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基语用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语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对英文向中文借词的研究,我发现,其中音译词最多,一枝独秀;定语修饰词在数量上与音译词相差不大,算得上瞠乎其后。B 我是歌手首播后,黄绮珊迅速引起关注,网友们评价她的歌声是“姗姗来迟的天籁之声” ,她穿云裂石的嗓音极能感染听众。C汲黯见无法驳倒张汤就大骂:人说刀笔吏不可担任公卿,果然!让国法繁苛到令天下人比肩接踵、侧目而视的程度,也就他们做得出!D王渊明被控利用“联盟一号”诈骗钱财 1 000 多万元,不过他并不认罪,他认为自己在案件中只是起着穿靴戴帽的作用。【答案】 B【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2、解题思路】 A“瞠乎其后” ,指在后面干瞪眼,赶不上。用于句中不合语境。B“穿云裂石” ,指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使用正确。C“ 比肩接踵” ,指肩挨着肩,脚挨着脚,形容人多拥挤。用于句中不合语境。D“穿靴戴帽” ,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 。用于句中不合语境。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B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C
3、这本书精心选配了 10 多幅契合文意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答案】 D【解题思路】 A 缺少动词,应在“群众”前加“提高” 。B 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需要” 。C 句式杂糅,应将“选配了”改为“选配的” 。二、语用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师昌绪看来,人活在世上,就要为人类作贡献。_,_。_。_,_。_,即使受了很大挫折也不会退却。回国后,即使是整天吃窝窝头,也无怨无悔这是我在青年时期就立下的“强国
4、之志”誓言即使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那样优越的环境里,我也一定要争取回国这就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贡献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永远不会懈怠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为中华民族作贡献A BC D【答案】 D【解题思路】 这是一个议论性文段,要注意其逻辑性。句说“一定要争取回国” ,而句则说“回国后” ,可见后排最合适。且由文段最后一句可看出,句与其衔接最紧密,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 D。42013 年绍兴教学质量调测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代排”本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杭州下沙一家服务公司推出的“银行代排”颇有意思:付 2 元钱,就帮你排队。许多市民说,上银行少则排队半小时,多则 2 小时,2 元
5、钱换 2 小时,值得啊;还有人说,这种服务的推出,银行应该感到脸红。请从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两个不同角度,分别给“银行代排”下一个定义。( 所下定义要分别突出两者不同的利益;每条不超过 20个字。)(1)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_的一种雇佣行为。(2)被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_的一种雇佣行为。【答案】 (1)花 2 元钱雇人去银行排队以节省时间(2)到银行去替别人排队以获得 2 元钱的报酬【解题思路】 要包含两个要素:“行为”花 2 元钱雇人去银行排队/到银行去替别人排队, “目的” 节省时间/ 获得 2 元钱的报酬。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答:_ _【答案】 内容:图
6、片上方有一只坠落的苹果,下方有一个人站在两本书的上面,伸出双手去接苹果。( 或:一个人站在两本书上,伸出双手,去接上方坠落的苹果。)寓意:当机遇降临时,只有底蕴丰厚的生命才能与之相遇;知识是成功的基石;读书可以让你更加接近成功(或“目标”) ;积累知识,能助你走向成功。【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试题,应首先仔细观察漫画,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主要内容及其隐含的寓意。然后,借助说明、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描绘所看到的内容。比如本题可从人写起,其上方有正在落下的苹果,其双脚站在两本书上面,这个人的双手张开,去接上面坠落的苹果。第二问,描述该漫画的寓
7、意,要充分理解“苹果” “书本”的寓意,联系现实不难得出答案。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而成为一个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艺术大师,徐悲鸿起了重要作用。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比齐白石小三十二岁。1919 年,徐悲鸿赴法留学并在多国参观了艺术馆、博物馆,欣赏了许多世界级美术大师的佳作,还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美术史、解剖、透视等课程,成为我国早期少有的既有丰富的艺术理论又有精湛的绘画技艺的艺术大师之一。1927 年回国后,徐悲鸿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他和田汉一起筹办南国艺术学校,后来南京中央大学又聘请他
8、担任艺术专修科教授。1928 年底,徐悲鸿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北平大学,他开始酝酿教学改革。他认为,要提高绘画教学水平,首先应该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贯彻写实主义原则,创立“素描基础论” 。他所希望的艺术学院的教员,应该是具有真才实学,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的个性,敢于创新的人。他觉得如果聘请像齐白石这样充满生活激情的画家到学校任课,不仅能打破教员中陈陈相因的沉闷空气,而且也能给学生带来鲜活而生动的新内容。这时,齐白石自创的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已得到认可,有较大影响。徐悲鸿所以看中齐白石,不仅因为他很欣赏齐白石的画,而且认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比如,齐白石的画,以日
9、常能见的为多,而虚无缥缈的较少;他画的实物,不刻意求似,而在不求似中得似;他反对死临摹,而主张师法自然经过三次邀请,齐白石终于答应了徐悲鸿。然而, “齐木匠”登上大学讲台一事,却像花边新闻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支持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反对之声。反对者认为,把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木匠出身的老头聘为教授,简直是对艺术学院的侮辱。他们群起而攻之,流言蜚语、明枪暗箭满天飞,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时的徐悲鸿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不得不在第二年黯然离开北平南下。他向齐白石告别,老人黯然伤怀,为他画了一幅月下寻归图 。画面上一位穿长袍的老人扶杖而行,并题了两首诗:“草庐三顾不容辞,
10、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藜扶梦访徐熙(南唐著名画家) 。 ”“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深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 ”在第一首诗的最后,还附有一行小字:“悲鸿先生辞余出燕,余问南归何处?答:月满在上海,缺,在南京。 ”1931 年 5 月,为了扩大齐白石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城出版了齐白石画集 ,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他评价齐白石的画说:“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片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 ”1933 年初,徐悲鸿携带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使欧洲更多
11、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中国的大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作品,从而使他的画走向世界。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徐悲鸿回到北平,两位艺术大师在阔别十七年之后又得以重逢,欣喜之情不待言表。他们常在一起作画,悲鸿画鸡,白石老人便补块石头;白石老人画蜻蜓,悲鸿便补束花草。在徐悲鸿纪念馆里,有一幅徐悲鸿画鸡、齐白石补石和兰草的画。据说在 1947 年的除夕夜,艺专有一位年轻的裱画工向徐悲鸿讨画,徐悲鸿欣然答应,顷刻间两只公鸡跃然纸上。正画在兴头上,突然停电了,只好改日补画。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拖就是几年。后来徐悲鸿突然病逝了。裱画工想到了齐白石,在他的恳求下,已经九十多岁的白石老人答应了他的要求,看到徐悲鸿笔下两只公鸡似在对话
12、,于是就在上面那只鸡的下边用浓墨补画了石与兰,一下子使这幅画更加生动可爱,这幅画也成为两位大师合作的绝响了。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年事已高,主要是在家里画画,颐养天年。徐悲鸿此时五十四岁,正当盛年,但由于长期的奔波等,身体很不好。然而他非常珍惜时光,常常带病工作。作为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悲鸿担负着联络和团结全国美术工作者,培养和教育年轻的美术人才的重任。对于和自己有莫逆之交的齐白石,他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1953 年 9 月,徐悲鸿不幸脑溢血逝世。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周围的人谁也不敢把这个噩耗告诉齐白石,怕他老人家接受不了。老人问:“怎么不见徐悲鸿来?”
13、大家只好推托说开会去了,出差去了,又出国去了。过去每年徐悲鸿院子里的桃子熟了,他俩都要相聚品尝,现在只有廖静文(徐悲鸿夫人)一个人送来一篮子桃子时间长了,老人也约略感到出了事,也就不再多问,只是一天天话越来越少了。吴作人回忆说:“有一次,我去他家探望,他一反平日沉默寡言的习惯,忽然对我说:我一生最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徐悲鸿聘请齐白石为教授,不仅是因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一致,还因为齐白石是一个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的个性,敢于创新的人,其画作都贯彻了写实主义原则。B齐白石敢于大胆用色,其昆虫画超过古人,独创了红花墨叶大写
14、意一派;他的这些成就得到了徐悲鸿的赞赏,但人们反对他登上大学讲台则是因为他非科班的低微出身。C17 年后,两位大师久别重逢,常在一起作画,其艺术合作和人生友情达到顶峰,徐悲鸿逝世后齐白石补画了石、兰的雄鸡图,不仅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更是艺术合作的绝响。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了徐悲鸿和齐白石交往过程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叙写了他们的相知、共事、别离、重逢和绝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感人至深。E本文叙写了徐悲鸿和齐白石的交往和友情,记述了他们相互欣赏和合作的动人故事,展示了他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成就,歌颂了老一辈艺术家开阔的胸襟、高尚的品格。【答案】 BD【解题思路】 A“在艺术上不墨守成
15、规,具有鲜明的个性,敢于创新”是徐悲鸿对艺术学院教员的希望;另外,齐白石的画作也并不“都贯彻了写实主义原则” 。C“顶峰 ”之说不符合原文,也不合事理。E 表述弄错文章的表意重点,本文重点表现徐悲鸿是齐白石的“知己” 。7徐悲鸿是齐白石的“知己”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答:_ _【答案】 赞赏齐白石画作及艺术见解,三邀出身低微的齐白石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为扩大齐白石的影响,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出版了齐白石画集 ,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携带齐白石的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使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齐白石及其作品。8徐悲鸿“离开北平南下” ,齐白石赠画赋诗并附字,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6、答:_ _【答案】 画中扶杖老人是齐白石自况,诗中说的徐熙以其姓徐暗喻徐悲鸿,以此表明了两人的知己关系;齐白石通过画和诗,表达了对徐悲鸿“三顾茅庐”的感激和他们再难相聚的伤感;诗后附字含蓄表达了对“知己”徐悲鸿南下境遇的忧虑,诗画及附字表现了二人深厚的友情。9当年徐悲鸿聘请齐白石担任大学教授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被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超女李宇春登上北大百年讲堂也曾引起激烈争论。对此,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答:_ _【答案】 (示例) 观点一:大学应当“兼容并包” ,大学讲堂也应有“通俗”的一席之地。大学不是象牙塔,它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胆魄和兼收并蓄的胸襟,始终与大众同行,与时代同步。学术、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通俗流行文化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能给校园增添一种新鲜的活力。今日通俗的东西,也许就是未来的艺术珍品,大学应有阔达的胸襟和独特的眼光,包容和接纳它们,为其提供展示的舞台。观点二:大学讲堂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还是远离通俗的东西为好。大学应该坚守其精神和价值观的独立性和神圣性,远离通俗流行的东西能避免受到冲击和影响。通俗流行文化大多无深刻内涵,缺少长久生命力,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文化的洗礼。通俗流行文化登上大学讲堂可能会冲击学术研究,破坏严谨之风,助长浮躁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