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4.1《江南的冬景》共1课时课堂实 录(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445273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1《江南的冬景》共1课时课堂实 录(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4.1《江南的冬景》共1课时课堂实 录(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4.1《江南的冬景》共1课时课堂实 录(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4.1《江南的冬景》共1课时课堂实 录(苏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4.1《江南的冬景》共1课时课堂实 录(苏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41江南的冬景共 1 课时课堂实录(苏教版必修 1)从容说课 本文是“像山那样思考”专题“谛听天籁”部分的第一课,这一部分要求我们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课堂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有所收获。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让学生了解一点美学知识。 2. 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能力、发现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2、。 2.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美。 3.拓展探究,在文本的比较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美学知识、文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 知晓自然之美与心灵感受的关系,品味由此而体现的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打印好的作业及材料。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活动说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全班学生,就近选择野外一处有村有民、有水有田、有林有草之所,作一次短暂郊游。在身心放松之余,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观察周围景物,不着痕记地吸引学生注意几个重点景物对象。但

3、不交代任何目的。 新课导入 师:几天前,我们共同到郊外畅游了一番,大家感到快乐吗? 生(齐声):快乐! 师:那一天,我已经给同学们设下了一个题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好地完成。 生:什么题目?我怎么没有听说? 老师没布置什么作业呀! 又是要作作文吧? 师:不是作作文,但和作文很有关系。其实很简单,就是:你们有没有感受到那里景色的美? (学生有的说“感受到了” ,有的叫“没有” 。教师注意观察,暂时放过说“感受到了”的,而请叫喊“没有”的同学表达意见。 ”) 生 1:没有。就几幢灰突突的房子,一条肮脏的小河,有什么“美”的。 师:看来,你玩也玩了,乐也乐了,身心也放松了,就是把“美”放过了。 (生

4、笑)也好,你就把你见到的“灰突突的房子” 、 “肮脏的小河” ,以及类似的景物,用散文式的语言描绘一番如何? 生 1:(边思考边表述)几幢房子,灰突突的,破败不堪,好像已过了几个世纪。一条小河,水面上飘浮着一团团的杂草,像是平平的路面上偏偏长着一片片的青苔。大片的草地已开始枯黄,没有一点儿精神。几棵落叶乔木也开始落叶,飘零的叶子随风乱飞,飞满了田野,飞进了村庄,吹打在行人的脸上。 师:大家说,这番景物他描绘得怎么样啊? 生:好! 师:这样的景物美不美呢? 部分学生:不美。 师:为什么说不美呢?我倒要领教一下同学们的高见了。 生 2: 这 些景物不是“破败”就是“杂乱” ,没 有一点儿生机。 生

5、 3:他描绘的这些景物色调很灰暗,让人感到心里很压 抑,很郁闷。 师:我们阅读过许多诗歌和散文,好多诗文中也有这样的景物描写。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生跟着齐读)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师:再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也有这样的景物:“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生齐读)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师:在马致远的诗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不吉祥的鸦又是在黄昏之时出现;岳阳楼记的这段文字,又是“阴风” 、 “浊浪”

6、 ,又是“薄暮冥冥” 。你们说,这样的景物就不“美”吗? (生沉思) 生 4:这些景物也是很美的。 天净沙秋思诗中的 “枯藤老树昏鸦”给人一种苍凉凄清之感,衬托了“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慨。 岳阳楼记的这段景物则是阴冷、昏暗、恐怖的,衬托了“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凉心境。两种意境,衬托着两种心情。 生 5:老师,是不是说“灰暗 ”的景物也是美的? 师:美实际上是一种感受。我们常说“即景生情” ,景色可以引发人的某种感情。反之,也有“境由心生”的说法,你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感受景色,那景色就会带有什么样的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 “灰暗”的景物也是美的。人们常说的“凄美” 、“忧郁美” 、 “悲剧美”

7、等等,可以说都是“灰暗”的美。把眼前的景物与你的情感体验融合为一体,美就产生了。这就是所谓的“审美” 。而文学的美,就在于把你的审美体验用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师:我们初中都学过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吧? 生(齐声):学过。 师:我们应该知道,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我们如果换一种心情,去观察和感受刚才的景色,会有什么样的审美感受呢? 生:会感到很快乐。 师:那么你能不能以快乐的笔调,再来用散文的笔法描绘一下这些景物呢?谁来尝试一下。 生 6:几幢房屋枕在小河边,虽已有些破旧,却显出几分安逸,几分自然。河水潺潺流淌,水面上飘浮着几根枯草,几片落叶,好像一艘艘小小的船儿。草

8、地已开始泛黄,但那大片的绿色仍然骄傲地炫耀着,把一年中最后的美丽也献给了游人。几株乔木已开始落叶,叶儿随风飘舞,那是树木回报大地母亲的礼物。 师:这位同学改得好不好啊?(生齐声叫“好” )我们为他鼓鼓掌! 师:可见,心境不同,审美的感受就不同。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交流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老师代庖给概括一下。 1、 善于 “于平常处发现美”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也曾说:“你们只要在屋子边上那一块草地上蹲下来近看一看,你们应该发现一个十分惊人的昆虫世界。

9、睁开双眼,注意观察,令人惊讶的东西就在你身边。 ” 2、 “景物的美就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 。美实际上是你的心对于自然的一种感受。要有一颗对于美的敏感的心。 3、 “心境决定情境” 。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同样是写秋,毛泽东看见的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南唐后主李煜则只感受到了“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推进新课 “于平常处发现美” 师: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属于“人与自然”这一向度中“像山一样思考”专题。这一专题的学习任务是“欣赏自然” 、 “感悟自然”和“沉思自然” 。你们注意到了第一部分的标题了吗?(示意看书页左侧)是“谛听天籁” 。 “籁(音 li)

10、 ”是什么意思? (生摇头) 师:“籁”指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成语有“万籁俱寂”一词,意思是各种声音都停息了。 “天籁”就是指大自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但“谛听天籁”不应该简单理解成谛听大自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它还含有欣赏大自然的景色之意。视与听都含于其中。可见,我们学习第一部分两篇课文的主要任务是“欣赏自然” ,也就是研习文本,欣赏文学作品给我们展现的大自然的美景。 师:文学大师们,个个都有一双慧眼,都有一颗敏感的心。郁达夫选择了一个最难以发现美的季节冬季,却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美,写出了一篇 优美的散文江南的冬景 。套用一句歌词“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们通过大师的眼,去发现和感受江

11、南冬天里的美景。 (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所描绘的自然“景点” ) 师:请问,在冬季里,郁达夫发现了江南什么样的美景?请把这些“景点”指出来,并简要鉴赏一下。 生 1:郁达夫写到了江南冬季里的植物。他发现“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 ,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 , “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 。这些景物写得很有诗意,很有生机。 生 2:他第 7 段写到了冬天的微雨。这雨景也是很美的。 师:你可不可以把重点的文字给大家读一下,再简要地鉴赏一下呢? 生 2:(朗读) ) “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

12、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这些景物在江南是常见的,平常得很,但郁达夫写来,却让人感到津津有味。这说明郁达夫对美的感觉非常敏锐,也非常善于描绘景物的美。 师(适时引导):这段话对所描写的景物有一句非常形象的概括“一幅冬日农村的图” 。现在请大家欣赏两幅画,一幅水墨画,一幅油画。哪位同学对美术作过研究,能说一

13、说水墨画和油画各有什么特点吗? (多媒体投影水墨画、油画) 生 3: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它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运用虚实疏密结合和“留白”等手法来取得巧妙的构图效果。在画面上还题写诗文,加盖印章,将诗文、书法、篆刻融为一体。作画讲究立意隽永,气韵生动,并形成了整套以水墨为主体的表现技法。 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后来也有中国油画。这种画的颜料都是用天然植物和矿物的汁和炭化合物。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 师:那么你看郁达夫所描绘的“冬日农村图” ,像是一幅水墨画儿呢,还是像一幅

14、油画? 生 3:像一幅水墨画。他的写景,是以黑白 为主,虽有色彩,但只是略微点染,没有油画的那种浓重的颜色。比 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 ,这是主色调。而“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这里的着色也是淡淡的。另外,整个景物描写中,有的类似于水墨画的工笔素描,如写杂木树林的文字;有的像是泼墨写意,用墨浓淡相宜。整个景物描写点到为止,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师:(鼓掌)听君一席话胜看百幅图。生 3 同学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美术课。博学,才能多才。我们都应该好好象生 3 同学学习。 怀着一颗寻美的心,让我们继续“发现”文章更多的美

15、景。 生 4:江南的雪也是很美的,只不过本文都是采用引用古诗的方法来表现的。 师:说到引用古诗,我倒要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了。在“课前预习”中,我要求同学们查找并抄录本文引用的古诗全文,以及有关江南冬景的古诗,你们有没有完成? 生:完成了! 师:我们就来看一看同学们抄录的这些古诗。 (实物投影) 井 栏砂宿遇夜客 五代李涉 暮雨潇潇江上村, 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 如今世上半是君。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16、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师:郁达夫发现了江南冬日雪景之美,却引用古诗句去描写,他是不是在偷懒呢?你们怎么看呢? 生 5:假如能借古诗的意境写出景物的意境,有何不可呢?正如文中所说的:“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依我看,美是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受,而表现手法可以多种多样。“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 生 6:郁达夫也不是单调

17、死板地引古诗句,他还有自己对诗句的品评。比如:“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这句话很有趣味。他发现的美、感受的美,通过引用诗句和自己的品评,都表达出来了,而且更有文采。 师:(画龙点睛)作者在这里用的是“避实就虚”的手法,巧借诗句的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含的意象十分丰富。 师:我们看,平平常常、司空见惯的江南之冬,郁达夫竟从中发现了这么多的美。只要你有一颗敏感的心,美,无处不在。 突破难点 “景物的美就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 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有我之 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

18、在江南的冬景中, “我之色彩”也就是作者寄托于景物中的情感是怎样的呢?谁能快速地说出本文的情感基调? 生 1:是 “明朗 ”的。 师: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这么快就把握了本文的情感基调的。 生 1:这是很明显的。在文章的第 3 段中,作者写道: “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这句话就点明了本文的情感基调。 师:生 1 回答得很轻松,显示了他所具备的较强的阅读能力。这句话正是本文的“文眼” ,是理解全文情感的关键。同学们都应该在阅读中养成快速抓住文眼的能力。 在“明朗”这个情感基调下,作者是怎样把自然的美与心灵的感受融为一体的呢?

19、生 2:第 5 段中,作者在描绘江南植物时,特意突出它们在冬天里所显现的生机,芦花冬至不败,红叶能保持三个月的生命,雪白的桕子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的绿意。作者还评议说:“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 这是画龙点睛之语,把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受直接抒发出来。 生 3:第 7 段,写微雨中的江南,评论说:“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 ”这也照应了文眼“明朗” 。第 8 段

20、写江南的雪景,引的诗句都很有情趣,而品评这些诗句的语言,比如“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又都突出了这种情趣,突出了对江南雪景的喜爱。 生 4:作者还多次写到在江南的冬天里散步。如第 6 段:“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第 9 段:“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 Hi-king, 德国人叫作

21、Spaziergang 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这两段还把江南冬日里的散步与日本人、德国人作了比较,以突出江南冬日里散步的惬意悠闲、逍遥自在。全文的最后一段,作者还写道:“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这就与前面的“文眼”呼应了起来。 师:写散步与江南冬景之美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 4:散步正是对江南冬景之美的心灵感受。 生 5:第 2 段作者还写到了老翁小孩在门前坐着曝背谈天的细节,很有生活气息。他还评论说:“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

22、很么?” “可爱”一词,就表现了作者的心境,也由此引出了第 3 段的文眼“明朗” 。 师:同学们的见解都很精辟。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用心灵去感受自然的美,描绘自然之美时又要时时扣住自己的审美感受,这就是“心灵与自然”的最佳融合。类文比较,拓展阅读 “心境决定情境” 。 师:我们在交流郊游的观感时,首先感到的是“破败” 、 “灰暗” ,而郁达夫却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江南冬日里明朗亮丽的图画。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幻灯投影,学生齐声) “心境决定情境” 。 师:我们再来赏析一下郁达夫的另一篇优美的散文,堪称江南的冬景姊妹篇的故都的秋 。请快速浏览一下预习材料中的故都的秋文本,迅速抓住其“文眼” ,看

23、此文与江南的冬景所营造的意境、表达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生 1:这篇散文的文眼是“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从“清” 、 “静” 、 “悲凉”三个词来看,作者的心情是比较忧郁的。而江南的冬景则色调明朗,作者的心情也是悠闲愉快的 。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很快地发现“文眼”了。请概括地说一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营造这种“清” 、 “静” 、 “悲凉”的意境,来表达自己忧郁的心情的呢? 生 2:第 3 段写了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喇叭似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后面几段还写了北国的槐树、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北方的秋雨、北方的果树等等。这些景物的意境都能使人

24、品到一种秋的悲凉味道。 师:其实在郁达夫的许多作品中都弥漫着灰暗忧郁的色彩,有人甚至说他是病态颓废的。同学们可读一读他的小说代表作沉沦 、 春风沉醉的晚上 。我们读故都的秋 ,是否感觉到了他的忧郁颓废?请谈一谈你的认识。 生 3:应该感觉得到。他好象在特意追求这种秋的“ 清” 、 “静” 、 “悲凉”味道。这从开头第 1 段就看得出来。他在结尾还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既然是“悲凉”的,还要留住它,没有一点 儿厌恶,这不是有病吗? 生 4:我能感受到故都的秋 的那种忧郁美,但我不认为其中带有颓废色彩。三个词 语,我看“清”

25、、 “静” 是主要的,秋景也写得很美。作者好象在“清” 、 “静” 、“悲凉”的“秋味”中思索着人生。 师:两位同学的见解完全不同。我现在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与“左邻右舍”争论一番。 (学生争论,教师巡回听取见解) 师:受课堂的时间限制,不能让大家充分地阐述自己的见解了。大家可以在课后继续讨论。老师可以告诉大家,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七八十年了,还没有结果。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和今后的研究,得出你个人的认识。不过,有一种认识,可以说是完全正确的,那就是 (老师卖关子,学生敛声屏气) 师:“心境决定情境” 。 课堂小结 师: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最后,我有一句话送给大家。亲近大自然,去感受她的美吧,那里有你所有的感情寄托。 (下课) 附:板书 江南的冬景 冬景之美 心灵感受 曝背谈天景 岂不可爱 冬郊的植物 饱觉生气 冬日农村图 文眼:“明朗” 胸襟洒脱 江南的雪景 欢喜调戏 冬日里散步 惬意悠闲 故都的秋文眼: “清” 、 “静” 、 “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