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李清照 教案课题: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时:计划 2 课时 教师: 单位: 景洪市第四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醉花阴含蓄的述说闺中女子的寂寞哀愁和青年女子对爱情生活得向往。是李清照前期词作的代表,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大多数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声声慢写于南渡后
2、,抒发了丢家亡国之痛和孤苦无依之悲。这不仅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开头七组叠词造句新警,为全词奠定了基调。后文用几组意象逐层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最后哀叹“怎一个愁字了得!”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读者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也正是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二、教学目标1 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南渡后的生活,理解词人为何生愁。2 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3 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4 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三、学
3、生特征分析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李清照的词以金兵南渡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期,总体上词风婉约。所以教学设计上,首先做到知人论世,先介绍李清照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在了解词人生活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她的思想情感。学习诗词,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鉴赏诗词的方法,对意象的分析在学习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中侧重对词中的特殊意象的理解。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初读-细读-品读-悟读;从方式上看,师范读,引导学生跟读、细读、个读、自由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引导学生读出词味,欣赏、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籍此落实教学目的。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4、教学重难点 1 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2 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复习如梦令 常记西亭日暮导入。)同学们,大家是否还记得初中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写在李清照少女时期,从词作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少女时代常常和朋友一起饮酒游玩,过着幸福无忧的快乐生活;与张明诚结婚后更是过着夫唱妇随的安逸生活。但是,他们是不是就像童话中所写的“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生活”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李清照,走近她的情感世界,用心聆听,来感受浓缩
5、了她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吧!(二)、 作者简介1. 李清照(1084 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2李清照和“闺怨词”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
6、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3写作背景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孤的灾难与不幸。这里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着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集体背诵设置情境导入课文学生根据教辅资料介绍李清照。学生根据教辅资料介绍李清照的闺怨词。学生根据教辅
7、资料介绍写作背景。以同学们熟悉的李清照的词导入。介绍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写作背景。4关于醉花阴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漫长的白日里,作者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季节正值重阳,气候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橱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冷气袭人!词的上片,作者从“永昼”的无聊和“半夜”的寒冷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来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极力渲染白天、黑夜的时间都是那样难以打发,以委婉地表达自己对丈夫思念之殷切。下片继续着对时间的交代:写“永昼”“半夜”之外的“黄昏后”。作者为了排遣自己的
8、相思之苦和打发自己的空虚生活,乃携酒去东篱观赏菊花。但其结果却是酒不能解愁,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酷似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影,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这首词的总体风格是委婉、含蓄的,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三)赏析全词1解题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2朗读体味同学们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注意停顿。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3整体把握醉花阴是一首
9、小令。李清照的词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情与景的交互相融。而且,她非常善于摘取个人生活当中极富情味的画面来写作,很有生活气息,情真意切。这首词也同样如此。请大家先仔细地阅读全词,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能用四字短语把它概括出来?上片 重阳思亲 (板书“重阳思亲”)下片 饮酒赏菊 (板书“饮酒赏菊”)4分句赏析(1)有没有同学能结合课文的注释,具体说说词上片的内容呢?注意,学习诗词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不要像古文一样原文翻译,可以自由地发挥、补充。明确: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
10、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2)词人在上片中交代的大致的情形我们已经了解了,大家能倾听教师的讲解。聆听教师讲解同学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上阕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翻译介绍醉花阴的主要内容。介绍醉花阴的主要内容。解题朗读全词设置问题解读词的内容。设置问题解读词的上阕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的感受呢?(愁)(3) 下面是我们的自主探究时间,请大家按小组讨论,紧扣住这个“愁”字,以情景交融为方向,自由选择词作中的意象来进行简要的鉴赏分析。A 现在看第一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谁来分析这一句?明
11、确:“薄雾” “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B 好了,第二句“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应该怎么分析呢?明确:“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夜半凉初透” ,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4)上片小结:上片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情景交融。委婉地展现了丈夫理离家后自己孤独寂寞的心境。(5) 我们先对下片作个整体品
12、味,谁来翻译一下下片的大意?明确:下片是写作者在重阳节这天到菊圃饮酒的情形。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盈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A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
13、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问:“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明确:这是写佳景。但在词作当中却起到了“佳景衬哀”的作用。这要联系写作背景来分析。重阳是菊花节,菊花正值盛放之时。东篱下的菊花想必开得无比灿烂。黄昏之后,花香四溢,当然更富有情味了。可是对于端着酒杯的作者来说,此时却只能一人对花独酌,空想与丈夫在一起时的快乐光阴,所以眼前的美景不但没有让她变得快乐,反而更激起她心中无限的思夫之情。黄昏正是令人惆怅之时,更加衬托了作者的愁闷相思。词的上阕小组合作鉴赏小组合作鉴赏学生聆听教师讲解。翻译词的下阕学生聆听教师讲
14、解。讲解上阕的内容。讲解上阕的内容。讲解上阕的内容。讲解词下阕的内容。讲解词下阕的内容。B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问:这首词以“愁”字开头,以“瘦”字结尾,谁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瘦字人“瘦”很容易理解,但作者认为菊花也是“瘦”的,这自然只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作者的一种表现手法吧。菊花本身的菊枝瘦细,菊瓣纤长,但仍能在寒风中傲立。以“瘦”来形容是极见神韵的。而词
15、人因为思夫之情无法排遣,已然形销骨立,为伊消得人憔悴,所以才会有人不如花的感慨。全词以“瘦”作结,在人与黄花的比较中寄托了极为深重的相思之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6)下片小结:下片写黄昏后独自饮酒的愁绪。第二课时(一)、导入说到李清照,我们并不陌生,前节课我们刚学过她的醉花阴。写的是重阳节,赵明诚在外地不能与她团聚,李清照借秋风黄花来表现彻骨的爱恋。大家能背这首词吗?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哪个字?(愁),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
16、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这是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闺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在这道词的字里行间她又表现出怎样的心绪呢?(二)、鉴赏声声慢1、自由读词。思考: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2、看来李清照是个多愁善感的词人,今天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以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 这幅对联为线索,思考问题并回答问题。思考问题并回答问题。学生背诵醉花阴设置问题,解读词的下阕。设置问题,解读词的内容。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课文。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
17、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1)怎样入愁(叠词运用,音韵和谐,悲苦愁绝。)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带着一个任务: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2)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动作 恍惚):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若有所失的
18、感觉。冷冷清清(环境 冷清): 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明确: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凄凄惨惨戚戚(心理 悲伤):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明确: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叠词)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好不好?(不好,少了音韵美)。(3)缘愁选景(触景生情,层层渲染,愁绪无限)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
19、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那么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4)师范读。(5)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学生: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3、探究性学习: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聆听教师讲解小组合作学习并鉴赏全词。小组合作学习并鉴赏全词。小组合作学习并鉴赏全词。容导入课文。设置问题解读词的内容。讲解词的上阕。讲解词的上阕。意象探究:a、淡酒 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在她一首如梦令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可见是酒醉而睡得沉啊!老师明确:
20、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b、秋风 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c、过雁 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李清照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明确: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零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所谓睹物思人,平添哀戚。)诗人伤心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
21、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耦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d、黄花 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老师明确:黄花就是菊花。这里的堆积可以是绽放的花朵的堆积,也可能花飘零之后的堆积。秋风正急,也有可能是被吹落的花瓣的堆积。其实在里写菊花,也是暗示自己,以花来写人,写自己飘零而憔悴不堪之意。)e、梧桐细雨 梧桐细雨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意象,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白居易长恨歌中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周紫芝鹧鸪天“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秋天的绵绵细雨打在这已经发黄梧桐叶上
22、,梧桐叶随风慢慢地落下来。显得十分的凄凉,一种深秋的孤独与寂寞,所以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而且是到了黄昏,雨停后,雨在树上点点滴滴落下来,“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师总结:我们刚刚分析的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男生、女生各一人领读,全班齐读)4 为何生愁?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并回答问题。设置问题解读词的内容。设置问题解读词的
23、内容。设置问题解读词的内容。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尾句点愁,简单直白,反而更觉其神妙。5 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半世漂泊感生平”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前后期,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她作品的分水岭。(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善于音律,能诗能词。18 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感情深厚,家庭美满幸福。前期词风天真、活泼,抒写闺愁、闲愁、相思。(后期)1125
24、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 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全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丈夫赵明诚在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她晚期最著名的作品。所谓“慢”,即慢曲,慢曲比较适合表现复杂曲折幽深的感情。明确:国愁,家愁,情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颠沛流离之苦。小结: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聆听教师的讲解。学生聆听教师的讲解。设置问题解读词的内容。设置问题解读词的内容。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学生聆听教师的讲解。七、布置作业八、板书设计9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