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瘦瘪(bi) 炫耀(xun) 叩击(ku)B黝黑(yu) 包裹(u) 执著(zhu)C揶揄(y) 熏黑(xn) 哽咽(yn)D相偎(wi) 憧憬(chn) 蹒跚(n)2.结合课文语境给加点词语释义。 (1)“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死心眼:_(2)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回来:_(3)后来说得多了,有人揶揄她。揶揄:_(4)“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造孽:_3.文中所安排的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贯串其中的一条线索是什么?答:_4.仿照下面句子,试写一段回忆性的文字。例句: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
2、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答: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_5.“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这里的母亲“眼睛是那么黯淡”,为什么“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她在憧憬什么呢?答:_6.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说说你对“母爱”较全面的理解。材料一:一部满载游客的缆车突然从高空坠落,在生死关头,年轻的母亲将不满周岁的孩子高高举起,结果,缆车内其余游客全部遇难,唯有这个小孩存活下来材料二:孟子小时候家住在坟
3、墓附近,他做游戏就学埋死人;孟母便将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做游戏又学商贩的叫卖;孟母又将家搬到学校近旁,孟子做游戏便学起揖让进退的礼仪来了。后来,孟子成了著名的思想家。材料三:某服刑人员面对千里迢迢赶来探望的老母始终不肯相见,记者问其故,他说,母亲从小不管何事总是袒护着他,母亲为了不让他在外受欺负,告诉他对别人一定要狠,最终让他走上了犯罪之路。材料四: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答:_二、精彩段落品一品阅读课文第 1013 自然段,回答 711 题。7.第 10 自然段中“我渐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不同一般”体现在哪些方面?答:_8.第 11 自然段中“
4、依旧满面春风”与“心中深深的落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样写说明了什么?答:_9.第 12 自然段中写县城与“我”家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有什么作用? 答:_10.“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一句中“我”加上引号的原因是什么?答:_11.摘出第 13 自然段中暗示母亲心情的句子,并说出这些句子体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心情。答:_三、类文阅读做一做阅读下文,完成 1216 题。母亲的诗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
5、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关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
6、,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暗。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
7、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关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
8、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12.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请分别写出是在什么时候给的。答:_13.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14.联系上下文理解第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意。答:_1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写出四点)答:_16.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用“把的门推开了”的句式,写四行句子,连缀成一首题为“把门推开”的小诗。(不能抄文中的诗句)把门推开_答案解析1.【解析】选 A。B 项中“黝”应读作 yu。C 项中“咽”应读作 y。D 项中“蹒”应读作 pn。2.
9、答案:(1)固执,想不开。(2)“回来”语带双关,一方面指自己走近母亲,另一方面是指精神的回归、爱的回归。(3)嘲笑。(4)方言,可怜。3.答案: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是贯串全文的线索。4.答案(示例):门前的那条弯弯的小河,小河上那条窄窄的独木桥,独木桥边那道厚厚的墙,墙上那个佝偻着身子的人影。5.答案:因为母亲是个瞎子,所以她的眼睛黯淡无神。但是她对女儿的爱却是强烈的、不可动摇的,所以“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她在憧憬着女儿能理解母亲的一片苦心,能回归到昔日的母女情感状态中。6.答案(示例):母爱,是伟大的,忘我的。但有时也是狭隘的,短视的,溺爱便是如此。而
10、过分溺爱孩子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爱就是对成长负责,对未来负责。7.【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的冒号提示,即可得出答案。答案:“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8.【解析】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作用的分析。对照是为了突出后者,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答案:说明了母亲在别人面前为了掩饰心中深深的落寞而强装满面春风,也掩饰了母亲心中深深的痛苦。9.【解析】本题考查结构技巧。这句话突出路途遥远与下文母亲去学校看“我”的情形形成反差,为下文埋下伏笔。答案:为下文写母亲不辞辛劳去学校看“我”埋下伏笔。10.【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这里加上引号表示突出强调
11、,强调了“我”的变化。答案:穿上连衣裙的“我”不是原来的“我”,不再朴实、纯洁。(意思相近即可)11.【解析】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以及对人物心情的分析。从文段中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母亲对女儿的举动感到伤心,心里难受。答案:好长好长点了点头;可她轻轻推开我。体现了母亲难受的心情。12.答案:不愿上学时(或:惧怕风雪时);找不到工作时(或:心情沮丧时)。13.答案:环境描写。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14.答案: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15.答案:母亲是一位富有智慧,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乐观坚强,朴实温柔的人。16.答案(示例):读书把知识的门推开了/运动把健康的门推开了/游戏把快乐的门推开了/理解把友谊的门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