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小石潭记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 回清倒影B如鸣骊环 环堵萧然C日光下澈 下见小潭D凄神寒骨 林寒涧肃2下列句中的“可”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来源:学优高考网A从小丘西行 B似与游者相乐来源:学优高考网C凄神寒骨 D潭西南而望 来源:gkstk.Com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潭中鱼可百许头(2)其岸势犬牙差互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
2、声的手法展示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愉悦的心情。6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 _。(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 _。(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_ _7翻译下面的句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阅读全文,回答问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飒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
3、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饴然不动,傲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8解释下列加点词。(1) 怡然不动( )(2) 其岸势犬牙差互( )(3) 乃记之而去( )9小石潭是如何被发现的?(用原文语句回答)_10与“其岸势犬牙差互”一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另外两句是“_”“_”。11文中有三处直接流露出作
4、者心情的句子,请找 出来。_1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潭水和游鱼的特点。来源:学优高考网_参考答案1C解析:A项, “清”的意思分别是“凄清” “清波” 。B项, “环”的意思分别是“玉质装饰物” “周围” 。C项, “下”的意思都是 “向下” 。D项, “寒”的意思分别是“使寒冷“清凉” 。2A倒捌A项, “可 是“大约”的意思,其他三项的“ 可”是“可以”的意思。3B解析:A项, “西” ,名词作状语,向西。B项,乐,欢乐,没有活用现象。C 项, “凄”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D 项, “西南” ,名词作状语,向西南。点拨:如何判断词语是否属于活用现象:(1)要广泛积累,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
5、一些活用现象,要识记。可从大量的例句。中理清常见活用实词的规律。(2)在判断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同时要观察词语前后的语法关系。4(1)潭中鱼可百许头 (2)其岸势犬牙差互 解析:本题考查朗读的节奏,在本题中,只需把主谓划开。 “潭中鱼” “其岸势”分别做主语,在其后划开即可。5D解析:不是“愉悦的心情 ”,而是“形乐实悲” 。从文章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作者的孤寂凄苦。根据作品当时的写作背景作者被贬永州,也可推知是“形乐实悲” 。6(1)如鸣佩环(2)( 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解析:比题考查名句默写,可根据
6、对课文的理解,写出对应的句子,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注意“澈” “怡” “假”的写法。7那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一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8(1)呆呆的样子(2) 像狗牙那样 (3)于是,就解析:要结合具体语句解释重点词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如“犬牙”是名词作状语,解释为“像狗牙那样” 。9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瑕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解析:显只要找出表明寻找小石潭的行踪的句子即可。10闻水声,如鸣两珮环 斗折蛇行 解析:干中的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 “如鸣珮环”把水声比喻为玉质装饰物相碰撞的声音。 “斗折蛇行”用北斗星的曲折和蛇的蜿蜒前行来形容小溪的弯曲,也是比喻。11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者的心情是由乐而转为凄凉悲伤的,只要找出表示这些心情的语句即可。12潭水:空明澄澈。游鱼:自由、活泼、欢快。 解析:比题考查概括能力。文章第一段写“水尤清冽” ,第二段写潭水时,运用侧面描写写出水的清澈。写鱼时,运用直接描写。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写出了它们的自由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