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每课一练-18 阿炳在 1950 每课一练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无锡(Y ) 勒令(M ) 携式(YJ ) B稀罕(Y ) 纯粹(DV ) 衣钵(C ) C. 寡妇(HV ) 糯米(OV ) 尽管(KO ) D. 立即(K ) 推荐(KJO ) 琵琶(Q )(Q ) 二、请选出每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并将其改正过来。 1A皆然不同 B稀罕 C.千古绝唱 ( ) 2A步履 B享誉 C.颠峰 ( ) 3A诞生 B旋律 C泠听 ( ) 4A搀扶 B报畴 C耗尽 ( )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一年是 1918
2、 年,阿炳正式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了雷尊殿的新当家。 衣钵: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饭 碗,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B三四十年代的无锡人对阿炳和他的老伴催弟两人步履蹒跚的身影是再熟悉不过了。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C我们现在听到阿炳的音乐,不管是阿 炳亲自演奏的,还是其他人改编的版本,都会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高山仰止:抬起头望见高耸的山峰,形容尊敬崇拜的情感。 D阿炳常到无锡棚下街一带卖唱,因为这里商店、码头、渔船较多。 卖唱:在街头或公共场所歌唱挣钱。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1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每课一练-18 阿炳在 1950 阿
3、炳常到无锡棚下街一带卖唱,因为这里商店、码头、渔船较多。当幽远的二胡声渐渐传来,人们知道,阿炳正向这里走来。 人们会拥向阿炳,有人高声喊着出多少多少钱点他的曲子,此时阿炳显得非常得意。 如遇知音,阿炳会更加高兴。 这时的阿炳和他的听众肯定想不到,若干年后这样的旋律会成为享誉世界的经典音乐作品,会一次次引得掌声雷动,使数不清的人如痴如醉。 听过阿炳音乐的人说,无锡地处南方,一年四季和风细雨;无锡人不愠不火,喜怒不形于色;无锡人喜吃甜食和糯米,所以阿炳的音乐才格外地婉转柔美。 阿炳每天上街卖艺,有人看到他穿着破长衫,戴着一副断了腿的墨镜,便认为他是叫花子。其实阿炳与一般寄生于社会的叫花子截然不同。
4、 杨荫浏教授在阿炳小传中写道:他从来没有随便收取人家施舍的一个钱。他是纯粹靠演唱来维持生活,从不向人乞怜。人家叫他演奏,他才演奏,人家给他报酬,他并不道谢,也不争多嫌少。有时人家请他表演,即使不给他钱,他也一样很高兴地弹拉演唱。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完全的。 B施舍:把财物送给穷人、出家人或慈善机构。 C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的钱或实物。 D乞怜:显出可怜的样子,乞求别人同情。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炳非常得意是因为有那么多人来听阿炳的演奏,阿炳可以挣到很多钱 了。 B阿炳认为越来越多的
5、人喜欢听他的音乐,以后不必为生计而发愁了。 C阿炳一生热爱音乐,自己的音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因此阿炳非常得意。 D阿炳非常得意是因为有人高声喊着出多少多少钱点他的曲子。 3文中说“阿炳与一般寄生于社会的叫花子截然不同”,你能说出理由吗? 2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每课一练-18 阿炳在 1950 3_ 参考答案: 一、C(C 项中“尽管”中的“尽”应读“KO ”) 二、1A 截然不同 2C 巅峰 3C 聆听 4B 报酬 三、C(高山仰止:原意是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景仰他。文中形 容人们听到好的音乐作品后,欣喜之余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四、1A(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 2C 3寄生于社会的叫花子主要靠乞讨来维 持生活,而阿炳从来没有随便收取人家施舍的一个钱。他是纯粹靠演唱来维持生 活,从不向人乞怜。人家叫他演奏,他才演奏,人家给他报酬,他并不 道谢,也不争多嫌少。有时人家请他表演,即使不给他钱,他也一样很高兴地弹拉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