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网 中考网 郴州市八中九年级上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问卷)时量:90 分钟 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2008 年 12 月 6 日一、听力测试:(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认真听朗读材料,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下面不能体现中国人太空这一步是“神奇的一步”的是: ( )、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从载人上天到出舱活动的跃进;、这一步飞越 9165 公里,且一步跨越千年;、让中国完全进入开放的宇宙空间,让 13 亿中国人注目天外。、展示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风貌,昭示出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雄心壮志。、文中写了前苏联和美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其目的(选最恰当的
2、)是 : ( )、更说明这一步是神奇的一步。、说明我们这一步才是明副其实的飞越。、更鲜明地表现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发展之迅猛。、说明我国航空事业正在慢慢超越前苏联、美国。、 “太阳沐浴在一种闪烁的金黄色的光线中,就像来自梦境。 ”这句话出自( )之口:、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美国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二、积累与运用(共个小题,其中第小题、第小题各分,第 11 题分,其余每小题分,共 2分) 4、书法是一门艺术,写得一手好字会给人以美的享受。请将下面的句子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5、古诗文填空: 了却君王天下事, 。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
3、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写边塞悲凉的诗句是“ ”。、 “愁”似乎是词人永恒的话题,不仅写法多样,而且意境丰富,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 ,更是把无形的“愁”化为可感的实体,这种写法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李清照武陵春中描摹愁思之重的绝妙好句“ ”。、读书与积累:请在下列名言中任选两句,写出它们分别出自哪部(篇)作品。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考网 中考网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选第 句和第 句,它们分别出自 、 、删改句子中画线的部分,
4、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水渺远的山,皆有情意。改后为:清风明月本无价, 读下面寓言故事,选择恰当的角度提炼三个观点。 (3 分)大山忧心忡忡地对卵石说:“你们都是我的儿孙,我的骨肉,怎么越长越不像我了呢?你们看我,峥嵘峻峭,岿然不动。再看看你们,无根无基,没棱没角,到处乱滚,成个什么样子?” 卵石却不以为然地回答:“我们这样子有什么不好?”观点一 二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为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的谭千秋老师写一段颁奖词。要求紧扣材料,语言凝练,富有文采,50100 字。 (3 分)5 月 13 日 23 时 50 分,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对德阳市东汽中学
5、坍塌的教学楼进行搜救,当救援人员挪开一块断裂的预制板时,他们看到了头发花白、后脑内凹、被砸得血肉模糊的谭千秋老师,他伸开双臂护住 一张已被砸得变形的课桌,而课桌下,是 4 个已经昏迷、尚有生命迹象的学生。他们连忙将孩子救出,迅速送往临时医院抢救。、语文老师准备把同学们初中三年的优秀作文编成集子,请你给这本作文集取个好名字,并说明理由。 (分) 作文集的名字: 理由: 、综合实践考察:请你读一读,完成(1)()题。某班准备开展以“雨的述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相信你一定会积极参加,并且完成以下任务。(1)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完整的上下两句来。 (分)
6、, (2)阅读下面描写“雨”的诗文。材料一: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雨地我的爱心像 丝缕那样把大地织在一起。 (郑愁予雨说)材料二:走到庭院一看,雨点撇在污秽的积雪上,簌簌有声。再来到屋外一望,残雪都被雨水融化了,露出了灰暗色的土地。 (岛崎藤村暖雨)中考网 中考网 材料三: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纪伯伦雨之歌 )你从以上三则材料中读出雨的什么特点?从三位作家对“雨”的描写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写作启示?(分)()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从雨的角度来向人类诉说你的心声。 (分)人类朋友,请你听听我的诉说,我可以是一场及时雨、
7、一场酸雨、一场暴雨,给人类带来福祉或灾难。我是一场及时雨,用我的甘甜的乳汁哺育久旱干渴的大地;, ;, 。三、 阅读与赏析 (本大题共个小题,其中第题分,其余每小题分,共分)(文段一)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
8、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太守谓谁B.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D.愿终守之 愿借子杀之1、选择译文正确的一项。
9、( )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A.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我的国土。B.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给安陵君扩大领土。C.现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影响。D.现在我认为十倍大的土地,可以请求扩大安陵君的领土。1、选文最后一段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什么?对表现唐雎有何作用?中考网 中考网 答: _ (文段二) 生态能源新秀空气发电站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空气,竟然也能发电。科学家的这个创造,你没有想到吧!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科学家们正在建造一系列新型的发电站。这些电站不用煤作燃料,也不用水力或核动力发电。一旦电力不足,或需要紧急用电时,打开地下的大型储气站阀门,就可以靠储
10、藏的高压空气源源不断地发出电来。这就是生态能源领域的新秀,称作“空气发电站”。德国在下萨克森州建成的世界第一座空气发电站,其中的两个储气站是利用了两个废气的盐矿矿井,井深分别为 658 米和 800 米,可以储存空气 31 万立方米,最大承受压力为 70 巴,足够供功率 290 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 3 小时。而美国在亚拉巴马州建造的“三星”电站,也是利用了废气的碱矿矿井,深入地下 800 米,储气量达 900 万立方米。它建成并网发电后,将可发电 2700兆瓦,相当于 2 个大型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 68 万户居民的两天用电。空气发电站除了能做为应急点站外,它本身也是一种洁净能源。与火力
11、发电相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仅是煤燃料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1015 克。如果将空气发电与风力发电组合使用,将会开辟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发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计角度看,都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低。我国风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内蒙古地区,年平均风速达每秒 7 米以上,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那真是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根据文中第二段的内容给“空气发电站”下一个定义。、指出“空气发电站”的好处。一是 二是 、第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在我国,开发建造空气发电站有什么意义?请结合原文内容作答。(文段三)
12、读“死”书与读“活”书 读“死”书好?还是读“ 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 活” 书,以及善于“ 活”读书。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 活” 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 死”书,或者是先读“ 死”书,后读“活”书。所谓读“死
13、”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 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中考网 中考网 三个方面。读“死” 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工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
14、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 “死”“ 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 “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 ,书就“ 死”;人要书“活”,书就“ 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 “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
15、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什么叫读“死” 书?什么叫读“ 活”书?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如何理解文中“死与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文段四) 父亲不写信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 ”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 “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
16、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一沓钱:“你去
17、复读吧。 ”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中考网 中考网 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 ”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
18、口鼻子却酸了。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 ,“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 ”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
19、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 ”蓦地,我心头一震!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 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读第段, “我”和父亲“很疏远”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 )、没有享受过父爱 、父亲没有时间管束我,没打过我也没骂过我、父亲从来没有对我有过一点亲昵 、父亲过于威严、冷峻,话少、父亲在冷峻的外表下对“我”有一种深深的爱, “我”对父亲的这种认
20、识是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得来的。下面正确的是:( )给儿子倒酒 卖驴让儿子复读 儿子考上大学后喝酒,看着地图自言自语 给儿子打点行李借学费 看儿子的来信深情叮嘱 父亲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 专门赶回来送儿子 7 8、 、 1 2 3 5 7 8 2 3 4 5 6 8、 、 1 3 4 6 7 8 1 2 3 4 6 8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谈谈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 (2 分)四、作文 (见答题卡)中考网 中考网 郴州市八中九年级上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时量:90 分钟 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2008 年 1
21、2 月 6 日一、听力测试:(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1、 、 3、 二、积累与运用(共个小题,其中第小题、第小题各分,第 11 题分,其余每小题分,共 2分)5、 。_ 。 。6、 、 , 、 7、 8、 一、 二、 三、 9、 10、 (1) (2) 11、 () , () 4、中考网 中考网 () 三、阅读 12、 13、 14、 15、 16、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四、作文:(写在反面)在生活中,很多门其实是开着的,只是表面上看上去像关着。许多人之所以没有跨进门,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亲自去推一推,哪怕是敲一敲的行动或
22、勇气。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被表面现象蒙住,很多人因此而走了许多弯路,失去了许多成功的机会。同学们,要敢于去开启生活中的门,很多看上去关着的门,其实是虚掩着的 以“门其实开着 ”为题写一篇文章。 中考网 中考网 要求:“门”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像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亲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郴州市八中九年级上期第三次月考语文听力材料及参考答案听力材料: 神奇的一步刘 鹏时间指向这一刻度:2008 年 9 月 27 日下午 4 时 41 分 00 秒。空间定位这一位置:距地球 343 公里的太空。历史定格这一画面:中国航天员翟志刚迈出了中国人
23、的太空第一步,五星红旗,挥舞在了迄今为止的最高点。 “太阳沐浴在一种闪烁的金黄色的光线中,就像来自梦境。 ”这是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在迈出人类太空第一步时,从心灵流出的感叹。 “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这是茫茫太空中,中国人首次发出的雄浑而沉稳的声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信步太空的国家;中国航天事业,又树起了一座里程碑。 这是真正具有时空意义的经典画面。天地转换,神舟七号像一叶扁舟,浮现在深邃无垠的真空中;地球悬挂于天幕之上,发出蔚蓝色光辉。这是神奇的一步。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 5 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 8 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而中国仅进行了
24、 4 次飞行试验,就成功地把航天员送上了太空,并在短短 5 年里,实现了从载人上天到出舱活动的跃进,为建造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步,是名副其实的飞越。从有形的距离看,19 分 35 秒的舱外活动,翟志刚飞过了9165 公里;从无形的距离看,亘古梦圆,一步越千年。这一步,让中国完全进入开放的宇宙空间,不仅自信地面对地球,而且自信地面对充满不可知的宇宙;这一步,让 13 亿中国人注目天外,身未动,心已远。太空一小步,中华一大步或民族一大步。这历史性的一步,显示出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积蓄的雄厚实力,展示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风貌,昭示出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雄心壮志。这一刻,国人骄傲。这一刻,历
25、史永记。中考网 中考网 参考答案一、听力 1、 2、 3、 二、积累与运用 4、略 5、略 6、故乡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每格 0.5 分。 ) 。、近水远山皆有情(意)、老辈人坚韧刚强,立场坚定;年轻人敢于冲浪;老一辈和年轻人应互相理解、共同进步。、示例:(1)时间在那一刻凝固了!他用鲜血和生命阻挡死神,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他匍匐的姿态化作了一尊永恒的雕像,成为他生命最后一课的最好见证。坍塌的是房屋,矗立的是千秋丰碑! (2)那如鸟翼般张开的双臂,护住的是四个孩子如花的生命;那被钢筋水泥压着的脊梁,挺起的是一个教师崇高的天职。你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深刻内涵。你告诉我们:
26、生命永恒,大爱无疆!(紧扣材料内容和人物身份 1 分;语言凝练、富有文采 1 分;0 字以上 100 字以下 1 分。 )12、示例:成长的足迹 ,反映作文记录着我们成长的历程。心灵港湾 ,表明作文寄托了我们三年的情感。 11、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必须是写春雨的) (2)春雨的轻柔 ,融化冰雪,滋润万物的特点;(答到一点即可) 。第二问启示:抓住特点,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语句形象生动。或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描写,写出事物的形、色、声、味。()示例:我是一场酸雨,用我委屈的泪水侵蚀废气弥漫的大地
27、;我是一场暴雨,用我的无比贪婪洗劫物欲横流的城市三、阅读与赏析:12、 13、B14、原因是秦王怕出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局面 侧面衬托了唐雎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忠心爱国的优秀品质15、是指靠储藏在地下的高压空气来发电的一种新型发电站。16、一是作为充电站应急,二是提供洁净能源。17、列数字、作比较。准确说明空气发电站排放二氧化碳少,是一种洁净能源。18、主要从缓解我国电力紧张,减少污染,节省能源等方面作答。19、所谓读“死” 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 (1 分) 读“活”书,是指读书要侧重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1 分) (也可用原文回答) 20、可用原文第自然段中句子“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死 书后读活书”,也可以概括为“先读死 书,后读活书”。 21、为“ 死 , 活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辅相成)或“死 是基础, 活 是一种提高”均可22、B 23、D24、 (1)对儿子都有深沉的爱 父爱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行动而不是通过语言 都肩负着家庭重担(一点 1 分。共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