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捕蛇者说》同步测试(语文版九年级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23301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捕蛇者说》同步测试(语文版九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捕蛇者说》同步测试(语文版九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捕蛇者说》同步测试(语文版九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捕蛇者说》同步测试(语文版九年级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捕蛇者说》同步测试(语文版九年级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3 捕蛇者说5 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提示:本题重点检测文中实词的一词多义。 (1)中句的“赋”为名词,而句中的却为动词,因为它后面接了个名词,作为它的宾语。 (2)中句作“你”讲,比较特别,应强记。同样的还有(3)中的句, “毒”作“怨恨”讲。 (5)中句为动词活用成名词,作“收入”讲。参考答案:(1)赋税;征收。(2)你;好像。(3)毒害;怨恨。(4)捉住;得到,看到。(5)收入;内部,国内。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2)君将哀而生之乎( )(3)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4)以啮人( )(5)无御之者( )(6)君

2、将哀而生之乎( )提示:本题帮助掌握重点词语。解释实词,应特别注意其词性有没有改变,如改变,学优中考网 其意义也变。如句(1)中的“腊” ,本是名词,后活用为动词。参考答案:(1)干肉,名词活用成动词,晾成干肉。(2)使活,动词的使动用法。(3)眼泪。(4)连词,表假设,用法相当于“而” 。(5)构成“者”字结构, “者”字可以解释为“的办法” 。(6)指“我” ,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3.判断下列语句在古汉语里是何种句式。(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提示:本题帮助掌握重点句型。 (1)倒装句。疑问代词做宾语,宾

3、语前置。何如:如何,怎么样。句意:更换你的差使,恢复你的纳税,怎么样呢?(2)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 “甚(于)是蛇” 。句意:谁知道纳税征收的毒害,有比这种毒蛇更厉害的呢?(3)省略句。省略主语, “(蛇)触草木, (草木)尽死” 。句意:蛇碰了草和树,草和树就都死掉;如果咬了人,没有能够抵挡它的。答案:(1)倒装句(2)省略句(3)省略句4.根据要求填空。(1)本文作者是_,字_,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_、_。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其被贬到_时写的。他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秀美,形象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最著名的山水游记是_;

4、他的寓言讽刺小品,故事生动,寓意深刻,其中以_最有名。(2) “说”是古代的一种_,跟现在的_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在形式上则表现为_结合,以_(叙述、议论)为主。 捕蛇者说就是作者借蒋氏捕蛇一事来表述他_的看法。提示:本题主要帮助掌握与课文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参考答案:(1)柳宗元 子厚 柳河东、柳柳州 永州 永州八记 三戒(2)文体 杂文 叙议 议论 对政府向民间征税问题10 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给加点的字注音。(1)更若役( ) (2)挛踠、瘘、疠( )(3)死者数矣( ) (4)隳突( )(5)日蹙( ) (6)殚其地之出( )(7)死者相藉( ) (8)转

5、徙( )(9)顿踣( )提示:此题主要帮助掌握文中的生字。答案:(1)gng (2)lun lu l (3)shu (4)hu (5)c (6)dn (7)ji (8)x (9)b2.选择下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提示:此题主要帮助掌握文中的重要虚词。B 项“今其室十无一焉” ,焉,语气词。答案:B3.文中提到的“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提示:做此题时要特别注意结合课文第一段来考虑。答案:当其租入。4.你是怎样理解文中蒋氏“专其利”中的“利”的?提示:做此题时要特别注意结合课文的重要段落来考虑。参考答案:所谓的“利”是用蒋氏祖父和父亲的生命以及自己的九死一生换来的。5.蒋氏

6、悲痛的哭诉中,表明全段核心的一句话是什么?提示:本题主要帮助掌握段落的核心语句。答案: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快乐时光母 亲学优中考网 语文老师正在台上讲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这一课,而学友却在桌下打逗,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叫起学友问:“你听见我讲课的内容了吗?”学友回答:“听得一清二楚。 ”老师继续问:“那么母亲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呢?”学友响亮地回答:“一定是高尔基的母亲吧!”30 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基础知识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啮(ni) 腊(x) 当其租入(dng) 嗣(s)B.几死者(j) 死者数矣(sh) 莅(l) 蹙(c)C.殚(dn

7、) 踣(b) 死者相藉(j) 囊(nng)D.隳(hu) 缶(f) 谨食之(s) 以俟夫(s)提示:B 项“数”应读“shu”;C 项“藉”应读“”;D 项“缶”应读“fu” 。答案:A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提示:D 项“而乡邻之生日蹙”中“生”指生活。答案:D3.请写出三个带蛇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提示:此题主要帮助掌握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答案示例:画蛇添足、杯弓蛇影、虎头蛇尾、飞鸟惊蛇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8、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1)而吾以捕蛇独存( ) (2)时而献焉( )(3)又安敢毒邪( ) (4)殚其地之出

9、( )(5)汪然出涕曰( ) (6)乡邻之生日蹙( )(7)今虽死乎此( ) (8)竭其庐之入( )答案:(1)连词,表转折 (2)到时候 (3)痛恨 (4)出产 (5)的样子 (6)窘迫 (7)即使(8)竭尽5.翻译下列句子。(1)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答案:(1)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们村子,到处乱闯乱嚷。(2)回来后,有滋有味地吃我地里出产的东西,来过完我的余年。6.本文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两例。答案: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如:乡邻“非死则徙尔”与蒋氏“以捕蛇独存”对比;乡邻“旦旦

10、有是”与蒋氏“熙熙而乐”对比。7.下列对蒋氏的自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蒋氏及其乡邻的悲惨生活。B.说明捕蛇给蒋氏三代人带来的好处。C.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D.通过对比反衬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社会现实。答案:B深层探究8.柳宗元是封建时代的一名官吏,为什么他能写出揭露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文章?请你与同学展开讨论。学优中考网 提示:这首先是因为唐代中期政治腐败,战争频仍,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无限制搜刮人民的钱粮,使人民不堪重负。柳宗元因主张政治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在这个荒僻落后的地区生活了将近 10 年,目睹当地人民“非死则徙”的悲惨景象,感到有责任用自己的笔来反映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希望最高统治者能借此体察民情,推行善政。这一目的与他一贯主张的“轻徭薄赋”的思想是一致的。参考答案:略中考链接9.(山东济南槐荫中考模拟)按要求默写。(1)花近高楼伤客心,_。(杜甫登楼 )(2)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 ”提示:此题考查常用或常见名言的理解与把握。默写时不能出现错、漏字。参考答案:(1)万方多难此登临(2)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