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三到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的1.学习由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2.学习用分论点说明事理。3.认识学习必须谦虚谨慎,循序渐进,重视教师的作用。二、教学设想从三到万是邓拓同志六十年代初期写的一篇杂文。作品巧妙地利用一则明清笔记中的故事,讲述学习应持有正确态度的道理,篇幅虽短小,但语言生动,富于哲理性。建议教师先指导学生疏通故事原文,口述故事大意,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体会通过讲故事引出中心论点的方法,领悟本文深刻的意义。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口述故事训练,理清文章结构。二、教学过程(1)导入:“三”和“万”是两个相差悬殊的数字,可是它们之间却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学习邓拓同志的杂文
2、从三到万 。(2)解题:题目新颖别致,两个数字用介词前后连接,使相差甚远的“三”与“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引人深思: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激发了读者的兴趣。(3)作者简介:马南邨是邓拓的笔名。邓拓(19121966) ,福建闽侯人。他是一位新闻工作者,著名学者。他博学多才,曾任人民日报 前线杂志的总编辑,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等职。他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 、 燕山夜话等。 “文革”开始时,被林彪、 “四人帮”反党集团诬陷、迫害致死。(四)指导学生疏通故事原文,对照书下注解正音正字,解释词语含义。 (出示板书)田舍翁:种田的老汉 家资殷盛: 富裕累世: 数代
3、,接连几个世代 聘: 请搦管: 执笔 辄: 就, (副词)掷笔告其父: 放下 谢去:指辞退 具币:准备父趣之: 催促 其子恚曰: 抱怨天下姓氏夥矣:h 多(五)组织学生分组口述故事梗概,初步议论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教师最后归纳学生发表的各种意见,明确在学习上浅尝辄止,必然会失败。(六)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自然段由学文化入手讲述道理,然后提出应重视积累的观点。自然段引述古代的一则故事,总结经验教训。自然段由故事引出学习应持什么态度。自然段由学“一、二、三”数字的出现将两段连接起来,论述教师的重要作用。自然段最后作结,提出希望。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
4、个部分:1.(1 2)初步析理提出论点。2.(3 7)由故事引出分论点,加以论证。3.(8)总结。(七)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进行了口语复述文言故事的训练,不仅加深了对古文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口才。特别是许多同学谈了自己从这则故事中悟出的道理,为下节课分析课文作好了准备。文章结构大体理清,体会到由故事引出论点是常见的议论文写法之一。布置作业1.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述分论点。2.做书后思考练习三、五题。第二课时一、教学重点由一则故事引出分论点。二、教学过程(一)分析课文:(在讲解过程中检查学生作业情况)第一部分(12)学习靠一点一滴积累、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开头用设问形式提出学习文化知识有无“捷径”
5、的问题,指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过于笼统” ,而应看学习对象、内容、方法等,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然后,从一般的学习规律入手,归纳出“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这一论点。 “一点一滴”形象说明了文化知识具有积少成多的特点,强调“点滴”积累的重要性,告诫初学者不宜急于求成。作者在第 2 自然段中以古代读书人“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为例,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学习要积累,要循序渐进的道理。两个自然段之间, “文化”与“积累”自然衔接。第二部分(37)讲述古代故事引出“学习应谦虚谨慎,应当重视教师作用 ”的论点。第 1 层(34)引故事明理。文中楚士“三书三训”点明了学习的初级阶段。
6、富翁之子掷笔“欣欣然”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他在学习上浅尝辄止。其父则“具币谢遣楚士” ,后来“令子晨起治状”结果却闹出了笑话。第 4 自然段是承上启下的段落。用“一些学习方面的经验教训”自然引出以下的两个分论点。第 2 层(5)学习应谦虚谨慎。这段由初学阶段应持的学习态度谈起,并以富翁之子“欣欣然” ,以为“得矣,得矣”的表现类比现实生活中那种轻浮的人的学习态度。为了把道理讲透彻,又用初学打拳的人与学有所成的人对比,顺理成章地提出分论点:学习应当谦虚谨慎,不能自命不凡。第 3 层(67)学习应重视教师的作用。第 6 自然段从教与学的关系入手进行议论。先谈教师的作用:由易到难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树
7、立“信心” 。再谈学生不曾“入门”便踢开老师,最后只能落得“什么也学不成” 。本段夹叙夹议再次以富翁之子为论证的依据。第 7 自然段紧承上文,从“三”和“万(萬) ”在文字结构上的复杂变化,联想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领悟道理,掌握知识。接着从反面假设,说明“完全没有人教,倒可能什么也学不会”的道理,自然引出第二个分论点:学习应当重视教师的作用。这部分结合故事讲道理,通过分析摆观点,自然连贯。与第一部分的论点,紧密联系,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从教说到学,又从学议到教,全面地阐明了作者的观点。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希望。这是文章的收束段落,共有四句话。第一句中不懂的东西“很不少” , “迫切需要”学习,表明态度要谦虚。二至四句诚恳地提出希望,应正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富翁之子为戒,举一反三,改掉缺点,更好地学习。(二)小结:1.由故事引出论点,结合故事阐明学习的道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用这种写法说理浅显易懂,又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2.本文论点之间内在联系紧密。既然学习要点滴积累、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就必然要求具有谦虚谨慎的态度,必然要求重视教师的作用。论点前后照应互为补充。3.本文语言严密,必要限制词的使用准确而有分寸,有效地增强了议论语言的严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