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王】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遵义专版)练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古诗词曲阅读 四十五、无题 精讲.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44500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王】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遵义专版)练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古诗词曲阅读 四十五、无题 精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十五、无 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来源:gkstk.Com东风无力百花残。首联写爱情的不幸遭遇(或借写爱情抒发政治失意的苦闷) 和主人公的心境。前一句为突出“别亦难”而连用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厚。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后一句情景交融,“东风”点明了时节,以春光将尽的特点进一步渲染别离的悲凉气氛,此时之景也正是抒情者痛苦心境的反映。春蚕到死丝方尽,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蜡炬成灰泪始干。颔联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至死不悔的爱情追求。先以“蚕丝”象征情思,再以蜡烛比作相思之泪,“方”“始”二字将强调之意尽显,自己对感情至死不渝

2、,而思念的痛苦也终生相随。“泪”字将诗人的内心情感展露无遗,执着而又无望的内心世界被生动地刻画出来,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真是新奇而巧妙。这两句可以言情、喻志,常用来表示忠贞不二的执着和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颈联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即担心容颜变,也担心男人一人在外,夜读时会被寒气所侵,其中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但愁”“应觉”均是诗人的猜测之词,担心、怜惜之情尽露于外。“云鬓改”“夜吟”是说因为相思的痛苦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

3、理上的凄凉之感,这两句结合起来充分地体现了诗人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尾联是女子强作安慰之语,女子明知男子要与之离别到很远的地方,蓬山已非人间之境,其远可想而知,但却说是“无多路”,且有“青鸟”经常传递信息。要青鸟才能探望,更可见相隔之远。到此,情越写越深,开头“别亦难”之“难”就让人愈加容易领会了。【背景资料】在唐代,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就曾到玉阳山学道。学道期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道士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所明知,而李商隐的内心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寄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主题】本诗主要表现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并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追求。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指什么?作者突出的是哪一种难?_第个是困难,第二个是难受。把两种“难”作对比,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达分别时的难舍难分。_2请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诗的理解。来源:学优高考网_用生动的比喻,巧妙的谐音,表现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语言摇曳多姿,精彩感人。_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gkstk.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