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素质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 总分:120 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 分)1、读下列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1)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2)屠户横批了衣服,tin( )着肚子去了。(3)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4)公园里有一 hng( )湖水。2、感悟着生活中的语文。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下列广告用语对你有什么启示(3 分)“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真金不怕火炼!”3、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2 分)(1)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2)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4
2、. 考验你的综合能力。(6 分)湖光山色,乌语花香,漠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_,_。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 分)_改为_ _改为_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把佳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 分)_根据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排比句。(2 分)_5、读下列两则消息,你能从
3、中发现什么(3 分)据路透社报道,韩国东南部小镇上有一位年近 70 岁的修理工,他名字叫徐尚文。在5 年中参加了 272 次驾驶理论考试,最终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通过,他可以算得上是对考试最矢志不渝的人。他说,他把自学考试当作学习的过程,虽然每次都不及格,但总能学到些东西。北京考试报报道:北京房山区张坊镇瓦沟村的郭志存今年 47 岁,农民,历尽 8年奋斗,获取自学法律专科学历,之后又马不停蹄地朝本科学历挺进。他在担任村主任期间,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为村经济发展做贡献。二、阅读理解与欣赏(一)阅读口技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2 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
4、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京中有善者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众宾团坐 无敢哗者7、选段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分)8、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写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 分)9、“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这个对宾客们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 分) 10、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通假字,请指出来,并请写出本字,说明其意思。(2 分)11、这段文字都介绍了哪些内容?(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习题。(12 分)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
5、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同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
6、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12、文章开头在写鲁镇酒店的格局之后,写
7、“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房子里“慢慢地坐喝”。在孔乙己出场之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 分)13、本文用字准确,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用词的妙处。(3 分)(1)“便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排”字对刻画孔乙己形象有什么作用?(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句中的“绽”字十分传神,结合文意,谈谈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4、品味文中的句子,根据提示概括回答后面的问题。(2 分)(1)第 1 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集中而概括地写出了孔乙己的特点.(2)第 2 句“他身材很高大也没有洗”肖像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孔乙己是一个的形象。15、“窃书不能算
8、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的“窃”和“偷”在意思上是否相同?孔乙己为什么会这样说?(2 分)16、上文中不只一次写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和讽刺,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请就你的理解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 分)(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苗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恰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
9、间夹杂些许困惑。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却远没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地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号,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
10、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 R 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前形势无动于在,依旧我行我素。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到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之时。17、从全文
11、看,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什么?18、孔乙己不愿脱下那破旧的长衫是因为他穷困潦倒而又执意“清高”,当今社会的一些人不愿脱下那无形“长衫”的原因又是什么?(依据第段内容用精练的语言回答)19、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而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作者的态度又是什么?(依据第段内容归纳出两个词回答。)20、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四)阅读家书一文,回答 22-26 题。(12 分)家书胡凯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
12、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撰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了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去,“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
13、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 9 只崽。今年价好,涨到 7 块,有卖头儿。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上个月,那只黑老毋鸡被隔壁伢子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菊咬起下唇,写道:“上
14、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枝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枝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
15、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纸,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郑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 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信收到。钱就寄。21、从经济状况来看,你觉得延叔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 分)_ 22、菊的哥哥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你能依据文本分析他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吗?(2 分)_ 23、“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哽在他心里的是什么东西?(2 分)_ 24、最初
16、的家书密密麻麻写了三大张,说了许多事,这反映了延叔一家三口怎样的情感?最后延叔又让菊将家书改成短短的六个字,这又是为什么?试做分析。(3 分)_ 25、你觉得这篇小小说有哪些突出的写作特点?试从两个方面结合文本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 分)_ 三、综合性学习与探究(6 分)26、某校初三(8)班同学在阅读完水浒传、三国演义后,开展了一次“识英雄,学英雄,做英雄”主题班会活动。在选择学习对象上,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同学(甲方)选择诸葛亮,而不选宋江;一部分同学(乙方)选择了宋江,而不选诸葛亮;另一部分同学(丙方)则将诸葛亮、宋江都选了;还有一部分同学(丁方)则认为宋江、诸葛亮都不值得选。甲方选择诸葛
17、亮的理由是:诸葛亮有运筹帷幄的卓越的军事谋略,同时还有对刘氏王朝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而宋江道貌岸然,虚情假意,在梁山正在兴盛,腐败的宋王朝束手无策之时,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接受招安,出卖梁山,使众多英雄罹难。(1)假如你是乙方、丙方、丁方中的任何一方,请谈谈你的选择理由。(3 分)_ (2)在平时课外名著阅读中,你最喜欢读那本书?谈谈喜欢读这本书的理由。(3 分)作者及书名:理由:四、作文练笔与展示(50 分)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经历:校园中寻求知识;家庭中感受亲情;社会中奉献真爱;经历,使我们的大脑更加睿智;经历,使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经历,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因此,有人
18、说经历就是一种财富。请以“经历的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 600 字。参考答案:一、1、chu 腆 jin 泓 2、(1)一个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能满足已取得的一些成绩。(2)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漢典 Z 3、林教头 曹操4、富一赋 偕一谐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色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5、示例:学习不分年龄,只要你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成就。二、(一)6、擅长 适逢 围坐 大声讲话的人 7、以“京中有善口技者”介绍口技表演者,是全文的总说,即“善”字统
19、领全篇,文章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展开的。8、说明表演场地狭小、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9、“满坐寂然,无敢哗者”点染表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穆紧张的气氛,着墨寥寥却暗示出表演者技艺之高、名声之大。10、“满坐寂然”中“坐”同“座”,指听众 11、介绍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演前气氛。(二)12、写出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环境(或:写出人们身份地位的标志);为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提供了活动的典型环境 13、(1)一个“排”字表现了孔乙己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显示了孔乙己的摆阔气、内心得意的心理。(2)写出了孔乙己额上青筋暴起似乎历历可数的形象,逼真地表现了孔乙己当时窘迫的神
20、情。14、(1)特殊身份、尴尬处境(2)贫困潦倒、饱受欺凌、好逸恶劳 15、“窃”和“偷”是同义词,意思相同,只不过前是文言,后是白话。孔乙己为了面子,维持读书人的“清高”而狡辨,这是一种自我解嘲,是强词夺理。16、这是一道开放性题,所谈内容只要符合文题要求且言之成理即可记分。(三)17、“陈旧的思想与观念”或“陈规陋习”。18、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人由于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为了私利,而不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19、“无奈”、“鄙视”、“痛恨”、“否定”等。20、只有抛弃陈旧的思想和观念,时代才能进步。(四)21、这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家庭。从以下的叙述描写可以看出:菊写信是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用
21、的是笔杆裂开的圆珠笔;菊的哥哥要的钱需要凑好才能寄去;去年的债刚刚还清;学校奖给菊那枝笔,她舍不得用;家里分了救灾衣服;信写了三张就没有纸了。22、 菊的哥哥的来信很短,他只表示自己需要钱,不回家过年,对家里的事和父母、妹妹的情况一概不问。从中可以看出他亲情淡薄,对家人和家庭情况漠不关心 23、儿子对家庭的冷漠使他无法接受的不快。(大意对即可) 24、这反映了他们有浓浓的亲情,希望菊的哥哥分享他们的快乐,安心读书。延叔以这种方式对儿子的冷漠态度表示不满。25、 (1)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例如,冷漠的短信与充满亲情的长信的对比;拆信前的兴奋与拆信后的失望的对比。 (2)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
22、的情感。例如,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3)通过细节描写表情达意。例如,“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小心地”说明菊把信看得很重;“薄薄的一张纸”,说明信的内容很少。又如,“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笔杆裂开”说明家庭不富裕,非常节俭。 (4)语言含蓄,耐人寻味。通篇没有一句话明确表明作者的观点,但对菊的哥哥的批评态度却包含在字里行间。开头和结尾都强调了“薄薄的一张纸”,暗示着菊的哥哥亲情淡薄。第二封信改为六个字,更是耐人寻味,延叔的不满之情蕴含其中。三、(1)乙方:宋江仗义疏
23、财,受到中英雄的拥戴。他统领梁山英雄,除强扶弱,打富济贫,一身英雄气概。而诸葛亮效忠于昏庸无能的刘禅,东征西讨,七次北伐,影响了广大百姓的安宁生活。丙方:诸葛亮、宋江两个都是名著塑造的民族英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诸葛亮的聪明智慧,敬业精神,学习宋江的仗义疏财,侠义精神。丁方:他们是小说塑造的英雄,是虚构的人物,没有实际意义。即使有这样的英雄,也离我们的生活太远。要学英雄,我们就要学今天的英雄,学身边的英雄。如:任长霞,面对黑恶势力,她拍案而起,面对贫民百姓,她柔情似水。(2)例:作者及书名: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由:该书以生动
24、的艺术语言刻画了一个身残志坚,献身于共产主义壮丽事业的平凡而伟大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给人们极大的教育和鼓舞。四、例文:我成长中经历的财富一清楚地记得,小时的我是那么淘气,那么贪玩。夏天即使是大雨滂沱也要在雨中光着脚丫,在大地这架大琴盘上,与雨滴一起击奏欢乐的节拍。冬天,纵然天寒地冻,千里冰封,我也在雪地里与伙伴们掷雪球、堆雪人,鼻尖冻得通红,嘴里哈着热气,脸上溢满快乐。那时的生活虽然有些艰活,所以我觉得我更应该快乐。与他们相比,我不用承担生活的艰辛,却可以享受生活的快乐,他们的微笑时时感染着我,让我体会着生活的美好与甜蜜。于是,微笑着,真诚地,在风雨中我度过了欢乐的童年。这,是我的第一笔财富。
25、二时间老人慢慢地老去,但他没有忘记把我的身体拉长,没有忘记将健康与智慧装入我的头脑。我不再迷恋于夏天的风雨和冬天的冰雪,开始探寻书本里的奥秘,探雪人生的真谛,撷取奋斗的乐趣,体验成长的滋味。可是生活的风雨真有点让我站不住脚,伤心的时候,我真想趴下,永远不再站起。但我又怕时间老人那严慈的目光。于是,我就像一棵生长在狂风暴雨中的小树,虽左右摇摆但绝不倒下,一旦雨过天晴,我依然追求灿烂的阳光。于是,我又得到了第二笔财富乐观、坚强、奋斗不息。三我的时间终究会走到尽头,我所能带走的也只有一堆碳、氢、氧、氮的化合物。这也是我的第 N+1 笔财富。在第二次与第 N+1 次之间,我不知道将有什么,但我知道坎坷与痛苦将是大部分。上帝是公正的,他分给每一个人的财富也是公平的。一位哲人这样说道:“上帝造物用了 7天,他分给人的各种财富也将是 7 的倍数,其中有 7 的 1 次方次次欢乐,7 的 7 次方次痛苦,7 的 0 次方次死亡”面对上帝的赐与,我不会抛弃痛苦,逃避坎坷,因为那也是我的财富。有了这些坎坷与痛苦,我的人生才会真正丰富而充实!曾经,有一笔可观的财富摆在我面前,我珍惜了,并感谢了生活,于是财富滚滚而来:一元钱可以买天下所有的商品;一本书可阅遍精神世界;一辈子可以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