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曲三首导学案编号 7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背诵这三首诗词曲,理解大意。 2体味赏析每首诗中的经典名句。3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中所蕴涵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自主学习:1、李白:字 ,自号 。他是 (朝代)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 主义诗人,性格豪放浪漫。他的诗语言朴素,感情激荡,韵味深长,形成独特的“纵逸”豪放的风格。杜甫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有李太白集 。 2、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饯别诗,但诗中并无惜别之语。诗人李白才高志远,但他的一生却很不得意。唐玄宗天宝初年,他由道士吴筠推荐,应诏入京,供奉翰林院。但由于权
2、贵排挤,不到两年便被玄宗“赐金还山” 。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使他长期陷于苦闷之中。诗人在饯别族叔李云时,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有壮志难酬的忧愤和掩抑不住的郁闷与不平。这首诗抒写的就是诗人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 3、体裁:因此这是一首借饯别以咏怀的 言古诗。 合作探究: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渔家傲自主预习:1、背景:宋仁宗宝元三年(1040),西夏攻延州( 今陕西延安),范仲淹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
3、安抚副使,并兼知延州,守卫西北边疆,遏止了西夏的侵扰。当时边境民谣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庆历元年(1041)四月调知耀州(今陕西耀县),这首词即作于此时。2、范仲淹: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字 ,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死后谥号“文正” ,他的文章诗词风格豪放,语言简练,有范文正公集 ,其中诗歌 268 首,词传世仅五首,这首渔家傲写得慷慨悲壮,最为脍炙人口,散文代表作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影响深远。 合作探究: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的一个词是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什么
4、样的景象?由此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什么诗句?答: 词作暗含对比,请举例说明。答: 揭示词作主旨的一句是 。文化积累:“衡阳雁去”指: “燕然未勒”指: 天净沙 秋思自主预习:1、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是以曲辞为主的一种综合艺术。散曲在元代是韵文的主体,包括小令和散套两类。小令一般指一支曲子(也就是一个曲牌) ;散套由两支以上以至数十支同一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首尾一韵到底。马致远的散曲成就居全元之首。天净沙秋思以 28 个字刻划出一幅动人的天涯行象照象图,堪称“千古绝唱” ,被称为“秋思之祖” ,选自全元散曲 , “ ”是曲牌名, “ ”是题目。 马致远:号 ,大都(今北京)人, (
5、朝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汉宫秋是其代表作。后世把他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 合作探究:1:前三句纯粹写景,大家看看这三句的语言形式有什么特点? 2:能说出都有哪些并列的短语吗? 3:根据这些写景的短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所特有的景色呢? 4:这些景色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何以见得? 5:哪们同学能把这并列的九种景物,用你自己的语言把它联缀起来,向大家描绘一幅秋郊夕照图呢? 6:在这幅图画中,有人吗?是谁? 7:哪位同学能根据曲中的意境,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是个什么样的断肠人? 8:大家想一想,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诗词曲三首巩固案编号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一、
6、注音:谢朓( )饯 ( )别 校 ( )书郎 酣( )高楼逸兴( ) 称( )意 明朝( ) 弄扁( )舟 燕( )然二、诗歌内容理解填空: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明“云”与己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2、诗中李白用比兴手法写出愁多的诗句是:,。3、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的牢骚、愤懑。4、【渔家傲】词的上阕侧重。上阕勾勒,用笔简练,而境界苍茫悲凉。“四面边声 “三句是名句,分别从 和的角度写出了边塞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军旅气氛。“长烟落日”,颇得王维使至塞上名句“,”之神韵,仅 10 个字便勾勒出一派的黄昏景致。 5、下阕直接抒写。“燕然未勒归无计“ 与王昌龄 从军行“ 类似,
7、表现了 杀敌报国、建立功勋的愿望和 的复杂情怀。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 10 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的复杂感情。7、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祟高精神的生动写照吗?8、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四、中考试题:(一)阅读范仲淹渔家傲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
8、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二)品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
9、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 28 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愁 “昨日”那些时日弃我而去,不能挽留;现在的时日扰乱着我的心,使我有许多烦忧 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示例一:逸兴、壮思本来很不容易说清,而诗人用“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体,使人容易理解。示例二: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销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内心更加忧愁苦闷的心情。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
10、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渔家傲 异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词作将大雁南归“无留意”与戍边将士们不能不留下来进行对比,润笔深厚,为下文写将士们戍边凄苦埋下了伏笔,大雁都知道回家,人何尝不想回家呢?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衡阳雁去指大雁向衡阳方向飞去。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秋末冬初大雁向南至此不再南飞。燕然未勒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后汉书记载有窦宪追击入侵的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天净沙秋思 1:每句都是三个名词性的短语排在一起,短语之
11、间、句子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让读者根据前后连贯的几个画面意会“秋思”的主题。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深秋傍晚。昏:黄昏;西风:即秋风(东风,春风) 。 4:萧瑟、苍凉、沮丧树是老的,藤是枯的,显得毫无生气;而傍晚时栖息树上的乌鸦却能引起旅人思归之念。 “小桥流水人家”本来是恬静明丽的景物,在境界上似乎与上下句所描写的景象截然异趣,其实不然。因为旅人在荒郊野外见此安适的人家,只会引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愁绪。第三句更给人以苍凉之感。一个“古”字唤起人们对古往今来多少过客的不尽联想。古道: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即秋风,既点明季节,又增添悲凉气氛;而旅途劳
12、顿的“瘦马” ,更使整个画面带有令人沮丧的感情色彩。 5: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缓慢前行。 6:有, “断肠人” (断肠: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末两句不仅写景(夕阳西下:傍晚的太阳向西坠落) ,而且写人。 7: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来。悲痛到极点的游子,飘泊在天边极远极远的地方。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由此可见,前面一系列景物的渲染,为末句“断肠人”作了铺垫。末两句是本曲的名句,也是本曲的主旨句,面对此景,不由得让人肝肠寸断,凄然泪下。 8: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
13、楚的心情。 巩固案答案一、谢朓(tio)、饯(jin )别、校 (jio)书郎、酣(hn)高楼、逸兴(xng)、称(chn)意、明朝(zho)、弄扁(pin)舟、燕(yn)然。二、校书:官名,即校 书 郎 ,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建安骨:建安风骨,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 安 七 子 ”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学风格。小谢:指谢朓。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逸兴(xng):飘逸豪放的兴致 ,多指山水游兴。 称(chn)意:称心如意。 朝(zho)。散发: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 狂
14、放不羁。 弄扁(pi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指隐逸于江湖之中。扁舟,小船。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三、诗歌内容理解填空:1、李 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 ,“诗侠”之称,后人称赞他“斗酒诗百篇”。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 庐山 瀑 布 、静 夜 思 、行 路 难 、蜀 道 难 、将 进 酒 、梁 甫 吟 、早发 白 帝 城 、 月下独酌、春 夜 洛 城 闻 笛 等。2、“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明“云”与己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
15、天览明月。 4、诗中李白用比兴手法写出愁多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5、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6、【渔家傲】词的上阕侧重写景。上阕勾勒边塞风光,用笔简练,而境界苍茫悲凉。“四面边声“三句是名句,分别从 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边塞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军旅气氛。“长烟落日”,颇得王维使至塞上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仅 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7、下阕直接抒写思乡念亲之情。“燕然未勒归无计“ 与王昌龄 “不破楼兰终不还“类似,表现了杀敌报国、建立功勋的愿望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 10 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9、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祟高精神的生动写照吗?四、中考试题【答案】(一)1、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3、D。4、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二)、1、“秋思之祖” 思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