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河北)语文:三.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40982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河北)语文: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河北)语文: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河北)语文: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谏言谋略篇一、(2015 丽水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3 题。楚庄王问詹何 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 ,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 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 。 ”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 说符篇)【注释】詹何:古代哲学家。社稷:指国家。身治:自身修养好。末:末节,次要的事情。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詹何对曰 对:_(2)故本在身 本:_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_3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_二、(2015 石家庄 41 中模拟)文言文阅读。上书谏吴王(节选)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 ,足可搔而绝 ,手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 。磨 砥砺 ,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 ,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熟计 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注释】蘖(ni):植物的幼芽。足可搔而绝:用脚可以踩断。 据其未生,先其未形:在它未成长之前(就抑止它 ),在它未形成之前( 就抑止它) 。磨 砥砺:四种磨刀工具。种树畜养:种植物,养牲畜。熟计:仔细考虑。1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断句。积 德 累 行 不 知 其 善 有 时 而 用 弃 义 背 理

3、不 知 其 恶 有 时 而 亡2解释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始生而蘖 始:_(2)不见其损 损:_(3)有时而尽 时:_(4)不见其益 益:_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愿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_4文中画线句阐明了积善成德、_的道理。空白处正确的选项是( )A防微杜渐 B温故知新C礼尚往来 D得寸进尺三、(2015 石家庄 42 中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 ,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 ,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 ”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 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4、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 之,即敕免罪。(选自西京杂记 ,略有改动 )【注释】申宪:依法惩处。申,按照。宪,法律。愎(b):固执任性。壮:成年。愍(mn):哀怜。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汝临去,慎勿言 临:_(2)益死之速耳 益:_(3)但屡顾帝 顾:_2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所欲有甚于生者B旁人言之 何陋之有C我当设奇以激之 无从致书以观D乃凄然愍之 乃不知有汉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_4选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请细读选文,摘录文中词语进行填空。开端:乳母_ 发展:乳母_高潮:东

5、方设奇 结局:武帝赦免5文中的东方朔是怎样劝诫汉武帝赦免其乳母之罪的?_四、(2016 原创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选自说苑)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吴王欲伐荆 伐:_(2)告其左右曰 左右:_(3)黄雀延颈 延:_(4)乃

6、罢其兵 罢:_2下列句子中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A欲穷其林。(桃花源记)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C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D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与前。 (狼)3下列对“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同住的人中有一个年轻的书生想进谏却又不敢。B有一个叫少孺子的人想进谏却又不敢。C同屋的人中有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D吴王的门客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4结合文意,简要说说吴王是个怎样的人。_5文中“少孺子”和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哪个人物的进谏方式相似?都采用了什么方式劝说国君?_五、(2016 原创预

7、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 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庄蹻(qio):战国时反楚起事领袖和楚国将军,楚庄王之苗裔。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庄子谏曰 谏:_(2)此智之如目也 智:_(3)在自见 见:_(4)自见之谓明 明:_2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庄蹻为盗于境内A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B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C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_4阅读上面文段,谈谈你对庄子劝谏艺术的理解。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