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炉开工方案开工总则2#焦炉开工总体步骤如下:装煤前 3 天 三大车联动集气管喷洒 假生产 循环氨水 炉温达 800 装煤连通 改正常加热 集气管 拆除烘炉管道及 确定加热制度 自动测温装置 及首次推焦扒火床堵烘 炉孔及干燥孔本方案是一个技术方案,开工指挥部应根据本方案作出具体的计划安排并组织实施。 1、焦炉开工必须具备的条件 1.1 与焦炉有关的附属设施(包括管路及固定设备)已检查验收合格并能正常运转。1.2 焦炉有关车辆及运转设备(包括交换系统等)已经试运合格。1.3 开工前焦炉必须完成的热态工程项目已经全部完工。1.4 开工指挥及各岗位操作人员已经熟练掌握了开工方案(即各自的职责及操作要
2、求。)1.5 开工时需要的临时设施及工具材料已经准备齐全。1.6 焦炉火道的温度已经达到 1000以上。1.7 开工方案已经批准,开工实施计划已定,开工人员组织及有关配合已经落实。1.8 氨水循环系统已在正常运转。2、焦炉有关设备及设施的试运转 2.1 焦炉车辆的试运转焦炉车辆(装煤推焦机、拦焦机、熄焦车)在开工前必须进行试运转并检查验收合格。在车辆安装完毕后,先进行自身有关机构的试运转,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再进行走行及有关功能的试运转。2.1.1 装煤推焦机及拦焦机走行部分:在焦炉两侧临时烘炉设施拆除后,沿焦炉全程往复运行 5 次以上,直到合格为止。在试运行时检查摩电滑块与摩电道的接触是否平稳
3、,停车时刹车机构是否灵敏好用,对拦焦机而言,还要检查安全挡的位置及标高是否合适。启门机构:在炉门架上试验取放炉门操作,检验启门机构是否好用。推焦杆:在炉端台处设置的模拟试验台上进行试推焦操作,检查推焦杆的牙板与牙轮的咬合是否合适,推焦杆的运行是否平衡,推焦杆头部进入炭化室时的中心与推至全程处的中心偏差,操作电闸与极限开关的灵敏性,推焦杆滑架(靴子)底面标高与烘炉末期炭化室底面的实测标高是否相配。同时,要根据推焦杆的实际需要行程,调整前、后极限开关的位置,还要在推焦杆向前推进的极限位置处打上标记线。煤箱与煤板:煤箱与煤板必须在模拟试验台上按其规定动作经 5 次以上试验,检查行程、中心线、标高和平
4、稳性,并达到开关、抽取自如;然后进行负荷试验:在煤塔下作装煤试验,检查振动给料机及风动振煤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装煤过程中检查捣固机是否符合设计规定,随后将捣固好的煤饼放在试验台上,检查装煤过程、煤饼各部尺寸是否合适,同时检查煤的粒度和水分是否符合要求。要求连续两次捣出合格煤饼并成功放在试验台上为合格。在扒完火床后(也可在全部扒完前),在全炉均匀选取三个炭化室进行无负荷(空炉)预装煤试验,观察煤板实际行程,校正极限开关位置。导焦装置:首先按烘炉末期炭化室底面的实测标高,将导焦栅底部的顶面标高调至炭化室实测标高以下,同时在拦焦机全程走行时,逐个对准每个炭化室伸出导焦栅,校对导焦栅底部的顶面标高
5、是否合适,并观察导焦栅的行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扒完火床后(也可在全部扒完前),在全炉均匀选取三个炭化室进行推焦与拦焦相配合的无负荷(空炉)全程推焦试验,检验推焦杆滑架底面标高是否合格,校正推焦杆的极限开关位置。2.1.2 捣固机在做装煤试运转的同时应进行捣固试运转。2.1.3 消烟除尘车开工初期消烟除尘车不投入使用,待开工后适当时机再投用。2.2 焦炉加热交换系统的试运转当交换系统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无负荷试运转,检查油路系统是否严密、油缸活塞杆的行程是否到位,交换程序是否正确,调节每个程序的运行时间,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在试运过程中还要检查交换拉杆的运行是否平稳,连接部位有无松动或卡阻现
6、象。在无负荷试运转时,先用手动交换,在处理完各种问题调试正常后,可改为自动交换,以检验自动交换系统是否符合要求,确认没问题后,再使其连续运转 24 小时以上。在炉温达 550 交换开闭器调整后,交换系统要进行带负荷试运转,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烘炉操作,在带负荷试运之前,需要将废气砣提起高度改为 80mm 并固定,使砣杆拉链提起时能将废气砣提起,在拉链松放时砣被木棒支撑着不落到底,使烘炉不受影响;再用橡胶石棉板将交换开闭器的进风口盖上,以免风门盖提起时进入冷空气影响烘炉;另外在交换开闭器试运转前要检查砣杆的光滑程度,以免砣杆脏污或生锈影响试车。在交换系统带负荷运转时要检查交换拉杆的行程是否符合设计要
7、求(包括废气拉杆与煤气拉杆)、废气砣杆及风门盖的提起高度是否合适,相互之间是否一致,是否有卡砣现象;交换旋塞在交换时是否开正、关严,旋塞芯子在壳体内的松紧程度是否合适。在带负荷运行时,还要查看交换机处油压表上压力的高低,如果油压过高说明交换系统的阻力过大或某个部位卡阻,需要马上停车检查原因,以免拉坏交换系统的某个部件或造成电机、油泵、换向阀及管路等的损坏。在交换系统调试全部合格后,再固定好有关部位的限位开关(或主令控制器)规定好自动交换的交换周期(20 或 30 分钟)。在交换系统调试合格后,还要带负荷连续试运转 24 小时,确认无任何故障时,试运转才算合格。交换机处的油泵及手摇泵,在试运转期
8、间也要进行调试,达到合格为止。 2.3 炉门修理站为了满足开工和生产时使用,已在炉端台处设置了固定炉门架。固定炉门架的底面标高与固定炉门横铁的位置应与启门机构的挂钩相配合,以便顺利的摘挂炉门。3、集气系统的试生产(假生产)焦炉集气系统的试生产是在本系统的所有设施及管路安装检查验收合格后,焦炉开工投产前进行的。焦炉投产前,向焦炉供水、供汽、供压缩空气及循环氨水系统都必须已达到正常生产状态。 3.1 循环氨水系统循环氨水由煤气净化车间通过外部管道送至焦炉炉顶。在桥管送氨水前,要将全炉的上升管盖、清扫孔盖全部打开,然后再逐个或分组打开各个小支管上的阀门向桥管送氨水,全部通上氨水后,将氨水主管的压力调
9、至正常生产时的压力(0.150.20Mpa)后,立即再逐个检查每个喷咀的喷洒状态,发现往上升管内溅水、喷洒面上水流不不能覆盖整个桥管断面、水流太小或不出水等任一情况时,应关闭支管上的阀门,查找原因进行处理,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对于集气管、放散管上氨水喷咀的喷洒状态也要逐个检查。再者还要检查集气管上所有管道接头、氨水管道、集气管本体是否漏水,同时还要检查每个桥管上的翻板及放散管上的水封阀开关是否灵活,开关方向及所处位置是否正确,放散管上的水封阀确认开关方向后要打上标记,以免误操作。3.2 清水系统清水管是由工业水管上接至焦炉炉顶的,通过阀门和止回阀与炉顶的循环氨水主管相接,在停电或循环氨水系统
10、发生事故时,暂时用此水代替氨水喷洒。在试生产时,此水也已送至炉顶,打开清水管上的阀门,只要清水能进入循环氨水管就可以了。打开阀门后如无清水进入循环氨水管时,应找出原因加以处理。 3.3 上升管水封盖通水上升管水封用水槽加水,并调节槽内满流管标高,开启上升管水封通水阀门,检查水流是否畅通、水封高度是否合适,有无向炉顶淌水现象以及槽内排水系统是否畅通。 3.4 蒸汽系统由外部管道进入焦炉部分的蒸汽,压力调至 0.4MPa 以上,只要蒸汽能够畅通,阀门灵活好用,管道及管件不漏汽就算合格。试送蒸汽时,要注意防止对人员的烫伤。 3.5 压缩空气焦炉上的压缩空气,以送到焦炉时能够畅通,阀门灵活好用,管道及
11、管件不漏就算合格。焦炉集气系统的试生产,一般在焦炉装煤前 3 天开始进行直至开工.炉扒火床技术方案焦炉改正常加热拆除烘炉煤气管道及临时测调平台后,开始扒火床。1扒火床的人员组织表 1岗位 人数 备注总指挥 1 全面指挥扒火床工作副总指挥 2 协助总指挥工作扒火床指挥 机 1 焦 1 拆烘炉煤气烧嘴 机 2 焦 2 堵烘炉孔 机 23 机、焦侧包括堵炉门烘炉孔焦 23 炉顶 43 可改正常加热后扒火床前进行堵炉门烘炉孔及堵板 机 23 焦 23 各车司机 按定员 生产岗位扒火床组 机 53 焦 53 炉墙检查组 机 23 检查炉墙情况并作记录焦 23 机焦侧运砖组 由指挥部另外组织人员抢修组 由
12、车间的电工、气焊工、管工钳工等组成综合组 由行政、保卫、医疗、消防、生活、安全、材料供应及运输等部门组成注:本表人员按三班倒考虑,根据具体情况可作调整。2扒火床用工具表 2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铁钩子 12 双钩耙子 12 钢板耙子 4 铁锹 12 铁锤 3 磅 2 撬棍 4 抹子 6 堵干燥孔工具 4 开启消烟除尘孔盖工具 4 生产时也用对讲机 4 对 泥槽子 4 个 劳保防护用品:有机面罩防尘帽口罩多层布手套棉手套工作服劳保鞋 20个按定员按定员 200 付 50 付 3扒火床的顺序机侧扒单号由小到大,焦侧扒双号由大到小,完成后机侧扒双号由小到大,焦侧扒单号由大到小,注意机焦侧不得同时扒一
13、个炉号。4扒火床的操作步骤及有关要求扒火床前,用压缩空气吹扫磨板缝,必要是对磨板进行灌浆。4.1 扒火床的操作步骤机焦侧 扒除火床摘炉门 堵炉门烘炉孔及 重新安装炉顶干燥孔 炉门42 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4.2.1 由火床拆除的砖块,机侧可以暂且置于装煤推焦机轨道中间(应有人负责不要影响车辆运行),焦侧可以置于熄焦车中,再由熄焦车放到空地上。最后再由运输组运出。4.2.2 机焦侧堵烘炉孔操作人员,可站在车辆上进行操作。4.2.3 烘炉孔在堵之前在沾泥浆前在孔中干试一次,而后再沾泥浆塞入孔中,塞子砖不许突出墙面,应当缩进孔中 1015mm,用泥浆抹平。4.2.4 安全注意事项:在扒炉时必须有安全员
14、在场及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参加扒炉人员要穿戴好劳保用品,防止烫伤。焦炉转为正常加热技术方案1人员组织及工具用品1. 1 人员组织表 1岗 位 人 数 职 责 备 注1 2 3 4指挥 1 指挥全部工作 付指挥 1 协助指挥工作 看压力表 2 看煤气主管始末端压力表 及时报告压力放散管管理 2 按指挥安排操作蒸汽管管理 2 废气开闭器 4 机焦侧各 2 人 调火人员地下室送煤气 2 调火人员火道燃烧检查 6 在炉顶打看火孔看燃烧 调火人员爆发试验 2 取样作爆发试验 煤气安全监督交换机 2 岗位操作 按指挥指令操作联络员 2 抢修人员 6 电、钳、管工各 2 人其 它 安全保卫、消防、医疗、材料
15、供应等人员 现场待命1.2 工具及用品表 2名 称 数量 备 注爆发试验筒 2 用 =0.5mm 的镀锌铁板制作开关加减旋塞用活搬子 2 按旋塞方头大小购置或自制火钩 6 克丝钳 1 “U”型压力表 4 L=1000对讲机 2 火柴 10 包 2加热系统转为正常加热前的原始状态当加热煤气系统的管道及有关设施全部检查验收合格、支管上的大孔板及每个立火道小支管上的孔板已按设计要求装好并确认没有漏装时,才有条件转为正常加热。2.1 地下室煤气主管两端的开工用“U”型压力表已装上,但接通压力表的小阀门处于关闭状态。2.2 地下室水封及放散水封已装满了水。2.3 加热煤气管路上的冷凝液排出管上的阀门处于
16、全关状态。2.4 加热系统在转为正常加热时暂不开工的部位已用盲板堵死,而开工管路及设备上的盲板均已拆除。2.5 加热煤气管上的调压翻板已与自动调节系统的执行机构脱开,并将它固定在全开状态。2.6 加热系统的加减旋塞处于全关状态。2.7 由于煤气预热器在开工时暂不使用,故进出预热器的阀门处于全关状态,交通管的阀门全关。2.8 炭化室、燃烧室、废气盘、地下室横管的顺序编号已全部标出。2.9 交换机与自动交换系统断开,置于手动状态。在焦炉转正常加热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开工指挥的指令不许交换。2.10 废气盘空气进口的小铁板已经按规定放好,盖在石棉橡胶板下面。211 废气盘上的小翻板已按规定调好。2 1
17、2 分烟道翻板与自动调节机构断开,送煤气前按规定吸力调好。3煤气系统赶空气送煤气3.1 用蒸汽置换系统中的空气a) 确认入炉煤气主管道阀门已全部处于关闭状态 ;地下室加热煤气主管阀门及调节翻板处于全开状态 。 b) 用胶管将蒸汽接到煤气主管的引入管接头上,在焦炉改正常加热前 1 小时,打开管接头上的阀门,向煤气管路中通蒸汽,由放散水封的放散管及防爆管末端进行放散。3.2 用煤气置换蒸汽打开主管阀门向地下室煤气总管送煤气并由其末端放散管及防爆安全阀处向外放散,当防爆安全阀及放散管处放出大量煤气时,可将放散管阀门关小。而后由煤气主管末端处的取样管取样试验,连续三次试验合格后,可打开主管两端处的“U
18、”型压力表观察煤气压力,控制煤气主管的压力在 1500Pa 左右即可。4向燃烧室送煤气焦炉转为正常加热 4.1 向燃烧室送煤气的程序煤气主管中的煤气检验已经合格(取样能够被点燃时即可向炉内送煤气)。压力达到1500Pa,交换系统处于第一种交换状态。程序如下:烘炉小灶 停止加热 拆除废气盘铊杆支撑,拿掉进风口上的石棉橡胶板打开该燃烧室看火孔盖打开煤气支管上加减旋塞,向对 应燃烧室的对应 火道送煤气 由炉顶查看送入火道中的煤气是否着火4.2 在送煤气时将第一交换分为若干组,一组一组的进行送煤气,其分组情况及系统各部位的相关关系见表。焦炉转为正常加热时送煤气分组表第一状态 停烘炉煤气(炭化室号) 取
19、石棉板、落砣(蓄热室号) 开调节旋塞号 检查着火情况(燃烧室号)15 1、3、5 1A5A 15610 7、9、11、 6A 10A 6 101115 13、15 11A 15A 11151620 17、19、21、 16A20A 16202125 23、25、 21A25A 21252630 27、29、31 26A30A 26303135 33、35、 31A35A 31353640 37、39、41、 36A40A 36404145 43、45、 41A45A 41454650 47、49、51、 46A50A 46505155 53、55、 51A55A 51555660 57、59、
20、61、 56A61A 5661注:1 煤气支管编号按 1A、1B,2A、2B,.,61A、61B 的方式写号;其中 A 为第一种交换状态即:单数燃烧室双号、双数燃烧室单号;B 为第二种交换状态即:单数燃烧室单号、双数燃烧室双号。2 检查燃烧情况为奇数燃烧室偶数火道,偶数燃烧室奇数火道。4.3 第一交换送完后,将其余废气开闭器风口石棉板及废气铊支杆全部拿掉,加热2030 分钟后,用交换机一次交换到第二状态。 4.4 送煤气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说明4.4.1 在煤气进行置换和往燃烧室送煤气期间,炉上炉下所有岗位一律不许动火,停止电、气焊工作、车辆也暂停运行,非开工人员一律不许进入炉区,工作人员一律不能
21、在工作区内抽烟,烘炉小灶也要看好,不许有火冒出。安全科必须在焦炉的有关部位设专人监督。4.4.2 在送煤气过程中,安全部门应有专人在地下室用仪器监测空气中的漏入煤气浓度,保证地下室的工作人员的安全。4.4.3 在作燃烧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关闭放散管停止放散,如果放散管全关时煤气压力过高时(超过 3000Pa)可将煤气总管翻板关小一点,在送煤气过程中随着煤气主管压力的降低,再逐步开启。4.4.4 在送煤气过程中,为了不使主管压力过低及焦炉升温过快,一般加减旋塞只开一半(即开至 45)。4.4.5 在送煤气过程中,如果煤气主管的压力低于 500Pa 时,不能再继续往前送煤气,待压力回升时再开始送煤气
22、。当发现煤气主管压力继续下降低于 500Pa 时,可适当关小已送煤气号的加减旋塞,以保持煤气主管的压力不低于 500Pa。4.4.6 在送煤气时,每送一个燃烧室时,地下室的指挥人员,要用对讲机预先通报给在炉顶的看火人员,炉顶人员随即将燃烧室相应的看火孔盖全部打开,全部打开后用对讲机报告给在地下室的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再发令给开加减旋塞的送气人员,送气后,炉顶人员马上分头检查送气火道中的煤气是否已全部着火,如果全部着火时,再通知地下室的指挥向下一个燃烧室中送煤气。4.4.7 在送煤气后,如果发现有火道不着火时,通知地下室关闭该加减旋塞,待过 23 秒后,向该火道中放入成盒的火柴或沾油的棉纱,然后再
23、打开加减旋塞,如果还不着火时,应关闭该燃烧室的加减旋塞,查找其它原因并进行处理。4.4.8 在第一种交换状态全部送完煤气后,让送煤气的火道燃烧 2030 分钟,而后,由指挥发令让交换机工用手动操作交换到第二种状态。4.4.9 在送完煤气后,再逐个检查一下地下室各个煤气管接头有无漏煤气现象,并及时进行处理。如果发现接头漏气严重或多个接头都漏气时,应当立即关闭该燃烧室的加减旋塞并进行处理。4.4.10 在整个送煤气过程中,看管“U”型压力表的人必须坚守岗位不许脱岗,压力小于 500Pa 时向指挥报告。4.4.11 全炉改为正常加热后,烘炉小灶全部停火,拆除烘炉管道,准备摘炉门扒火床等工作。焦炉装煤
24、技术方案装煤、连通集气管及初步加热制度的确定 1 装煤1.1 装煤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1.1. 1 集气管的循环氨水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荒煤气系统已进行了惰性化。1.1.2 焦炉上升管水封已经正常运转,水封高度符合设计要求。1.1. 3 上升管盖,桥管翻板全部灵活好用,开关均能到位。桥管翻板全炉均处于关闭状态。1.1.4 装煤推焦车已进行过全程的生产试验,确认没有问题。1.1.5 焦炉编号牌已经安装就位。1.1. 6 集气管已安装了“U 型压力计”。1.1.7 相关的热态工程全部施工完毕。 1.2 焦炉投产的装煤顺序1.2.1 第一循环装煤顺序是:2#、32#、34#、64#、12#、22#
25、、42#、52#、62#、4#、14#、24#、44#、54#、6#、16#、26#、36#、46#、56#、66#、8#、18#、28#、38#、48#、58#、1#、11#、21#、31#、41#、51#、61#、3#、13#、23#、33#、43#、53#63#、5#、15#、25#、35#、45#、55#、65#、7#、17#、27#、37#、47#、57#、9#、19#、29#、39#、49#、59#1.2.2 装煤操作时间控制 20min,20 孔为一段,三段检修均为 160min。1.3 焦炉装煤在焦炉装煤前,先用专用工具将要装煤的炭化室的上升管内部石棉板打掉,而后把装煤推焦车对
26、准装煤炉号,按操作程序向炭化室中装煤。装煤后炭化室产生的煤气由上升管放散,前四炉装完后,同时将荒煤气送入集气管,然后按给定顺序装煤.装煤后,由炉门调节工对不严密的炉门进行调节处理。 2 向集气管送荒煤气 2.1 送煤气前需要重新检查与落实的主要项目2.1.1 全炉所有上升管的桥管翻板是否全都关死。2.1.2 全炉上升管水封高度是否全部符合要求。2.1.4 循环氨水主管的压力是否符合要求,全炉上升管循环氨水的喷洒是否正常。2.1.6 集气管、吸煤气管上的清扫孔是否已经全部盖严。2.1.8 集气管上的“U”型压力计是否已经接上,并设专人观察集气管的压力变化。要保证集气管不形成负压。集气管为负压时,
27、千万不能往集气管送荒煤气。2.1.9 详细检查集气管及吸煤气管上的焊缝有无开裂现象。2.1.11 安全、保卫、医疗、维护抢修、材料供应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已到开工现场。2.2 向集气管送荒煤气2.2.1 向集气管送荒煤气的人员组织表 1岗 位 人 员 备 注指挥 1 指挥往集气管送煤气付指挥 1 协助指挥工作上升管工 4 负责往集气管送煤气装煤推焦机 按定员 负责装煤炉顶工 2 负责装煤看压力计 4 调节集气管压力检修工 4 准备抢修工作测温工 2 负责开关集气管放散管安全 2 负责取样作爆发试验其它 保卫、医疗、材料供应人员临时工 4 准备随时发生工作2.2.2 集气系统赶空气送荒煤气操作步骤1
28、) 在装煤前 1 小时由集气管两端用蒸汽吹入集气管,于集气管上的放散管放散 10 分钟;2) 关闭集气管上的放散管水封翻板,同时打开吸气弯管阀门,将蒸汽吹入吸煤气管道;打开吸煤气管道总管阀门前放散管;放散阀门开启 30 分钟开始取样 ,并进行氧含量分析,连续三次氧含量分析小于 2%时,方可向集气管送煤气;3) 每段集气管装完前两炉后,由站在炉顶的指挥发出送煤气指令后,向集气管送煤气(以后每装一炉就直接连通集气管)。7)接通集气操作顺序:首先关闭上升管盖,过 12 秒钟后,再打开桥管翻板向集气管送煤气。两个上升管工的操作快慢要基本一致相互关照,以便于由集气管两端进入集气管的荒煤气置换事先通入的蒸汽(由吸煤气管道总管前阀门放散管放散)。8)为了更好控制集气管压力,首先启用据鼓风机较远的吸气管,待装煤 16 炉以上,荒煤气量足够多时,再启用另一吸气管,同时关闭两段集气管的交通管。2.2.3 初步加热制度的确定初步拟定结焦时间为 28 小时。标准温度为机侧 1150、焦侧 1160;分烟道吸力机侧155Pa、焦侧 160Pa;3首次出焦全炉装完煤后才能首次出焦第一批出炉号按装煤顺序出焦,经 1-2 个循环调至正常按 9-2 串序出焦和装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