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技术选择及其创新激励机制比较探究摘要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必须强化技术创新的“选择”意识,除传统的经济效率标准外,还要以生态效率与其它社会价值为基准来选择技术发展的方向。基于此,特提出技术创新选择的评价标准。并认为,当前生态化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缺乏恰当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短期生存压力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比较了当前各种激励方式下社会整体帕累托最优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单纯对生态化产品价格进行补贴并不能使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程度达到社会帕累托最优的程度,创新投资补贴能直接降低企业生态化技术
2、创新所面临的风险,因此具有更好的激励效果。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技术创新;选择标准;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F124.5;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134-05 在以工业化为核心的近代社会,尽管技术的“双刃”现象早有显现,但实际上人们总是乐于肯定技术进步的正面效应,而倾向于忽视技术进步的负面效应,在政策上则2表现为一味鼓励技术发展,缺乏对技术进步的必要选择机制。这种倾向往往造成技术创新价值的背离,其中由于滥用技术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的后果,显得尤为突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
3、定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之一,以生态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要求必须强化技术创新的“选择”意识。 1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技术创新选择的含义 1.1 技术创新的价值分析 技术创新的价值是一个系统,主要包含认知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各种价值具有各自的特点,在价值系统中居于不同的地位。技术创新的认知价值与审美价值是在人的观念中实现的价值,可称之为“内在价值” ;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在人的观念以外实现的价值,可称为“外在”价值1 。其中,外在价值是技术创新的根本价值,这是由于人类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都要依靠外在价值的实现,它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的革命力量。而在技术创新形成的外在价值中,经济价值又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与前提,这是因为只有夯实经济基础,技术创新才会进一步影响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进而对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文明的发展、人类素质的提高与人自身的完善发挥巨大的作用。技术创新的社会价值3包括很多方面,如文化价值、政治价值、军事价值、生态价值等等。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要涉及到的是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中的生态价值之间关系的协调。借助科技的巨大功能,人否定了自然的直接存在状态,使“自在之物”成为合乎人目的 的“为我之物” 2 ,技术强化了人自身有限的物质力量,减少了自然对人的束缚和限制,同时也使人类具有了巨大的破坏力量。
5、由于技术本身具有反生态的性质,因此技术创新存在着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背离的可能性。技术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总是服务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而发展观和发展战略也总是对技术创新的价值选择产生导向作用。传统工业文明的片面经济发展观不断强化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催生了功利性、短视性和唯经济利益的技术创新观,技术创新价值背离由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直接现实性。对企业来说,检测技术创新成功 与否的基本标准只是其商业价值;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政策与制度的供给偏向不断诱导和助长技术创新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价值取向。追求单一经济价值的技术创新势必加快对自然资源的耗费和加重对环境的污染,当自然的再生无法
6、弥补由于创新加快而导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时,于是生态危机就4显现出来。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观念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又在不断积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甚至有悖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1.2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技术创新选择决策依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除反映传统的效率标准外,还要以生态价值与其它社会价值标准来选择技术模式和技术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技术创新不应该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技术方式应与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相协调;技术方式应符合人性化需求。当然,并不是因此否定经济效率标准,在一些情况下经济标准与生态标准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技术选择的
7、生态价值导向落实为实际的技术政策,需要一定的评价指标作为选择技术路线的决策依据。奥地利经济学家陶在朴提出了一个生态技术系数作为参照依据,其计算公式为 f=(R-W)/R=1-(R/W)3 ,其中,f 为生态技术系数,R 为物质消耗量,W 表示废弃物排放量。生态技术系数的含义是指国民经济中真正被利用的物质数量占国民经济总物质消耗的比例,它可以衡量宏观层面上技术创新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贡献,但不适于微观层面上的操作,特别是评价某项具体技术是否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5根据物质在“环境-社会”系统的流动规律,本文把国民经济分为两大领域:一是生产,包括开采、加工、流
8、通等环节;二是消费,是指消费商品,最后弃置的过程。首先来看生 产,如果 R 为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总量,f 为资源转化为产品的效率即生态效率。g 表示产品转化为产值的效率即经 济效率,则产值 Y 可用式(1)表示。式(1)显示提高产值存在两种途径。在传统工业社会,主要依靠R 与 g 的提高;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选择则除了考虑提高 g 以外,还致力于 f 的提高,进而实现在R 一定甚至减少 的条件下实现产值的增加。当然,如前所述提高 f 与提高 g 并不矛盾,在二者同时增加的前提下,可以使资源投入 R 下降幅度更大。 再来看消费领域,消费者购买商品目的是为了获取商品所能提供的功效4
9、 ,若将其记为 U,所消费的商品数量为 Q,产品消费过程所付出的环境代价记为 C,则有(2)式成立。式(2)表明,消费领域涉及两类技术创新,一是降低产品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损害(h) ,二是提高消费单位所能获得的功效(j) 。在传统工业社会,上述两类技术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消费者通过增加商品消费量获取更多的效用,在 h 与 j 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产品本身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工业社会产品设计相比,应更6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健康保护与环境保护程度以及舒适度。通过改进产品设计,大幅度降低商品消费过程对环境的危害,同时更加注重维护和增加产品的使用
10、功能,延长使用寿命,例如在设计产品时要使其变得更加易于维护、拆解和回收等。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技术选择的指标与评价依据,如(9) 、 (10)所示。即用于产品生产的技术需使得资源消耗增加对产值增长的贡献远小于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甚至是在资源消耗量降低的情况下,实现产出的持续增长。而对于产品设计技术,则要求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增长对消费者效用增加的贡献率小于产品品质、设计、功效改进的贡献,或者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前提下,提高消费者的效用。 2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2.1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障碍因素 当前,从实际情况来看,制约技术创新生态化的主要
11、障碍包括:路径依赖、思维局限性、市场限制、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等。具体来说, “路径依赖”主要是指一些企业习惯于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取得过成功的领域,侧重于对那些它们所了解的领域进行深度探索,这虽然对于技术本身的发展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对于提高企业整体技术能力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却是不利的75 。 “思维局限”是指企业往往易于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接受的或已接受的产品或服务上,未能预见到生态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广阔前景。 “市场限制”主要是指缺乏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制约。 而“外部效益导致市场失灵”是制约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根本因素。微观经济学告诉我 们,市场机制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假
12、设:单个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不产生影响,即不存在外部性。但是对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来说,这一假定往往不能成立,因为生态化技术创新或生态产品存在外部利益,传统技术创新却存在外部成本,从而导致“看不见的手”失灵。如某企业开展生态化技术创新,由此减少了污染物,节约了自然资源,带来了外在的社会效益,但该企业并不能因此而得到利益补偿。相反,另一企业仍然沿袭传统技术创新方式,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大量排放污染物,破坏生态环境,给社会带来了危害,但该企业自身并不需要支付外在成本用来抵偿这种损害。两相对比,企业决不会主动实施生态技术创新。反过来说,8公众环境意识提高, 绿色市场与需求就会逐渐形成。调
13、查资料表明,89%的美国公民对其购买产品的环境影响十分关心,78%的人愿意为购买绿色产品多支付 5%的费用6 。 综上可知,目前生态化技术创新面临的障碍可概括为缺乏适当的机制支撑,导致企业长远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短期生存压力之间难以平衡,从而使得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2.2 相关生态化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比较研究 这里考察政府为诱导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所实施的几种激励机制,辨别各种激励机制下社会系统整体有效帕累托最优的存在问题,并从企业、公众的角度对上述激励机制的优劣进行比较。 (1) 模型描述。模型涉及三个主体,创新企业群体、公众与政府。这里不考虑企业之间的关系,
14、把众多企业组成的群体看作一个创新主体。公众的收益决定民意,而民意直接决定了政府的决策。设企业为满足市场的需求 D 而制造产品,单位产品成本为 cm;公众为了获取价格为 w的产品而最大支付意愿为 p,产品购买之后的消费成本为cc。假设企业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可以使环境质量改善 e,但技术创新的费用是122,其中 为边际技术含量的投入参数,01,表示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水平7 ,e 为环境质量改善因子。由于生态化9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企业往往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因此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价格补贴或者投资补贴激励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型假设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市场,单位产品的价格 p 保持不变。 一般
15、来说,政府激励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政策有:制定有利于促进生态化技术发展的税收政策,如实行减免相应的企业所得税、设备销售税、财产税和减免固定资 产税并享受折旧优惠等;向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加大信贷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对研发和应用生态化技术的企业优先贷款和实行优惠利率10 。然而这些种类繁多的激励政策可归纳为三种方案:提供生态化产品价格补贴,提供生态化技术创新投资补贴;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机制。设政府对企业销售单 位产品的价格补贴为 p;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补贴为122(01);p 表示产品价格补贴因子,且 ep, 表示生态化技术创新投资补贴因子。假定产品价格补贴与投资补贴均来自政
16、府对公众征收的资源税、环境税,因而增加了公众的成本,降低了公众的效用。 企业与公众都是理性的个体。实际激励机制的选择需要同时考虑企业和公众的利益最大化以及社会系统整体收益的最大化。 10(2) 只提供生态化产品价格补贴的情景。此时公众作为消费者,获取的效用 U 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购买产品后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二是环境质量改善带来的收益。设企业的经济收益为 Y,整个社会的收益为 ,则有(11)式成立: 为使社会整体效益最优,对 求 的一阶导数并另其等于零,可得,=De,U=D(p-w-ce)+D2(e2-pe),Y=D(w-cm)+D2(2pe-e2)2。但是社会整体的帕累托最优并不是总是可行的,
17、容易得到在非合作的情况下,企业最优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水平为 1DpY1。可见,在这种激励机制下,无法达到有效的社会帕累托最优,因为公众和企业都不原意接受比非合作博弈下更低的利润。 3 结 论 强化技术创新的“选择”意识,以生态价值为核心,实现科技创新与科技应用方式的转变,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具体来说,对于产品生产技术,不但要提升经济效率,而且还需大幅度提升生态效率;对于产品设计技术,不但要降低产品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损害水平,而且还要提升单位产品的功效。 在传统制度框架下,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施必将导致11企业是实现经济价值还是生态价值的两难选择,
18、因而政府必须出台相应得激励机制。由于创新投资补贴能直接降低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风险,所以企业偏好于接受投资补贴。当公众的环境意识较低时,其从环境质量改善所获得效用水平 e 也较低,此时政府倾向于采取单纯提供投资补贴的激励方式,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策略,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既提供价格补贴又提供创新投资补贴的激励机制会逐渐代替前者。 (编辑:于 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林德宏. 人与机器高科技的本质与人文精神的复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Lin Dehong. Human and Machine: Nature of Hightech and Rebirth o
19、f HumanityM. Nanjing: Jiangshu Education Press,1999. 2张鹏. 论技术创新的价值冲突和出路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8(3): 15.Zhang peng. About the Way out for Value Conflicts of Technical InnovationJ.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 122006,8(3):15. 3陶在朴. 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可持续
20、发展的重量及面积观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Tao Zaipu. Ecological Burden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 Belief in Weight and Ar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2003. 4赫尔曼E戴利. 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 006.Herman EDaly. Beyond Growth: the Econom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 Shanghai
21、: Shanghai Translation Press,2006. 5杨玉文, 张巨勇. 生态化技术创新机制研究J. 生态经济, 2007,5:101103.Y ang Yuwen, Zhang Juyong.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of Ecological Technical Innovation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5:101103. 136Robin Williams, David Edge.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J. Research Policy, 1996,25:8658
22、99. 7郭三党,刘思峰,方志耕. 寡头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最佳技术含量的博弈分析 J. 技术进步与对策, 2007,24(7):111114. Guo Sandang, Liu Sifeng, Fang Zhigeng. Game Analysis of the Best Technological Contents of Oligopsony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Policy, 2007, 24(7): 111114. 8阎维洁. 各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比
23、较分析J.当代经济,2007,8:5658.Jia ng Weiji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Policies of Technical InnovationJ. Modern Economy, 2007,8:5658. 9戴永务,余建辉,刘燕娜等.绿色技术创新政策的国际经验对福建的借鉴与启示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7,2:1014.Dai Yongwu,Yu Jianhui, Liu Yanna. Suggestions and Inspi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of green Te
24、chnical Innovation Policies for FujianJ. Journal of 14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2007,2:1014. 10郭振中,张传庆. 关于构建绿色技术政策体系的几点思考J. 东北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 , 2007,9(1):4851.Guo Zhenzhong, Zhang Chuanqing. Reflections on Policymaking Mechanism of Green TechnologiesJ.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 2007,9(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