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优中考网 伤仲永练习【课文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2、能流畅地朗读课文,掌握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3、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4、理解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5、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6、了解本文的作者王安石。【课文学习指导】一、自主学习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世隶耕 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 环谒于邑人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今夫不受之天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父异焉 即书诗四句 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卒之为众人 固众人4、初
2、步阅读课文,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5、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1、这篇课文一共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请根据下面的划分,归纳出各部分大意。第一部分(1-2 自然段)叙事 : 第二部分( 3 自然段)议论: 2、这篇文章的叙事部分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请认真阅读叙事部分后填空。从“ ”到“ ”详写仲永才智极盛。从“ ”到“ ”略写仲永才智枯竭。从“ ”到“ ”略写仲永才智衰退的原因。3、先按要求摘句填空,然后答题。方仲永五岁作诗能“ ”,而且“ ”;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 ”;
3、二十岁就“ ”。从上面可以看出方仲永的才能是:( )A、天资聪慧 B、平庸无奇 C、日益衰退 D、与日俱增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C、邑人奇之 D、不使学4、文章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表明了作者的才能观。你认为作者的才能观是怎样的?请在正确的一个答案后的括号里打“” 。A、一个人的才能全靠后天学习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 ( )B、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也不会取得成就。 ( )C、一个人的才能是先天就有的,没有天赋,要想成才是不可能的。 ( )D、一个人如果先天很好,即使后天不够努力,也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 )5、请用“”
4、在教材上将议论部分分为两个层次,并归纳出各层的主要内容。第一层: 第二层: 6、朗读下面的文言短句,选出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传一乡秀才观之 答:(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传一/乡秀才/ 观之C、传一/乡秀/才观之 D、传/ 一乡秀/才观之余闻之也久 答:( )A、余/闻之/也久 B、余闻/之也久C、余闻/之也/久 D、余闻之也/ 久7、对下面句中的“之” “于”进行解释,然后归类文中的“之” “于” 。忽啼求之 之:借旁近与之 之:之 余闻之也久 之:不能称前时之闻 之:卒之为众人 之:环谒于邑人 于:于舅家见之 于:贤于材人远矣 于:受于人者不至 于:8、比较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判断正
5、确的一项是:( )并自为其名 贤于材人远矣还自扬州 如此其贤也A、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 “贤”字含义也相同。B、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 “贤”字含义也不同。C、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 “贤”字含义不同。D、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 “贤”字含义相同。9、下面对“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B、明道年间,我从父亲那里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C、明道年间,我随死了的父亲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D、明道年间,我从死了的父亲那里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10、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老师同学作进一步的探究。参考答案于学优中考网 1. 2、仲永生五年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十二三矣 泯然众人矣 父利其然 不使学 3、指物作诗立就 文理皆有可观者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C D 4、B 5、分层: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 层意: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 “受于人者不至也” 。 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 ,结局更加可悲。 6、A D 7、之:它,指书具,代词。 他,指仲永,代词。 这,指仲永聪慧过人这事,代词。 的,助词。 舒缓语气,无实意,不译,助词。 于:到,介词。 在,介词。 比,介词。 从,介词。 8、D 9、A学优中考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