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4(鄂教版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33383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4(鄂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4(鄂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4(鄂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4(鄂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4(鄂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5 短文两篇一、基础知识1、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衣欲睡( 欲: )念无与乐者( 念: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 )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歇: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颓: )2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作者是 朝的 ,与其父 、其弟 并称“三苏” 。4写出几句写月的诗句。5、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何以夜游?学优中考网 6、作者为什么去找张怀民呢?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8、你

2、月夜是否出游,是独游还是与友人同游,为什么?二、同步解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入耳。9、唐宋八大家中宋代有六位?除苏轼外,还有 、 、 、 、 。10、本文是一篇精短的 。全文一共五句话,前三句交代了 ,后两句写 。11、概括这篇文章中心意思准确的一项是( )A、记一次夜游的经历及所见美景。B记夜游所见美景,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C向读者介绍只有以闲适的心情才能发现美的审美经验。D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与不平。12、对“庭下如积水空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理解得比较准确的一项是 ( )A庭院中有一汪明澈的水池,水中藻、荇交织,是竹柏的影子。B(月光照在)庭院中像一池清水,“ 水”中似藻、荇交织,那是松柏的影子。C(月光照在 )庭院中像一池清水,水中藻、荇交织,覆盖了一层竹柏的影子。D庭院中有一汪明澈的水池,覆盖了一层竹柏的影子,像是藻、荇交织。13、你认为文中哪一句写得好?三、美文赏读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桶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入乃己。环之可上

4、,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入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手: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14、此篇是永州八记之一,作者是 代文学家 。1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是( )A、其一西出 方其远出海门B、其一少北而东 闲静少言C、有积石横当其垠 大家选他当班长D、良久乃已 乃记之而去E、及是,愈以为诚有 而列是夷狄 是固而无用16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段主要是 ,第二段主

5、要是 。17翻译句子。白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学优中考网 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18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此文写法和小石潭记一样,都是寓情于景,主旨都隐含在景物描写之中。B、此文所写的小石城山景色奇秀,游人众多。C本文抒发丁才能不能施展的不平之气。D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批评“ 造物主 ”。(参考答案:1想要想到、考虑于是,就共同,一起只是停止,消散落,落下 2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月光照在庭院中好像积水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横,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宋、苏轼、苏洵、苏辙、 4、床前明月光、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几时有 5是因为“ 月色人户”。 6 是因为“念无与乐者”。 7略 8、略 9、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洵 10散文;事;感怀 11B 12B 13略 14唐、柳宗元 15E 16描写、议论 17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芽岭下来,有两条路。有人说:小石城是造物主用来安慰那些贤能而在这里受辱的人。” 18C )学(优 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