21.《古诗五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英新课堂】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新语文版)练习:21.《古诗五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1古诗五首考点 1 主旨情感说说本文的五首古诗分别揭示的主旨或表达的情感。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切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登飞来峰:作者登塔远望,表现了他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题破山寺后禅院: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宁谧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望岳:高度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表现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观沧海:诗人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象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考点 2 名句赏析赏析下面句子。1不畏浮云

2、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包含了人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应该高瞻远瞩,不畏重重困难的人生哲理。在今天,这两句诗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告诉我们:一切艰难险阻都是无足轻重的浮云,只要我们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的人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诗人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托月寄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热情关怀和真挚思念。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采用了想象和夸张的写法。通过想象大海吞吐日月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基 础 积 累1名句默写。(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

3、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诗句是:_,_。(2)望岳中“_,_”一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3)观沧海中“_,_;_ ,_”几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沧海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友人无限牵挂的一句是:_,_。(5)登飞来峰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 ,_。2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个分句划两处)(1)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随 风 直 到 夜 郎 西。(2)山 光 悦 鸟 性,潭 影 空 人 心。3下面的五首诗中,属五言律诗的是:_;属七言绝句的是:_;属唐代作家作品的有:_。(只填序号 )A 观沧海 B 闻王

4、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C 望岳 D 登飞来峰E 题破山寺后禅院4下面对相关诗歌的分析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首诗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给明月以动态美,让读者感受到明月是如此美好。B 题破山寺后禅院描写了破山寺后禅院特有的清幽景色与诗人在这种景色中的特殊感受。诗歌摒弃传统的白描手法,层层推进,于平易之中渐进胜境,直至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皈依。C 登飞来峰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年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后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D 望岳全诗没有一个“ 望”字

5、,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近而远,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课 内 阅 读(一)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完成题目。5(湖南长沙中考)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_6(湖南长沙中考)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_(二)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 ,完成题目。7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 ,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个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_8(江苏连云港中考)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 “空”两字的妙处。_9(江

6、苏连云港中考)尾联中“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 ”是否矛盾?为什么?_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_(三)阅读望岳 ,完成题目。10(四川宜宾中考)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_ 。11(四川宜宾中考)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_12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_(四)阅读观沧海 ,完成题目。13本诗以“_”字统领全篇,先写_景,然后写 _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_。14(2016湖北荆州中考)下面对 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B诗中

7、对海洋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C全诗虚写、实写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15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_语 言 运 用16(2016湖北鄂州中考)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B2016 年鄂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 ”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D诗歌的情感往往寄

8、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17班级准备开展关于“诗海泛舟”的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个栏目。_(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请你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他的故事。_(3)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结束语。( 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古诗,不少于50 字)_拓 展 阅 读(2016江西萍乡湘东区期末改编)东栏梨花苏 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8本诗体现的季节是( )A初春 B仲春 C晚春 D深冬19本诗的诗眼是“_”一词,该词包含了作者_ 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参考【考点解读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