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doc

上传人:eukav 文档编号:4456998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四章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 三维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1.2 过程与方法 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 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 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 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

2、容2.2 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3 教具准备与生物膜结构探索过程相关的科学家图片及实验图片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多媒体演示课件4 教学策路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课堂学习与教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引导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再分析”的教学模式,融合运用引导启发、观察分析、对比归纳、联系实例等方法,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在体验生物膜的探索历程上给学生以动态的感觉。本节安排 1 课时。5 教学过程2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与引导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标题引入写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德育目标提供以下材料

3、:塑料袋、报纸、普通布和弹力布,选一种在制做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中做为细胞膜,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那一种更能体现细胞膜的功能。能否模仿弹力布结构来构建细胞膜等生物膜结构?组织学生回忆细胞膜的功能,强调指出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有意识记本节课的内容选弹力布的原因:能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物质的进出有一定弹性不能。弹力布只能根据孔径大小控制物质进出,而细胞膜对物质进出是有选择性的,两者存在差距叙述细胞膜三大功能。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学生探究细胞膜结构的好奇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热身”作用。教师与学生一起来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历程.1、欧文顿实验,脂溶

4、性物质易通过,得出膜由脂质组成。2、膜化学分析,得出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提起脂质,做铺展实验,得出膜必然为脂双膜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科幻之旅如果有“时光机器” ,将此刻的你送回 19 世纪,你会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细胞膜的结构?教师课件展示动画早期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是谁?做了什么实验?发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幻灯片投影小结像欧文顿用的这种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化学知识“相似相溶”原理,得出结论的方法就是科学家在探究时常用的方法之一称为“什么方法?”接下来科学家又做了什么探索?幻灯片投影知道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科学家接下来会如何探究?1925 年荷兰两位科学家做了什么实验?观

5、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引导总结脂质以“磷脂双分子层”排列。(1)早期对生物膜结构模的探究是从生理功能入手还是用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去想像它的结构入手?为什么?(2)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3)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吗?归纳小结欧文顿的实验 ,从欧文顿的实验所得到的信息回答思考与讨论(1) 、 (2)题学生回答提出假说学生归纳小结回忆为什么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提取细胞膜,而不从其它细胞中提取?根据这个实验回答思考与与讨论(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磷脂分子在下列情况中的排列方式(从磷脂结构分

6、析)1.平铺于水面上(空气水界面)2.磷脂分子置于水中3.两个水槽玻璃隔板的孔隙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激发思维探究的欲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归纳能力及与人交流信息的能力。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学生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是怎样提出来的。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给予巩固知识,学生发散性思维启动已有知识的空间3层排列。4、电镜下观察,提出三层静态统一结构模型5、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得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蛋白质是怎样与之相结合的呢?1959 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细胞膜,他看到了什么?然后大胆地提出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是怎样结合的?1

7、970 年,科学家应用什么技术做了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又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关于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其中1972 年谁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家所接受?讨论后分别说出答案学生思考与讨论画出磷脂分子排列成连续的两排:磷脂双分子层阅读 66、67 页,思考与讨论以下问题:(1)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怎样的作用?(2)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是如何得到体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特点:静态的并描述为“三层静态统一结构”学生看课本,回答问题归纳小结桑格和尼克森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掌

8、握知识要点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激发思维探究的欲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归纳能力及与人交流信息的能力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技术手段的进步对科学研究发展的推动作用;探究过程中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等观点幻灯投影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动态的部分示意图。看,阅读 68 页,归纳出其基本内容,然后看图描述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归纳和描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师与学生一起简述另一少量成分糖类与两主要成分怎样结合构成生物膜结构模型学生通过归纳、总结,主动获得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

9、。组织学生归纳总结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引导 总结 领悟模型建构的方法反馈练习 思考回答 巩固提高课堂小结4练习巩固附板书设计: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时间 科学家 科学实验 假说19 世纪末 欧文顿 用 500 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 世纪初 从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分离细胞膜1925 年 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面积是细胞膜的 2倍细胞膜中脂质为连续的两层1959 年 罗伯特森 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生物膜为三层静态统一结构1970 年 弗雷和埃迪登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并将两细胞融合,发现荧光均匀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 年 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2蛋白质覆盖、部分或全部镶嵌、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间3磷脂、蛋白质大多可以运动模型建构:提出假说 实验验证 提出假说 实验验证 建构模型 修正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