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中学:黄建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 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理解结构与内容。 2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 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 语言美、志趣美。 2背诵课文。 3.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的含义。 课时:一课时学习准
2、备-生本对话1、 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朝)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 ”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 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3、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飘荡(dng) 急湍 (tun) 轩(xun)邈 泠泠(lng) 经纶(ln) 横柯(k) 导入 :多媒体展示富春江美景图片导入与朱元思书交流分享-生生对话1、解题。2、各组互相展示并分享预习
3、成果(二)正课:聚焦文本-师生对话1、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声韵美(1) 学生推荐朗读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学生听读前先给范读的同学提一些朗读的建议,教师可穿插朗读提示。 幻灯片展示,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a.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b.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c.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d.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2)
4、学生根据朗读提示齐读课文,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疏通文意。3、赏析课文,感受作品的声韵美和风景美(此部分可与前一部分的朗读提示相结合)(1) 、富春江的景色总体特点是什么?明确:山奇水异。课文原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 、作者是如何描写山水的奇异的?学生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加以概括,教师明确,多媒体展示:与朱元思书 吴均水清 静态 夸张异水水急 动态 比喻、对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高山 拟人视觉 静态寒树 奇山 泉声听觉 鸟鸣 动态 对偶蝉叫 猿啼探究提升-对话作者1、这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却以描写山水景色为主,作者面对这“天下独绝”
5、的“奇山异水”时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的分析。多媒体展示背景资料: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紊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的仕途也不如意。梁武帝时,他因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免其职。此后,他便到石门山中去隐居。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明确: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同时,也抒发了对世间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2、悉心体味,感受作品的志趣美。 提问: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
6、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如:(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总结评价-对话自己1、富春山水能使吴均产生退隐之心,假如你身处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2、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小结: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短文,语言生动优美,巧妙地运用各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能力训练:A 联想、借景抒情B.从学过的诗词、文言文中找出借景抒情的语句。导学达标:(课文结构)引导背诵。板书设计:与朱元思书 吴均水清 静态 夸张异水水急 动态 比喻、对偶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高山 拟人视觉 静态寒树 奇山 泉声听觉 鸟鸣 动态 对偶蝉叫 猿啼情感、志趣:爱慕美好自然,纵情山水,蔑视功名利禄,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课后反思:20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