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中医临床答辩,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熊 燕,一、病史采集,试题一简要病史:男性,15岁,眼睑浮肿,尿血4天。 试题二简要病史:男性,24岁,急性腹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2天。 试题三简要病史:男性,18岁,胃脘部疼痛1天。 试题四简要病史:男性,17岁,咳嗽,咳痰3天。 试题五简要病史:男性,50岁,呕吐咖啡色物1天。,试题六简要病史:男性,45岁,多食,消瘦,多尿1个月。 试题七简要病史:男性,60岁,发作性左胸疼痛1个月。 试题八简要病史:男性,60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6个月。 试题九简要病史:男性,12岁,颜面水肿12天。 试题十简要病史:男性,55岁,
2、上腹部隐痛不适2个月,呕吐咖啡色物1天。,试题十一简要病史:男性,20岁,发热伴鼻塞流涕2天。 试题十二简要病史:男性, 50岁,头晕反复发作5年,左侧肢体无力1天。 试题十三简要病史:男性,68岁,头晕,心悸12年,加重3个月。 试题十四简要病史:女性,31岁,小便频急刺痛时作3年,发作5天。 试题十五简要病史:男性,42岁,失眠3个月。,试题十六简要病史:女性,56岁,肢体关节疼痛1年。 试题十七简要病史:男性,41岁,昏迷,呕吐物有大蒜味2小时。 试题十八简要病史:女性,18岁,经血淋漓不尽15天。 试题十九简要病史:男性,65岁,头晕,心悸10年,加重2个月。 试题二十简要病史:男性,
3、60岁,肢体关节疼痛半年。,试题二十一简要病史:女性,42岁,心悸胸闷阵痛3年,加重1天。 试题二十二简要病史:女性,35岁,小便频急刺痛时作2年,发作3天。 试题二十三简要病史:女性,75岁,咳嗽、咳痰、气喘反复发作20年,加重2天。 试题二十四简要病史:女性,45岁,反复夜间胃脘痛2个月。 试题二十五简要病史:男性,60岁,发作性左胸疼痛1个月。,二、中医临床答辩,咳嗽诊断依据是什么?答: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应查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其他兼证。 试述咳嗽风热犯肺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
4、?答: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咳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剂:桑菊饮。 风燥伤肺致咳嗽的证型特点是什么 ?答: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舌质红干而少津,脉浮数,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鉴别要点。答:(1)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一般均属邪实。(2)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证。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
5、感冒证候特征是什么?答: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 风寒感冒证与风热感冒证鉴别要点是什么?答:风寒证以发热轻,恶寒重,流清涕,无汗,咽痒,痰稀白,苔薄白,脉浮紧为症候特点;风热证以发热重,恶寒轻,流黄涕,有汗,咽痛,痰粘黄,苔薄黄,脉浮数为症候特点。,根据肺胀临床特点,类似于西医学中何病?答:肺胀与西医学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相类似。 试述肺胀的诊断依据?答:()病史:有慢性肺系疾患多年,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多见于老年人。()诱因:外感、劳倦过度、情志刺激等。()临床表现:咳逆上气,痰多,憋闷如塞,胸部膨满,喘息,动则加剧,甚则鼻煽起促,张
6、口抬肩,目胀如脱,烦燥不安。()兼症:心悸,面唇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则喘脱,或并发悬饮、鼓胀、神昏、谵语、痉厥、出血等。()体征: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双肺闻及痰鸣音及湿罗音,心音遥远。,肺胀与哮证、喘证如何鉴别?答:肺胀与哮病、喘证均以咳而上气、喘满为主症,区别言之,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日久积渐而成,除咳喘外,尚有心悸、唇甲紫绀,胸腹胀满,肢体浮肿等症状;哮病呈反复发作的一个疾病,以喉中哮鸣有声为特征;喘证是多种急慢行疾病的一个症状,以呼吸气粗困难为主要表现。三者的关系是肺胀可隶属于喘证的范畴,哮与喘病日久不愈都可发展为肺胀。 肺胀痰热郁肺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答:症状:咳逆
7、,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胀睛突,痰黄或白,粘稠难咯,或伴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口渴欲饮,尿赤,大便干,舌边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剂:越婢加半夏汤。,哮病与喘证如何鉴别。答: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有时伴有呼吸困难。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 虚喘与实喘的鉴别要点。答:实喘起病骤急,呼吸有力、深长有余,胸满气粗,声高息涌,膨膨然若气不能容,以长呼为快,两胁胀满,气息急促,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精神不衰。虚喘病势徐缓,呼吸无力、短促难续,气怯声低,慌慌然若气欲断,以深吸为快,精神倦怠。 简述喘脱临床表现。
8、答:喘息鼻煽,张口抬肩,气短息促,烦燥昏蒙,面青,四肢厥冷,汗出如油,脉细数不清,或浮大无根,舌质青暗,苔腻或滑。,试述喘证风寒雍肺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答:症状:喘咳气急,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治法:宣肺散寒。方剂:麻黄汤合华盖散。 试述肺痨虚火灼肺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答:症状:呛咳气急,痰少质粘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失眠,口渴,性情急躁,或胸胁刺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方剂:百合固金汤。,
9、虚劳与肺痨如何鉴别?答:肺痨系正气不足而被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位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咯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致,久虚不复,病程较长,无传染性,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分别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症状。 简述肺痨治疗原则。答:治疗当以补虚培元和抗痨杀虫为原则。调补脏器重点在肺,同时补益脾胃。杀虫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如医学正传.劳极即指出“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气”的两大治则。,惊悸与怔忡的鉴别。答: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中,惊悸发病,多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激或过度紧张而诱发
10、,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中多由旧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也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剧,多数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也可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也可形成怔中。 心悸与奔豚的鉴别。答: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奔豚发作则心胸躁动不安,发于小腹,向上冲逆致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试述心悸心血亏虚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答: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少寐多梦,健忘,舌淡红,脉细弱。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剂:归脾汤。 中医真心痛
11、的概念。答:中医真心痛为胸痹发汗的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可伴心悸、水肿、喘促、汗出肢冷、面百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症状的危重急症。,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1)基本病理:胃痛是胃气失于和降,通降不利,气急阻滞不通引起以胃脘为主要病位的病证;心痛则是心经本身病变引起的心痛正,属胸痹重症。(2)部位:胃痛在胃脘部,剑突下与脐上之间;心痛则在心前区,左前胸,有时可偏在上脘或痛引左肩臂。(3)疼痛程度:胃痛在心下或缓或急,时发时止,不至毙命;心痛则呈剧烈绞痛或闷窒感,在治疗不当的情况下可出现“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12、4)伴见症状:胃痛多伴脘闷纳差,吐酸、呕吐、嗳气;心痛则多伴心悸气短、头晕,胸痹和胃脘痛如何鉴别?答: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可缓解。胃脘痛与饮食有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胸痹与悬饮的鉴别。答:胸痹以闷痛为主,可向左肩胛及左臂内侧放射,常因受寒、饱食、情绪激动、劳累而然发作,历时较短,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剧,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咯痰的肺系证候。,中风的病因病机是什么?答:多在内伤积损基础上,复因劳逸失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血随
13、气逆,肝阳暴张,内风旋动,夹痰挟火,横串经络,蒙蔽神窍,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等。 中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答: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骞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中经络与中脏腑有何区别?答:中经络者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中脏腑则昏不识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但见肢体不用。 试述中风病风痰入络证的症状及代表方剂?答:症状: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
14、,伸则半身不遂,舌苔薄白,脉浮数; 方药:真方白丸子(半夏,白附子,天南星,天麻,川乌,全蝎,木香,枳壳) 补阳还五汤的药物组成及主治中风的证型特点?答:黄芪,当归,赤勺,川芎,桃仁,红花,地龙。主治中风病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证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气短乏力,口交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沉细,试述眩晕肝阳上亢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答:症状:眩晕,头胀头痛,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遇劳或恼怒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方剂:天麻钩藤饮 丹溪心法.头眩中提出“无痰则不作
15、眩”,从该角度治疗眩晕的代表方剂是什么:半夏白术天麻汤。 从病因病机的角度如何鉴别眩晕与头痛?答:二者可同时互见,头痛病因有外感、内伤两方面,眩晕以内伤为主,头痛偏实证者为多,眩晕则以虚证为主。 不寐的中医常见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 不寐的病位与哪些脏腑密切相关?答:主要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胁痛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答: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原则。实证之胁痛,宜用理气、活血、清理湿热之法;虚证之胁痛,宜补中寓通,采用滋阴、养血、柔肝之法。 试述胁痛瘀血阻络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答:症状:胁肋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入夜尤甚,面色晦暗,或胁肋下有肿块,舌质紫暗,脉
16、沉涩。治法:祛瘀通络。方剂:血府逐瘀汤。 肝郁气滞型胁痛的病机,治法及代表方剂是什么?答:病机: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治法:疏肝理气。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湿热痢的临床表现及方药运用。答:湿热痢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痢疾。临床出现痢下赤白脓血,气味臭秽,里急后重,腹痛剧按,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粘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在具体辨析时,应区分热偏重与湿偏重。若湿热并重,治当清肠化湿、解毒,兼以调气行血,方用芍药汤加减。本方用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大黄清热解毒,行血凉血,攻积导滞;木香行气,槟榔行气导滞;当归、白芍、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肉桂反佐,既防诸药苦寒太过伤阳,又以辛温之
17、性通郁而助行气化湿。偏于热重者,痢下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口渴喜冷饮,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以芍药汤加白头翁、黄柏、秦皮、苦参等清泄里热,并重用血药,加地榆、丹皮凉血行血。偏于湿重者,痢下白多赤少,脘腹满闷,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等症为著,以芍药汤减黄芩加苍术、陈皮、厚朴等健运脾胃,燥湿行气。,痢疾证湿热痢的症状及代表方药?答:症状: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发热恶寒,头痛身楚,或口渴发热,舌质红,苔腻微黄;或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浮数,或大而数;方药:芍药汤 痢疾治疗的禁忌有哪些?答:痢疾的治疗禁忌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
18、,忌分利小便。,如何鉴别泄泻和痢疾?答: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针灸治疗急性泄泻?常用穴位有哪些?答: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偏寒者可留针,并用艾条灸或隔姜灸,偏热者针刺多用泻法。 小儿泻泄伤食泻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答:症状:大便稀溏,夹有不消化食物,次数增多,气味酸臭,脘腹胀满疼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嗳气反酸,时欲呕吐,食少或拒食,夜卧不安,舌淡红,苔厚腻或黄垢,指纹色紫。治法:消食化积。方剂:保和丸。,积证与聚证的鉴别。答:积与聚皆为
19、腹内结块,区别言之,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是气分,是为腑病。 简述积症的治疗原则答:积症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予消补兼施;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 如何鉴别积聚和痞满?答:痞满是指腹部痞塞胀满,系自觉症状,无块状物可扪及。积聚是指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不仅有自觉症状,而且有结块可扪及。,如何鉴别呕吐和反胃?答:呕吐与反胃,同属胃部的病变,其病机都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且都有呕吐的临床表现。但反胃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入之谷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终至完谷尽吐出而始感
20、舒畅。呕吐是以有声有物为特征,因胃气上逆所致,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胃虚失和的不同。 呕吐的病因病机?答:呕吐是由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导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病证。 应如何鉴别壹嗝与梅核气?答:壹嗝系有形之物瘀阻于食道,吞咽困难.梅核气则系气逆痰阻于咽喉,为无形之气,咽中有阻塞不舒的感觉,而无食物哽壹不顺、或吞咽困难、食入即吐的症状.,鼓胀与水肿如何鉴别?答:鼓胀主要为肝、脾、肾受损,气、血、水互结于腹中,以腹部胀大为主,四肢肿不甚明显。晚期方伴肢体浮肿,每兼见面色青晦,面颈部有血痣赤缕,腹皮青筋显露等。水肿主要为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泛溢肌肤。其浮肿多从
21、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及肢体,或下肢先肿,后及全身,每见面色晄白,腰酸倦怠等,水肿较甚者亦可伴见腹水。 鼓胀的临床表现特征,治疗原则是什么?答: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治当攻补兼施,补虚不忘实,泻实不忘虚。,简述淋症的诊断要点?答:小便频数,淋漓涩痛,小腹拘急引痛。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多见于已婚女性,每因疲劳、情志变化、不洁房事诱发。 膏淋的证机概要、治法及代表方剂是什么?答:证机概要:湿热下注,阻滞经络,脂汁外溢。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泻浊。代表方剂:程氏萆薢分清饮。 热淋的主证、治法、代表方?答:主证: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灼热,舌红
22、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通淋。代表方:八正散加减,如何鉴别尿血与血淋?答:都有小便出血,一般将有尿痛者称为血淋,无痛者称为尿血。 试述癃闭的辩证要点。答:首先要辨别病之虚实。实证当辨湿热、浊瘀、肺热、肝郁之偏胜;虚证当辨脾、肾虚衰之不同,阴阳亏虚之差别。其次要了解病情之缓急,病势之轻重。水蓄膀胱,小便闭涩不通为疾病;小便量少,但点滴能出,无水蓄膀胱者为缓证。由“癃”转“闭”为病势加重,由“闭”转“癃”为病势减轻。,试述腹痛寒邪内阻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答:症状:腹痛急暴,得温痛减,遇冷更甚,口和不渴,小便清利,大便尚可或溏薄,舌苔白腻,脉沉紧。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方剂:良附丸合正气
23、天香散。 试述腹痛中脏虚寒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答: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寒,痛时喜按,饥饿劳累后更甚,得食或休息后稍减,大便溏薄,神疲,气短,舌淡苔白,脉沉细。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方剂:小建中汤 瘀血停胃型胃脘痛的临床表现、治疗法则及代表方剂是什么?答:胃脘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必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疗法则:化瘀通络,理气和胃。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如何区别阴水和阳水?答:阴水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发病缓慢,肿多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
24、则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阳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一般病程较短. 简述水肿的治疗原则?答:阳水以祛邪为主,应予发汗、利水或攻逐,同时配合清热解毒、理气化湿等法。阴水扶正为主,健脾温肾,同时配合利水、养阴、活血、区域等法,对于虚实挟杂者,则当兼顾,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阳黄有哪几个证型?各自的治法是什么?答:热重于湿证,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湿重于热证,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胆腑郁热证,治法:疏肝泄热,利胆退黄。疫毒炽盛证(急黄),治法:清热解毒
25、,凉血开窍。 阳黄与阴黄如何鉴别?答:阳黄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阴黄黄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风湿热痹的临床表现及病机是什么?答: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病机:风湿邪热壅滞经脉,气血痹阻不通。 痹症与痿症的鉴别要点。答:鉴别要点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以肢体软弱无力为主;其次是
26、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部分痿证初起即有肌肉委缩,而痹证一般没有。,如何辨别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答:外感头痛因外邪致病,属实证,起病较急,一般疼痛较剧,多表现为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内伤头痛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为多见,起病缓慢,疼痛较轻,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多属虚证;如因肝阳、痰浊、瘀血所致者属实,表现为头昏胀痛,或昏蒙重痛,或刺痛钝痛,或刺痛钝痛,痛点固定,常伴有肝阳、痰浊、瘀血的相应征候。 颈椎病风寒湿证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答:症状: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颈部僵硬,活动受限;苔薄白,脉弦紧。治法:祛
27、风散寒,除湿通络。方剂:桂枝附子汤。,郁证心神失养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答:症状: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方剂:甘麦大枣汤。 气虚便秘的症状及代表方药?答:症状: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难以排出,便后乏力,汗出气短,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方药:黄芪汤 简述崩漏三法?答:塞流、澄源、固本。,瘀血腰痛的临床表现及证机概要是什么?答:临床表现: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部分病人有跌仆闪挫病史.证机
28、概要:瘀血阻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试述虚劳肾阳虚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答:症状: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泻泄,舌质淡胖,有齿痕。治法:温补肾阳。方剂:右归丸。 试述消渴胃热枳盛的症状、诊治和代表方剂?答:症状: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治法:请胃泻火,养阴增液。方剂:玉女煎。,试述眩晕淤血阻窍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 症状:眩晕、头痛、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色暗有淤斑、脉细涩。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方剂:通窍活血汤。,试述心悸水饮凌心症的症状、治法和代表方剂。症状:心悸、眩晕、
29、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方剂:苓桂术甘汤,试述肠痈湿热症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症状: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差、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通腹泻热、利湿解毒。 方剂: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4、试述胁痛肝络失养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症状:胁部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治法:养阴柔肝。方剂:一贯煎。,5、试述黄疸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和急黄的治法与常用方剂。主要诊断依据:目黄。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常用药:水牛角、黄连、栀子、板蓝根、生地、玄参、丹皮、茵陈、土茯苓、大黄。,6、试述胃痛脾胃虚寒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得食则缓、泛吐清水、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剂:黄芪建中汤。,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