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单 元 教 学 计 划第一单元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成长的烦恼 总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成长足迹;促成成长意识;正确看待经历;勇敢面对挑战。 2、结合生活经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引起情感共鸣。 3、重点研读、揣摩、赏析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5、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阅读和多角度理解。教学设想要求学生在课前总观单元全貌,课上让学生自己略读课文,然后师生一起讨论,认识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精读一至二篇课文,其余课文在学生自读之后进行讨论,交流学
2、习体会,教师组织验收和讲评。课文学习顺序可灵活安排, “思考与练习”中的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最好在学习课文时完成,可以将阅读理解题作为学生研读课文的切入点或话题,开放性练习可以在课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周别 章节(序号)篇目 预授课 时 实授课时 调整原因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2、爸爸的花儿落了 23、丑小鸭 24、诗两首 25、伤仲永 3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2写作:成长的烦恼 2第一单元测验及讲评 2课时安排2单 元 教 学 计 划第二单元内容 黄河颂黄河,母亲河 总课时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2、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精彩语
3、段和关键词句,充分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深刻理解课文内容。3、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培养语感。4、了解不同文学样式的基本常识,体会比喻呼告等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教学设想1、本单元以祖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学习时应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并从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2、 黄河颂 、 土地的誓言 、 木兰诗都是很好的朗读课文,学习时应继续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朗读领会文意,培养语感,能说出对课文的整体感受
4、,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3、本单元综合学习一阅读教学课黄河颂为基础,由课内到课外,由单一学科到多学科深化拓展,进行“探寻黄河文明,了解黄河忧患”的专题活动。活动项目丰富多样,包括跨学科问题研讨、文艺晚会、设计公益广告、写调查报告等,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特点,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最后落在口语交际与写作联系上。大多数活动都需要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研究问题,与合作者进行口头交流,向全班做出回报与书面展示。务必保证通过一两项活动以后,有话要说有东西可写。周别 章节(序号)篇目 预授课 时 实授课时 调整原因黄河颂 2最后一课 2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2土地的誓言 2木兰诗 3综合性学习
5、:黄河,母亲河 2写作:黄河,母亲河 2课时安排第二单元测验及讲评 23单 元 教 学 计 划第三单元内容 邓稼先我也追 “星” 总课时教学目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说,应指导学生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能作出巨大贡献,除了有超凡的能力外,首先在精神和品格上超凡脱俗。学习他们,首先要学这一点。从过程和方法说,名人都有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应指导学生在这方面向名人学习。从知识和能力说,这些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都值得揣摩、感悟和积累。例如, 纪念白求恩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邓稼先平实的语言,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诗一般的语言, 音乐巨人贝多芬描写生动,辞藻富丽,
6、 王冕读书叙事简洁。教学设想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认知结构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课堂教学可采用默读、朗读、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课堂气氛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课时的分配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周别 章节(序号)篇目 预授课 时 实授课时 调整原因邓稼先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音乐巨人贝多芬 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孙权劝学 2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 2写作指导 2课时安排第三单元测验及讲评 24单 元 教 学 计 划第四单元内容 社戏戏曲大舞台 总课时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内容,了解中国文化艺术,培养热爱祖国
7、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2、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精彩语段和关键词句,充分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深刻理解课文内容。3、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培养语感。4、了解不同文学样式的基本常识,体会不同表达方法、修辞手法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教学设想学习本单元,要有意识地扩大学生学习的课堂,尽可能的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关的能力。对于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理解,也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从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得到滋养。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对文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自己的认识。要划一地要求学生
8、理解某种文化现象。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文化艺术发表自己的见解。本单元各课后有一定量的扩展性练习,教师可以自己设计练习形式,也可以和学生共同商议,发挥创新精神,灵活处理,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要求。“综合性学习活动” ,也不一定照本宣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完善,或者另起炉灶。周别 章节(序号)篇目 预授课 时 实授课时 调整原因社戏 3安塞腰鼓 3竹影 2观舞记 2口技 3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2习作:戏曲大舞台 2课时安排第四单元测验及讲评 2单 元 教 学 计 划5第五单元内容 伟大的悲剧漫话探 险 总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
9、世界的兴趣; 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设想兼顾三个维度,注意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重点;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进行教学; 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课外阅读) ,结合其他学科,开展科学活动; 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 ,摘抄有关优美词、句、段,加强语言积累; 周别 章节(序号)篇目 预授课 时 实授课时 调整原因伟大的悲剧 3在沙漠中心 3登上地球之巅 2真正的英雄 2短文两篇 2综合性学习
10、:漫话探险 2写作:漫话探险 2课时安排第五单元测验及讲评 2单 元 教 学 计 划6第六单元内容 猫马的世界 总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2、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3、拓宽阅读范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4、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5、培养随时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的习惯。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2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3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和品质。三、过程与方法 1.把握课文情感基调,通过朗读初步体会蕴涵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语感;2.通过比较阅读
11、,揣摩、欣赏文章精美的语言;3.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4.在学生搜集的基础上,适当告知作者的有关资料,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教学设想1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2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3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和品质。4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5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6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周别 章节(序号)篇目 预授课 时 实授课时 调整原因猫 3斑羚
12、飞渡 3华南虎 2马 2狼 2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 2写作:马的世界 2课时安排第六单元测验及讲评7课时计划 总第( 1 )课时 备课日期 2 月 7 日教学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3、理解课文主题思想: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步骤:1简介作者和作品 鲁迅(18811936)是
13、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 从 19071936 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 800 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 1926 年 9 月 18 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 。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2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引导学生注
14、字音,解释课本未注释的词)缠络 chn 相互缠绕在一起 豁 hu 此处状声 觅食 m 找食 渊博 yun 学识深广 确凿 zo 菜畦 q 桑椹 shn 油蛉 lng 攒 cun 斑蝥 mo 珊瑚 shn 蟋蟀 shui 敛 lin 脑髓 su 陌 m 人迹罕至 hn 竹筛 Shi 秕谷 b 系 j 传授 shu 书塾 sh 宿儒 r 蝉蜕 tu 人声鼎沸 dng 窦 du 厥士 ju 拗 o 倜傥 t tng 金叵罗 p 盔甲 ku 绣像 xi 锡箔 x b 8授课日期 月 日3学生朗读全文。 4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
15、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小结:课文第 1 至第 9 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第 10 至第 22 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5、提问: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明确: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昧书屋的生活则是相对枯燥乏味的。文章先后写了两种生活。 第一部分(1 至 9 段)写的是“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第二部分(10 至 24 段)写的是“我”在三味书屋中的读书生活。这就是本文的大体结构。 6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 1 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提问:课文的
16、第 1 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 理解:“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这句话是“夕拾” ,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 “确凿只有” ,断定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这一方面表明由于“时间的流驶” ,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记得,不敢妄下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文甩出一个“线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 课文的第 1 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写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引起下文回忆描写百草园。 请学生朗读第 2 段,引导学生迸行分析。 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
17、,它们分别是什么? 明确: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 明确:莱畦,石井栏。 提问: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更加生动、美好呢?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生动、真切?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 明确: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
18、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教后反思9课时计划 总第( 2)课时 备课日期 2 月 7 日教学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3、理解课文主题思想: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步骤:提问: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人? 明确:
19、鲁迅先生用色彩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百草园的可人。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棋,写的是春季;鸣蝉,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写的是夏季;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的是秋季。 这样写了春、夏、冬三季的百草园,而且还写了那么多、那么生动、形象的动、植物,错综交织,而又井井有条,描写出了百草园的可人。 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 明确: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 、 “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 拟人句:“油蛉
20、在这里低唱” , “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祥精彩? 明确: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小结:第 2 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让学生轻声齐读第 2 段,加深体会,加强记忆。 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 3 至 6 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提问:文章的第 3 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
21、用。从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 提问:这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彩,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10授课日期 月 日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 明确:其一,故事的内容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其二,听长妈妈的故事后, “长草”是不去的,这就限制了“我”在百草园中活动的范围,极想得到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走在百草园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 ,这也符合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心理。这就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纱,诱导着儿童去涉足认识、了解它。其三,百草园丰富的
22、生活内容和赤链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个传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 让学生齐读课丈第 7、8 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这两段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雪天捕鸟,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 让学生默读课文第 7 段,同时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量。 明确:作者用“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第 8 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明确:第 8 段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
23、验的钦佩之情。这层中,没有明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得实在、具体。 指定学生朗读第 9 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 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 明确: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
24、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 这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种种乐趣。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第 2 自然段。 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 教后反思11课时计划 总第( 3)课时 备课日期 2 月 7 日教学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2、理解并学习本文
25、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3、理解课文主题思想: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步骤:1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导入新课。 2进行新课。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 11、12 两段,边读过考虑: 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我”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三味书屋的陈设单调、沉闷。其沉重、压抑的颜色,与百草园中的“碧绿” “紫红”形成了鲜明
26、的对比。屋里的陈设就更单调了,只有匾和画儿,不象百草园中的生机勃勃。鲁迅先生对这里极为熟悉。寥寥几笔,三味书屋的环境、陈设,使读者有如目睹。 “我”对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是很尊敬的,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 由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 12 段至末尾。 (一人读“我”的语言,一个读先生的语言,一人读叙述部分) 教师提示:对 19 段,要注意引号里的句子句逗应该是这样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上九,潜龙,勿用。 ”“厥土,下、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朗读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在此文中写出了几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 (学生讨论,回答。
27、 ) 明确:写出了五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问“怪哉”虫这是不可以的;单调的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逃课到小园中去被先生批评;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课上的意外收获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在这五个方面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 12授课日期 月 日小结:第一个是问“怪哉”是怎么回事。先生说“不知道” ,而且脸上有些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他)决不至于不知道乃是不愿意说。 ”这是对压制学生求知欲的不满。进了三味书屋就要非礼勿言、非礼勿视,要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少年鲁迅却问了读经以外的“怪哉虫” ,这在老师的眼里简直是左道旁门,所以不予回答,而且有怒色了。
28、第二个是读书的内容和形式。老师“大声道。 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 ,这书读得多没劲呀,是在老师的压力或命令下读的。读的内容令人难懂,读不成句,读错了也没有人纠正,只有死记硬背。这样的教与学都是比较死板和无味的。这和百草园中生动活泼的生活真是大相径庭! 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学生讨论,回答。 ) 小结:当鲁迅提出“怪哉虫”的问题时,老先生有些“怒色”了,答以“不知道”!当孩子们到三味书屋后的小园中去玩而被老先生发现时,只不过是“瞪几限” ,大声道:“读书!”当学生惹他生气时,他有戒尺,但不常用;他可以让学生罚跪,但他
29、也不常用。当他自己读书读到得意处时,他就微笑起来,将头仰起, “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些都可以看出来,寿镜吾老先生秉性慈祥,酷爱读书,鲁迅先生是尊敬的。可是受时代的限制,他也有死板迂腐的一面,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他没有象长妈妈那样能够抓住儿童的心,饱也没有象闰土的父亲那样耐心诚恳地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而是不看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拒绝学生的提问,无形中扼杀他们的求知欲,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 尽管如此,他在塾师中是比较好的,对学生还“和蔼” ,不常用戒尺与罚规,也正囚为他是比较慈祥的。他尚且如此严格遵守封建教育制度,更何况其他人了!三味书屋的人和事回忆起来显然没有百草园那
30、么有趣,却也是生活的实际。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学生讨论,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 如:结论是肯定的,三味书屋的教育是失败的。首先学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自己也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土地位了”从同学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这种逐利趋势之徒,旧制度的维护者与社会基础。这样的批判是很深刻有力的。 小结: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让我
31、们认识了鲁迅的童年生活,也认识了真实的少年鲁迅。3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13课时计划 总第(4)课时 备课日期 2 月 7 日教学内容 2、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教学重点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难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
32、样值得我们夸赞。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 二、整体感悟: 1、检查预习情况。 2、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从全文看,a、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b、 “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c、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速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论补充。 a.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b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 ,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
33、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 c.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同时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三、研读与赏析 14授课日期 月 日1、教师导学: 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呢?同学们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再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自主探究; 确定思考题,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将思考题集中到以下几方面: a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呈怎样引出的?
34、b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 c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话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四人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归纳。 a. 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郊民巷正
35、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b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 ,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而毕业典礼结束后, “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至于写他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更是以
36、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c是说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四、作业 教后反思15课时计划 总第(5)课时 备课日期 2 月 7 日教学内容 2、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教学重点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难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步骤:一、研读与赏析 教师导学 上节课我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已经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也理清
37、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就文章的重点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使自己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请同学们重点阅读爸爸逼“我”去上学以及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两部分,可就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a. 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b. 毕业典礼后“我”回家时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呢? c.“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有关内容,然后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明确: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
38、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弟弟妹妹们只是自顾自地玩着;爸爸种的夹竹桃垂下了好几枝,很不像样子;小青石榴从树上掉下来,老高急匆匆地告诉医院来了电话,等等,这些都预示着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将不久于人世。 是的。 “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 16授课日期 月 日二、体验与反思 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讨论“我们”为什么很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教师应给学生自由说话的机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并且明确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烦恼,但只要正
39、确对待就一定会解除烦恼,迎接新的挑战。 进一步提问: 1、课文中还有什么情节会引起你的阅读兴趣?谈谈体会。 2、你有没有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 三、拓展延伸 有首歌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今天的文章让大家重新认识了父亲,那深沉的爱,那感人的爱,让我们说真话,诉真情,用自己的心声说说, “世上还有爸爸好”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作者的文章和同学们的发言合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父爱的乐章,让我们把这些内容记在本子上,印在脑海里,留在我们成长的记忆长河中。 四、作业:小作文:世上还有爸爸好 教后反思17课时计划 总第(6)课时 备课日期 2 月 7 日教学内容 3、丑
40、小鸭教学目标1、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教学重点重点: 1、介绍安徒生的生活经历,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2、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想,体会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 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
41、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还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呢丑小鸭 (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 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 三、清除阅读障碍:(指名完成后齐读识记) 讪笑 吐绶鸡 灯芯 草 铰链 迸出 四、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请谈谈你的理由。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请联系书中的语句来回答。 (见彩图) 五、学生跳跃阅读全文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1、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 ( 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沼泽地老太婆家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3、并简要概
42、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 沼泽地:( 同情、 歧视) 继续离开 老太婆家:(被嘲笑) 到广大的世界里去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被追打) 逃出来花园里:(被赞美) 18授课日期 月 日4、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启发: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 助别人的人。 (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结合此题让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理解本文童话的自传色彩
43、。 5、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研究探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此题的设置,是让学生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 剖析: 1、丑小鸭之所以“丑” ,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
44、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2、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六、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教后反思19课时计划 总第( 7)课时 备课日期 2 月 7 日教学内容 4、诗两首教学目标1、指
45、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 1、理解两首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2、理解象征与比喻的区别。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46、。 学生自由回答 二、简介作者 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的情况?明确: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惜。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
47、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犀利 可先让学生读有关资料,教师进行介绍,强调普希金的悲剧一生。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20授课日期 月 日2、自由朗读:由教师范读,再由学生读。 五、结合体验,研讨问题。 1、问: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
48、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问: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明确: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当你经历磨难之后回想起来反而会觉得很美好。这里诗人也是在倡导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各持己见。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联系实际) 六、作业。 1、背诵全诗。 教后反思21课时计划 总第( 8)课时 备课日期 2 月 7 日教学内容 4、诗两首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