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1(鄂教版八年级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33018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1(鄂教版八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1(鄂教版八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1(鄂教版八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1(鄂教版八年级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1(鄂教版八年级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7 湖心亭看雪一、基础训练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更定( ) 毳衣( ) 雾淞( ) 沆( ) 砀( )2本文选自 ,作者 是 (时期)人。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是日更定(定: )余拿一小船(拿: )拥毳衣炉火(毳: )上下一白(一白: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 )是金陵人,客此(客此: )4翻译下列句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余强饮三大白而别。5下列句子中的“一” 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惟长堤一痕 B、一童子烧酒学优中考网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一下一白 D、余拿一小船6为下列各句划分节奏。湖中人鸟声俱绝。湖中焉得更有此人!7文

2、章标题为湖心亭看雪,按照道理作者应用大量笔墨写看雪时的景象,而作者却寥寥几笔写了西湖的景色,为什么?8作者把较多的笔墨泼洒在何处?9文章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它的大意是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二、同步解读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3、更有痴似相公者!”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余在西湖( ) 鸟声俱绝 ( )舟中人两三粒( ) 及下船( )11从 二字可以看出此文写的是西湖 (时令)的一景。12文章写 ,先总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点出 。13“ 上下一白 ”是作者 所见,作者所见的真是只有“一白”吗?14文章最后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三、美文赏读竹郑燮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注释:勃勃:欲望强烈的样子。倏:迅速、极快。15理

4、解下列语句的含义。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意在笔先者,定则也。16古画竹的过程,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在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它是 。17画家的画意是由 而产生的,这也说明艺术来源于 。18“ 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理由是: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 。1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中分别打上“” 或“”。A、作者认为:画竹有三个阶段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手中之竹”是作者情感的体现,是作者对生活原型的提炼与改造。( )B文中“总之”一词有总结上文的作用,它表明:“意在笔先者化机也”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

5、并作结论上的深化。( )学优中考网 C、“独画云乎哉”是反问句,作者却用上了感叹句,其主要作用是增强反问色彩(否定含义),使表意更深刻、更让人深思。( )D “独画云乎哉”一句用在结尾的作用有: (一)表明作者的见解并非只停留在画竹上;(二)留下思考的余地,引起读者思考。( )(参考答案:1略 2略 3结束,完了撑,划鸟兽的细毛 全白哪能在此地客居 4略 5C 6湖中人鸟声俱绝。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7作者只寥寥几笔,却勾画出湖心亭雪后美好的景象,且作者并没有只停留在写景上,而是通过游人的雅趣与感受,动中写静,静中生动,衬托出湖心亭美景,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意近即可) 8游人的雅趣、感受。 9 不要说相公傻,还有比相公更傻的人。在文中起到衬托作用。 10我;无、没有;个;等到 11看雪;冬天 12看雪;天寒地冻、寥廓空寂的景象。 13 舟中所见;还应看见了堤、亭、人影。 14 结束全文,升华文章的意境。 15、头脑中产生了强烈的画画的念头。实际上头脑中竹的形象,并不全是眼睛所观察到的竹子的外形(二者有所不同) 。在下笔之前就有通盘的考虑,这是一条固定的规律。 16、胸有成竹(或:成竹在胸) 17自然美景引发内心的激动;生活。 18、是通过剪裁、提炼加工之竹;是融进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之竹。 19ABCD)学 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