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今后思路和对策.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09094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今后思路和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今后思路和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今后思路和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今后思路和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今后思路和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今后思路和对策近年来,*县紧紧围绕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总体要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以肉羊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种草养畜抓普及,建园抓场扩规模,散户大场同步走,标准养殖上水平”的发展思路和 “扩种玉米广种草、村有大户户有场、乡有小区县有网”的发展模式,突出“ 扩张总量和提质增效”两大重点,狠抓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条延伸、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全县畜牧业发展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农民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至目前,全县 70%以上的养羊农户改建了暖棚圈舍,累计建成设施养殖园区 12 个,标准

2、化规模养殖场 420 个,培育万元规模养殖户 5550 户,肉羊饲养量达 172 万只,羊产业总产值达到 4 亿元,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 70%。一、主要做法及经验 政策引导,助推肉羊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政策引导是推动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和资源。近年来,我县为了扩大畜牧养殖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在畜牧业发展上做足了文章,2001 年制定实施了“双百万工程” (即:利用 3 年时间,全县皮棉产量突破一百万担,养羊突破一百万只), 提出了禁杀禁卖能繁母羊的要求,迅速在全县各村组掀起了改建暖棚圈舍的热潮,牲畜饲养量迅速增加。2008 年出台了关于建设百万只羊产业生产基地的实施意见,规定县财政每年列支一定资金

3、,采取“补、奖、贴”的形式,全力创建肉羊产业重点县。 “补 ”:按照引进良种基础母羊每只补贴 200 元、纯种公羊每只补贴 1000 元、新建青贮氨化窖每立方米补贴 50 元、牧草种植每亩补贴 50 元的标准进行补贴。 “奖” :新建规模场(小区)养殖数量万只以上的奖励 10 万元,5000 只以上的奖励 5 万元,千只以上的奖励 3 万元的标准进行鼓励。 “贴” :肉羊2养殖场(小区、户)养殖所需贷款全额贴息 1 年,养殖场(小区)每户最高贴息 3 万元,养殖散户最高贴息 1 万元,以此来激发农户养殖积极性,加快全县肉羊产业发展步伐。2010 年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县酒航路沿线百

4、公里、百个场、百万只设施规模养殖产业带建设规划,与 此 同 时 制 定 了 *县 “十 二 五 ”羊 产 业 发 展规 划 ,以 此 来 推动全县肉羊产业跨越式发展。2014 年全县肉羊饲养量突破 172 万只,县委、县政府又趁热打铁,不失时机的制订了*县 200 万只肉羊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让我县肉羊产业的发展势头不减,羊只饲养量不断增加。自 2010 年以来,县上采取银行贷一点,招商引一点,养殖农户筹一点,财政补一点,项目投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有效的促进了肉羊产业的发展,全县共投入羊产业发展资金 4.8 亿元,其中:县委、县政府协调金融部门发放草食畜牧业贷款 2.8 亿元,招商引资投

5、入 5000 万元,养殖户自筹 1.2 亿元,争取项目资金 2000 万元,县财政补贴 1000 万元。 示范引领,大力发展标准化设施养殖为了提高养殖小区集约化程度和设施利用率,在千家万户发展养羊产业的基础上,鼓励支持有能力的养殖大户发展壮大,按照“统 一 规划、 统一建 设、统一标准、统一服 务”的“四统一”要求,采取政府引导,农户投入、项目扶持、社会参与的办法,主攻养殖园区和大场大户建设,全县羊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近年来,先后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 1 个,省级 4 个,市级 25 个。同时在大场大户的示范引领下,全县积极推广“五配套养羊模式”(即:每 户饲 养小尾寒羊等

6、多胎多羔母羊 15-20 只,肉用种公羊 1 只,配套修建暖棚圈舍 3 间,青贮池 1 座,配备铡草机 1 台,种植 3-4 亩 草,通过青贮秋玉米或各种农作物秸秆相互搭配,铡短粉碎,清水滤净,补饲精料,科学饲喂,育肥 3-4 个月出栏,年出栏肉用羔羊 50 只以上,收入过万元),动员千家万户发展模式化肉羊养殖,并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在养殖户中积极培育“5136”养殖示范农户(即:在全面落实“ 五配套” 的基础上, 户均每年增加 1 只基础3母羊,增加出栏羔羊 3 只,人均增加牧业纯收入 600 元),以此来推动全县肉羊养殖规模的发展壮大,逐步提升千家万户的养殖水平。至目前,全县“5136”养羊

7、养殖示范农户达到 8300 户,占养殖农户的 45%。 科技推广,全力支撑肉羊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县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设施养殖和科技推广紧密结合,组建了畜牧业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加强了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大了良种繁育、杂交利用、人工授精、饲草料调制、饲养管理等技术推广。一是加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结合国家畜牧良种补贴项目、现代农业肉羊产业项目,按照引进良种、纯繁扩群、杂交改良、育肥生产的改良路线,大力引进小尾寒羊、无角道赛特、萨福克、波德代等良种羊,不断更新扩大多胎多羔基础母羊群体,加快基础母羊更新换代步伐。近年来,每年坚持从山东梁山等地引进纯种小尾寒羊基础母羊 30

8、00 只以上,新建良种羊扩繁场 6 个,为品种更新换代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开展杂交改良。采取肉羊温精授配和高代杂种公羊本交“两条腿” 走路的办法,全县共建立肉羊温精授配点 75 个,高代肉羊杂交改良点2200 个,进行纯种繁育、改良扩繁、杂交育肥。三是推广利用秸秆综合加工技术。为了解决畜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饲草料不足的问题,我县积极开发饲草料利用技术,在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优质牧草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饲草料复种、套种技术和秸秆饲料化加工利用技术,多元化开辟饲草料资源;同时,大力推广玉米秸秆带穗青贮,秸秆饲草铡短粉碎、清水滤净、加拌精料等科学饲喂技术,以各种方式支持全县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强

9、化服务,为全县肉羊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在加快推进全县肉羊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建设进程中。一是健全完善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贴近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推进产业发展”的原则,加 强乡村农技人员技术培训和业务管理,强化乡村农技人员岗位职责和服务能力,让乡村农技4人员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领头人、指导员和宣传员,及时解决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加大畜牧科技培训。利用短期培训、技术下乡、科技赶场等形式,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三是加强疫病防控和监测。按照“完善县级、加强乡级、建设村级”的要求, 进 一步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畜牧养殖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牲畜防疫责任制,确

10、保牲畜重大疫病免疫率达到 100%,实现“有病不流行,有疫不成灾” 的目标。并在 14 号国防基地、鼎新镇及县城众鑫三个大型集贸市场建立了牲畜产品监督检查点,建立了 86 个村级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强化了对活畜及产品上市、流通环节的监管检查。四是积极创建申报肉羊品牌。近年围绕肉羊产业全县先后申报创建“沙草肉羊” 和“一口香”、 “西盛”、“老徐家” 羊肉等品牌,生产的羊肉远销北京、广东、上海、新疆等地,受到了客商的一致好评。五是加大流通,提质增效。通过招商引资,寻求合作伙伴,在县工业园区建成年屠宰、分割、加工 50 万只肉羊的生产线;在距县城 16 公里的酒航公路旁,建成占地 2 万平方米的肉

11、羊交易市场,每天的交易量达到了 1000 只左右,为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肉羊产业打开了销售市场,有效解决了群众养羊卖难的问题,促进了肉羊产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的发展。二、今后发展思路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肉羊产业,提升全县草食畜牧业发展水平。我县将紧紧围绕“建设畜牧强县 、全省养羊大县”的战略目标,坚持“ 政府主 导、市 场化运作、社会化服 务”的基本原则,继续按照 “种草养畜抓普及,建园抓场扩规模,散 户大场同步走,标准养殖上水平”为发 展思路,按照布局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狠抓“良种繁育体系、饲草料加工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畜产品加工流

12、通体系和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五大体系和“ 畜禽良种工程、规模化养殖工程、畜产品安全工程”三项工程建设 ,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使肉羊产业发展步入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顾的可持续5发展轨道,从而促进我县肉羊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大体系-良种繁育体系、饲草料加工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和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1、良种繁育体系。以纯种繁育为基础、杂交改良为主要手段,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加快建设一批肉羊温精授配点,加快良种扩繁,加强基础母畜供应能力建设,形成性能优良的基础母畜核心群,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基础。逐步在全县建成千只良种羊扩繁场 10个以上,小尾寒羊基础母羊达到 5

13、5 万只,良种覆盖率提高到 90%以上。2、饲草料加工体系。在全县种植以紫花苜蓿、红豆草为主的多年生优质牧草 12 万亩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饲草料复种、套种技术和秸秆加工技术,开辟饲料资源。一是依托相关政策加大退耕还草力度,落实退耕还草面积,扩大优质牧草留床比例,加强饲草料基地的灌溉、施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二是积极引导农户适量腾出一些三荒地扩大种草,并充分利用有限的小麦空闲地复种饲用秋玉米;三是引进推广粮饲兼用玉米、美国黑金钢、健宝等优良饲料、牧草品种,建立饲草料基地;四是利用玉米秸秆资源,大力推广玉米秸秆带穗青贮,其它秸秆饲草铡短粉碎、相互搭配和“三贮一化(青贮、黄贮、微贮、氨化)”加工技

14、 术,配置搅拌、喂料,秸秆揉切粉碎等各种机械设备,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高效利用秸秆的产业格局,逐步使全县秸秆利用率提高到 80%以上,“三贮一化” 养羊农户达到全县养羊农户的 60%。3、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按照“完善县级、加强乡级、建设村级”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肉羊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肉羊防疫责任制。一是加强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免疫和消毒灭源,确保免疫密度和消毒面积达到 100%;二是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确保规模养殖场和定点屠宰场检疫率达到 100%。三是加强免疫标志制度的实施和可追溯制度建设,确保牲畜免疫耳标率达到 100%。实现“ 有病不流行,有疫不成灾” 的目标。

15、积极6筹措建设县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在大型集贸市场建立肉羊及产品监督检查点及村级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强化对活畜及产品上市、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实现“外疫不传入,内疫不发生” 的目标。4、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方 针,以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为核心,建成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促进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前景的名牌产品;以现有市场为依托,以城镇为中心,建立多个信息网点和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较完备的城市与农村相衔接的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5、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开搞活经营性服务和执法主体在县、

16、服务工作在乡”的原则,重点建设标准化乡镇畜牧兽医站,形成以县站为龙头、乡站为纽带、村站为骨干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实现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由计划经济条件下“ 责、权 、利” 分离,向市场经济 条件下“权、利、责”相统一的利益机制转变。 三项工程-畜禽良种工程、规模化养殖工程、畜产品安全工程1、畜禽良种工程。坚持引育结合,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扩大良种覆盖面,提高良种在畜牧业中的贡献率。一要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肉羊繁改点,提高繁育改良水平,大力推广肉羊人工授精技术。同时通过各种培训提高繁改人员的技术水平,形成肉羊纯繁、扩繁核心群为主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二是加大畜禽良种引进推广力度。积极

17、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充分发挥我县现有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优势,以小尾寒羊和杂交改良羊为母本,引进无角陶塞特、特克塞尔、白萨福克、杜泊等良种羊为父本,利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建立配套联网的良种肉羊繁育体系工程,发展肥羔生产,增加产肉量。2、规模化养殖工程。一是发展农户规模养殖。按照“小群体、7大规模”的 发展模式,促 进千家万户扩张规模,提高生产水平,积极培育“5136 养殖目 标” 农户,做大做强规 模养殖基地建设工作。逐步使规模养殖户占到总农户的 80%以上。二是抓好养殖小区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 规模、相对集中、人畜分居、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的思路,科学规范地建设肉羊养殖小

18、区,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进程。三是壮大龙头企业。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增加投入的办法,重点壮大和提升草畜产品加工企业,强制加工企业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支持企业加快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等环节的技术创新步伐,促进企业重质量、创名牌,提高产品质量。引导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发展订单畜牧业,建立稳定购销关系与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积极做好肉羊产品的商标注册和原产地保护工作,提高市场占有率。3、畜产品安全工程。主要畜产品实行按国际化标准和先进的科学生产方法组织生产,安全指标达到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逐步形成 12 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全县畜产

19、品批发市场开展监测的比例达到 100%,城市的畜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 90%以上,全县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开展检测的比例均达到 100%;肉羊无公害化比例达到 90%以上。三、保障措施 加强行政推动,靠实工作责任。将各项计划指标和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各单位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形成“县乡齐动、部门联动” 的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搭建发展平台。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乡、乡站人员包村”的工作 责任制,制定考核 办法,形成考核奖励机制。拓宽融资途径,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利用项目引导、金融撬动、贷款推动的作用,广泛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肉羊业发展中8来,逐步形

20、成以“政府、金融撬 动为辅、民间注入为主” 的资金投资模式。优惠招商政策,加快发展速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放宽准入条件和投资领域。积极引进国内外一些经济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的大集团、大经销商到我县兴办合资、独资肉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企业,借用大企业的知名商标,扩大我县羊产品的销售,拉动育肥养殖等各个环节,真正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技术指导,加大科技支撑。组建肉羊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加强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大良种繁育、杂交利用、人工授精、饲草料调制、饲养管理等技术推广。在新品种引进、肉羊繁育技术、饲草料种植加工技术、育肥饲养管理技术、肉产品加工技术、养殖实用技术推广上给予全方位指导。严格推行“标准化设计、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精准化养殖、科学化防疫、无害化处理”的六化标准,真正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